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道题,每小题2分,共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 1. 历史学家何沁评价某事件“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了一个大缺口,……大大增强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该事件是(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 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这说明土地改革(    )
    A、注重经 济恢复发展 B、奠定工业建设基础 C、实现土地公有目标 D、建立了农业合作社
  • 4.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表示新中国成为(    )
    A、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B、消灭了地主阶级的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 5.  下表为 1950-1953年广东省怀集县送亲人参军入伍的统计表。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送亲人入伍情形

    人数

    祖父母送孙子

    1

    父母送儿子

    538

    妻子送丈夫

    237

    未婚妻送未婚夫

    57

    兄弟争相报名

    57

    A、民族团结,共同抗日 B、土地改革,翻身做主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淮海战役,人民支持
  • 6. 下表为 1952-1957年广西部分工业生产总值变化。据此可知(    )
    单位:亿元
    年份 冶金工业 煤炭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建材工业
        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    
    1952 3585 81 148 1885 726
    1957 8915 776 2558 4778 3737
    1957比1952增长 1.49倍 8.58倍 16.28倍 1.53倍 4.15倍
    A、工业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B、重工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C、工业落后面貌得到改善 D、市场经济改革初见成效
  • 7. 下图为 1955年创作的木板画《合作社的收获》。该作品旨在彰显(    )

    A、国民的工业化建设热情高涨 B、公私合营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C、生产关系变革推动农业发展 D、土地改革时期乡村社会变迁
  • 8. 1956年,主持全国经济建设的陈云在中共八大会议指出: “改变工商企业间的购销关系,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分散生产和分散经营,改变市场管理办法,价格政策要有利于生产,适当改变计划管理的方法。”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D、注重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9.  1961年, 《前线》杂志发表题为《认真贯彻政策,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文章, “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牲畜,经营小规模的家庭副业。社员自留地上收获的农产品,归社员个人支配。”这反映了当时 (    )
    A、八字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实施 B、集体经济主导地位遭到否定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 10.  1978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要求从高等院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科技管理干部、企事业的科技人员中选拔480多名留学人员。这一举措 (    )
    A、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C、旨在学习西方改革教育体制 D、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 11. 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9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3年

    96995.3

    8895.9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农业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调动农民积极性 C、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商品化 D、生产关系调整解放农村生产力
  • 12.  1978年广东中山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靠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有人说他是暴发户,宣传资本主义。直到 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为题的报道,争议才停止,黄新文成了享誉全国的致富明星。该报道 (    )
    A、肯定了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作用 B、启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C、助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鼓励了市场经济模式的推广
  • 13.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北京前门店正式开业,肯德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 14.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92年《深圳特区报》发表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两篇文章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雄文”反映出我国 (    )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B、国家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C、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 D、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 15. 从 1980年至1985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 12.8亿元,初步形成了9个工业区。我国香港地区和国外的商人纷纷涌进深圳办厂、开公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
  • 16.  从 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民族地区 (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经济改革
  • 17.  1984年,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指出: “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说明“一国两制”是 (    )
    A、针对香港问题提出的 B、借鉴了历史成功经验 C、解决国际争端的共识 D、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
  • 18.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
  • 19.  如下所示内容,可表明 (    )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1992年,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A、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 B、祖国完全统一最终实现 C、改革开放持续推向深入 D、外交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 20.  1949年开国大典受阅装备有轻武器 110多种,产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2009年国庆 60周年阅兵式接受检阅的 52型、500多台装备 100%为中国自行研制。这主要反映出我国军备发展 (    )
    A、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国际合作化程度降低 C、自主科研能力增强 D、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 21.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同亚非国家广泛交往 C、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对外交往方面 (    )
    A、只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 B、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C、与美国关系得到改善 D、强调经济利益高于政治
  • 23. 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说,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给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当时的中国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是苏联的盟国,但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北京也在寻求回旋空间。据此,基辛格认为 (    )
    A、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B、美国彻底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升 D、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双方利益
  • 24.  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声明:保护自己,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权利……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坐视不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由此可见,我国发展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    )
    A、进攻美国 B、提升国家形象 C、巩固国防 D、促进科技发展
  • 25. 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截止到 2019年,在四川宜宾合江口至上海吴淞口的这段总长2940公里的长江干流上,已建桥梁数量达 115座。这说明 (    )
    A、长江天堑彻底不复存在 B、中国建桥工人吃苦耐劳 C、长江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D、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 26.  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集国歌词谱、国旗和国徽图案的启事,得到热烈响应。在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里,仅国旗就收到应征稿件 1920件,图案2992幅。这反映出人民 (    )
    A、绘画能力较强 B、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C、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 27.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
    A、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国际地位正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28. 外交是国内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9.  1972年,我国与英国等8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    )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30.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31题14分, 32题14分, 32题12分, 共计40分)

  • 31.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 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降了 25%,其中粮食下降了 22.1%。美国政府称,由于中国人口太多,没有政府能有效地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到 195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比1949年增加了44.8%。

    ——摘编自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949~2012年)》等

    材料二 1978―1989年,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上升,年平均粮食进口量达到 1262.1万吨。与此同时, 1979年我国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农民征收的粮食数量则从755亿斤降到.700亿斤,1982年更是进一步降至 606.4亿斤。这得到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极大欢迎。从1980年开始,国家还用进口的粮食在棉、糖产区实行换购、奖购农民自种的棉花、糖料,鼓励农民多种棉花、糖料,从而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叶明勇《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再探》

    材料三 2008年5月1日,美国《生物能源文摘》公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公布的年人均消费肉类是53公斤,比美国少 4.5成,如果中国人吃肉与美国人一样多,全球额外需要2.77亿吨饲料粮,因此“世界粮价飙涨是由中国人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的”,全球粮食危机是由于中国人开始吃肉造成的。

    ——朱华雄、瞿商《粮食安全:中国的还是全球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 20世纪 50年代采取的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 20世纪80年代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大量进口粮食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批驳美国《生物能源文摘》指责中国的报告。 
  • 32.  “工业化”是长久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只用十多年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这种战略备受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 新中国也不例外。据统计,1949年中国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 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毛泽东曾感叹: “(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

    ——摘编自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材料二 随着新时期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从1979年至80年代中后期,我国改变了片面重工业化的战略,转向与民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这一阶段,一大批非国有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加上国有企业的计划外生产,大部分将资源投向了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轻工业。1978~1988年,轻工业占比由42.7%上升至51.4%,尤其是部分以农产品为生产原料的轻工业发展非常明显。

    ——摘编自郭克莎《加入WTO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

    (1)、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采取这种思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20世纪80年代取得快速发展的“与民众日常生活更为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并分析这些产业在当时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3)、新中国建立以来,工业化的重心屡有变迁。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认识。
  • 33. 图像是认知历史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编号

    图像说明

    A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驶离生产线。

    B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C

    新中国第一家外资酒店建国饭店开业,美籍华裔老板坐在中国式的椅子上喝着

    咖啡,身后是一排穿上了西式衬衫却脚穿解放鞋的中国侍者。

    D

    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E

    一群小学生在打倒“四人帮”后第一时间排演了相关主题的表演。

    F

    周恩来在北京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1)、根据材料并接所学知识,将上述六幅历史图片按照其本来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D)(A)( )( )( )( )

    (2)、任意选择两幅图像,对二者背后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进行说明。 

    【作答示例】

    图像:选择 D和A。 (此部分不赋分,但作答缺乏此环节,后续赋 0分。)

    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 “一五”计划(每点2分,共计4分)

    说明: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这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前提; “一五计划”既是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采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