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3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非常强大,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    )
    A、酎金夺爵 B、强化中央权力 C、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
  • 2. 他前后用12年,随行的有36人献出生命。尽管他双目失明,但百折不挠,到日本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中国的医学、文学、书法、建筑等,极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是(    )
    A、晁衡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 3. 明朝后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明朝这些著作反映了哪一领域的成就(    )
    A、文学 B、艺术 C、史学 D、科技
  • 4. 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不通,文字难辨”。1862年,清政府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馆学习。后又招满汉学员。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又增添算学、天文等。与这一新式学堂创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5. 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政治意图是(    )
    A、主张自强求富 B、倡导维新变法 C、宣扬三民主义 D、鼓吹民主科学
  • 6.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如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一变化体现了(    )
    A、民强国富 B、崇洋媚外 C、消除民族隔阂 D、自由平等
  • 7.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下面选项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①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②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③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A、①—a ②—b ③—c B、①—c ②—b ③—a C、①—c ②—a ③—b D、①—a ②—c ③—b
  • 8.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商业活跃 B、内容广泛 C、等级森严 D、君权神授
  • 9. 下列名言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①认识你自己       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③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a.亚里士多德

    b.但丁

    c.苏格拉底

    A、①a—②b—③c B、①b-②c—③ C、①c—②a—③b D、①c—②b—③a
  • 10.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改革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设立公民大会和津贴制度。材料反映出(    )
    A、雅典民主政治有局限性 B、雅典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C、雅典的执政官独断专行 D、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 11.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变无条件土地分封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由此确立的制度是(    )
    A、封君封臣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
  • 12.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当商人和手工业者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由此可见西欧城市是(    )
    A、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B、工商业者聚集地 C、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D、最美好的花朵
  • 13. 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引起了苏格兰人民的反叛,为了筹措对苏格兰战争的费用,他被迫于1640年11月重新召开议会。材料反映的是(    )
    A、拉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B、英国殖民引发美国革命 C、光荣革命迎请玛丽威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 14.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与之相关的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开罗宣言》
  • 15. 欧盟成员国公民拥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一本护照可以走遍欧盟国家;2002年,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盟的成立(    )

    A、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B、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C、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 D、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形成

二、读图说史(16题5分,17题6分,共12分)

  • 16. 仔细阅读下面图文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图二中国代表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书

    图三中国军队参加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行动表(1990-2020年)

    图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一些国家的代表由于受帝国主义国家挑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图二: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图三: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30年来,中国维和人员数量居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首。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始终牢记履行大国担当、维护世界和平、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和使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1)、根据上述图文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依据上述图文介绍,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认识。
  • 17. 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除了战争与征服,也有文化的交流。依据图文,回答问题。

    图一 拜占庭帝国

    图二 阿拉伯帝国

    图一:地跨亚、欧、非的拜占庭帝国在国际化交流方面起着东西方的“金桥”作用。中国从4世纪(魏晋时代)已与拜占庭有文化联系。在由查士丁尼一世派遣往中国的僧侣将养蚕丝织技术传入拜占庭。拜占庭的民间幻术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技艺相结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杂技艺术。另外,拜占庭的宗教唐朝传入中国,开欧洲宗教传入中国的先河。

    图二:横跨亚、欧、非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是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一千零一夜》汲取了印度、希伯来、波斯、埃及、中国和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粹。柏拉图、欧几里德、托勒密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阿拉伯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欧洲人是靠翻译这些阿拉伯文的译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继而开始他们的文艺复兴的。

    (1)、从上述图文资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交流方面的历史信息点?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结合所学,列举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突出成就。
    (3)、根据你所获取的信息,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3小题,18题6分,19题6分,20题7分,共19分)

  • 18. 交通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敦煌悬泉置汉简是记录中西交通史上一件大事,价值之高与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也是汉代交通最宝贵的文物遗存。

    下面是1974年从居延破城子出土的里程简和1990年敦煌悬泉置出土河西驿道里程简,构成了汉代长安到河西敦煌的里程表。

    长安至茂陵七十里          茂陵至茯置州五里          茯置至好止七十五里

    好止至义置七十五里        月氏至乌氏五十里          乌氏至泾阳五十里……

    仓松去鸾鸟六十五里        鸾鸟去小张掖六十里        小张掖去姑藏六十七里

    姑藏去显美七十五里        昭武去祁连置六十一里       祁连置去表是七十里

    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         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        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

    ——选自《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材料二  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宋代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开端,其业务范围包括收寄信函、明信片、包裹和办理汇兑等。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材料四 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到202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

    (1)、材料一中考古发现的证据为我们研究汉代哪一史事提供第一手资料?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近代交通的改进,推动中国社会哪方面的变化?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当今中国交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历史》九下

    材料二  德国内心一直期待着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战争的爆发,凭借自己军事上的优势,故意使自己卷入与俄国和法国的冲突中,它的领导人对于1914年大战的爆发应负有相应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德国弗里茨·费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目的》

    材料三

    法西斯国家

    侵略扩张

    结果

    意大利

    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

     

    德国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闪击波兰

    二战爆发

    日本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帝国主义向外扩张在国际关系方面产生的“世界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认为对于发动战争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哪个国家?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4)、根据材料四,写出二战的特点?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公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下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美苏关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3)、根据材料三回答,美国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4)、材料二到材料三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