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
1.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表现在( )A、全境解放,祖国统一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D、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
-
2.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3. “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4.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的时期是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6. 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的原名叫( )A、海军 B、空军 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
-
7. 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莫言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钱学森
-
8. 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D、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 某讲解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说:“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的制定者是( )A、法老胡夫 B、佛祖释迦牟尼 C、贵族婆罗门 D、国王汉谟拉比
-
10. 报载,2014年10月16日,某国东部一名属于“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赛·拉姆因自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文中“某国”是指( )A、埃及 B、伊拉克 C、印度 D、希腊
-
11. 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
12. 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
13. 下表关于周恩来外交风云知识整理正确的是( )
A
1953年
接见苏联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955年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1970年
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D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后,访问美国
A、A B、B C、C D、D -
14.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5月30日,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成就与此属同一个领域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进行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华罗庚团队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
15. 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A、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
16. “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手机”,这句话反映的现象主要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
17. 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三题共36分)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 1
91. 4
富农、地主
14. 5
54.8
7.9
8.6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据材料一,写出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的改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2)、写出材料二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名称及1958年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变革。(3)、指出材料三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尝试的地点。据此材料,简述该制度的优越性。(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及其产生的共同影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某地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如下图片入选。
图一 开国大典 图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图三 1954年宪法 图四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图五 澳门人民欢庆回归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2)、从材料二中任选三幅图片,写出图片示意的史实及其入选“图片展”的理由。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出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世界古代史上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2)、写出材料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评价。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简要说明理由。(3)、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分别举一例说明。由此,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交流应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