黑龙江省牡丹江重点中学2023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河姆渡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2. 《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狩四年,“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汉武帝此举( )A、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 B、防止了地主土地兼并 C、限制了人口流动和迁徙 D、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3. 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境地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央政府难以准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这有助于解释,唐代前中期( )A、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 B、疆域不断缩小的困局 C、民族交融强化的趋势 D、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4. 明中后期,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民纷纷改田种甘蔗。在番禺、东莞、增城、阳春等地,“蔗田几与禾田等矣”。与此同时,福建南部的农民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眼、荔枝等。以上现象的出现( )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④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广东福建农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5.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直接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䜣进城与英法公使直接进行谈判。奕䜣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可遏制,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这表明清政府( )A、调整外交手段应对困局 B、内忧外患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C、摒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 D、主张与英法展开对等的谈判6. 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劳团访问延安,发现“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共产党主义的存在。如垦荒,个人自垦自种,各归私有,经营行业,也是市肆如恒,并无异易”。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B、国民党反共宣传最终破产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落实 D、土地改革稳定抗日根据地7. 1992-2000年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变化表(单位:%),据如表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简单平均关税税率
42.1
39.1
35.5
35.6
23.7
17.5
18.3
17.1
17.0
加权平均关税税率
32.2
30.3
27.9
25.0
19.8
15.8
15.5
14.5
14.7
A、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在逐年降低 B、调整税率主动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C、利用税率提升民族企业的竞争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8. 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 )两河流域
城邦治理、泥版丈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
埃及
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
古罗马
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帝国的一统
中国
大一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
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 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 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9. 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这反映出当时( )A、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地位降低 B、文艺复兴推动人文思想传播 C、商贸中心转移改变贸易格局 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10. 有学者指出,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印度棉纺织品大量涌入英国,造成英国贵金属大量流失,英国只能诉诸进口禁令,然而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并未减少。这刺激了欧洲商人对印度棉织品进行仿制,在模仿印度手工棉纺织技术的过程中,英国技术革新获得巨大成功。该学者认为( )A、重商主义推动工业革命发生 B、殖民贸易损害本国长远利益 C、价格革命促进英国技术迭代 D、贸易保护阻碍世界市场成长11. 1970年之前,以埃克森、美孚等为首的跨国石油公司控制着国际石油市场税率及原油标价权。1971年,包括伊拉克、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在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跨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开始获得了原油标价权,旧的国际石油机制逐渐瓦解。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B、国际经政治济新秩序建立 C、区域经济集团化有所加强 D、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兴起12. 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 )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B、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物 C、满足了精英群体文化诉求 D、是基层政府自治体现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国家允许市镇在自治范围内决定市镇事宜,甚至给予其政治实验的权力。地方分权改革后市镇自治权力加强……市长作为地方的实权人物领导地方自治,抵御着来自其他层级政府的干预。……法国市镇自治仅是市镇从其他层级政府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市镇作为整体相对于外界控制而言实现自治。但市镇内部治理中地方精英将民众排除在外,这种自治对民众来说依然是集权,只不过集权的主体由中央政府转变成地方精英。地方集权之恶远甚于中央集权,精英集权既阻碍中央的调控与监督,又阻碍地方民众的知情与参与。
——摘编自武贤芳《制度痼疾与认知偏差:法国治理困境研究》
材料二:晚清时期在西方观念的影响之下,许多城市市民开始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在内忧外患之下,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在各省会城市设立谄议局,并颁发了《诺议局章程》和《议员选举章程》,部分社会阶层得以参与城市政治;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兴办城市自治机构,成为大众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 1911年,各城市出现的公开性社团达600多个,这些团体组织各种活动,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能力。此外,一些城市的社会人士开始创介民间市政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市政治理中去,维持社会治安。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法国与晚清中国城市治理的特点。(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与晚清中国城市治理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城市治理的历史启示。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①“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②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③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或《萍洲可谈》④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如表为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官员
科举出身
荫补出身
其他
尚书左选
925
1380
86
尚书右选
77
2105
1684
侍郎左选
9458
6926
622
侍郎右选
415
11702
3482
——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四材料三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阯、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宋初制定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
(1)、 “流动”是宋朝社会变化的典型特征,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2)、 综合材料,谈谈你对宋朝“流动”特征的认识。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他希望通过西方教育,使贫穷、愚昧的中国得以复兴。容闳的主张得到了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两人奏请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学事宜。留学生派出时并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1872年,容闳任学生监督奉命率首批幼童30人赴美留学。到1880年,留学计划突然终止,幼童们被斥为“腹少儒书,德性未坚”、“沾染外洋恶习”,被召回国,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就此夭折。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众多的近代知名人物。
——摘编自卫青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材料二:1949年初,侯祥麟与留学生中的一些进步学者,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各地发展分会32个,他们定期举行活动,争取广大旅美学生回国。1949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同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国家郑重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0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归国途中在香港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信中以激情的语言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据统计,从1949年8月到50年代末,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多达2500人。
——摘编自熊华源《新中国第一波留学生回国潮》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幼童赴美国留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年以后留学生回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