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理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 2.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能入选唐宋农业生产工具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  读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 

    年份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约)

    4142万

    4531万

    5292万

    1690万

    1576万

    A、陈桥兵变 B、黄巢起义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 4.  如表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可看出他变法的目的是(  )                                                                                                                                   

    领域

    内容

    经济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军事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

    A、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B、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C、确立官僚特权 D、使农民获得更多土地
  • 5.  “千秋疑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与其涉及的历史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高宗——赵构 C、明太祖——朱元璋 D、宋太祖——赵匡胤
  • 6.  “它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完成各部的统一。”“它”是(  )
    A、匈奴 B、突厥 C、党项 D、女真
  • 7.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管理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在西藏设立(  )
    A、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
  • 8. 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 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 C、对后世影响力非常大 D、不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 9.  “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组成,沿线设立驻守军队的卫所,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材料体现了长城是(  )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民族交融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中外密切交往的纽带
  • 10.  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下列关于李自成起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西安建立了政权 B、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C、始终没有建立政权 D、1644年4月,推翻明朝统治
  • 11. 与汉代“千里不贩籴”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A、交子的出现 B、市舶司的设置 C、商帮的兴起 D、十三行的设立
  • 12.  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由此可看出京剧的鲜明特点是(  )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皇室扶持,题材广泛 C、脱离民众,脱离现实 D、内容感人,词曲雅致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元朝交通路线图

    图B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革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

    (1)、 材料一图A中交通路线的起点位于①  (填地点);图B中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位于②  (填地点),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沿岸;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2)、 材料二体现出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指出清朝统治者采取这种对外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对外政策的影响。
    (3)、 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度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考试改革与发展对其文明发展的作用。请从图中任选一种科技发明,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传播路线及影响。 

    材料三: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约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约80:19

                                     

    经济重心的转移孕育了少数民族经济新契机,为北宋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南方地区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不再排斥民众的经商活动,同时北宋纸币相继顺延至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东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颠覆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往的朴素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式。

    ——摘编自高欣《北宋经济重心转移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②指出表格中反映出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的表现。分析这些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3)、 列举出你知道的宋代词人。综上所述,谈谈你从唐宋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
  • 15.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明清时期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巩固统一】 

                                            

    因清代地域的广阔性,决定其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新疆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实行不同的统治措施。

    ——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加强集权】 

    材料二: 

                                            

    它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机构,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加之它所特有的办事机密、迅速,使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得力助手……使清代的君主专权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王国卿《清代军机处浅论》

    【科技发展】 

    材料三: 

                                            

    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摘编自《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经济发展】 

    材料四: 

                                            

    清政府……把垦荒成绩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内容。督、抚、布、按,在一年内垦至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垦至两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至三百顷以上加升一级。若开垦不实及垦而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二十五史新编清史》

    据统计,明代275年间,全国发生水灾496起,旱灾421起,而在清代267年里,全国发生了924次水灾,旱灾发生了1045次,自然灾害频率增加了约一倍以上……清代前森林极盛,乾隆以后,东南二区砍伐殆尽。

    (1)、 简述图示人物在巩固明朝统一方面的贡献。指出材料一中清代在西藏和新疆地区各有哪些统治措施?简析这些措施的推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到的作用。 
    (2)、根据图B,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元璋改革官制的措施。文字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的地位。 
    (3)、 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使“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这一观点?指出图中科技著作的作者。 
    (4)、简述材料四中清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推行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你认为这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