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广东省韶关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 默写古诗文。
    (1)、微君之故, 。(《诗经•邶风•式微》)
    (2)、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诗经•邶风•子衿》)
    (3)、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
    (6)、《关雎》中“ ”抒发了求之不得、日夜思念的相思之苦;《蒹葭》中通过秋芦茂盛、露凝霜结之景象,渲染凄清气氛的两句是: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母亲便kuān wèi 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
    (2)、这腰鼓,是冰冷的空气立刻变得燥热了,使tián jìng 的阳光立刻变得飞溅了。
    (3)、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纺织品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之一,其盛名可追溯到数百年前。 B、将牲畜从一片牧场迁徙到另一片牧场可以为新草的生长提供所需的时间,这称为轮牧。 C、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令人叹为观止 D、教室里一片喧哗与嘈杂,但就在老师出现的下一秒,一切声响戛然而止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发展描写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的号角(将"描写”改为“绘制”) B、为了避免不再出现作业随意化现象,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将“避免”改为“防止”) C、这支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共击落敌机超过80多架,打破了敌机不可战胜的神话。(去掉“超过”或“多”) D、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在“互利共赢”后面加上“为核心”)
  • 5. 班级正在开展“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小南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思考,认为我们应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请帮助他完善下面这张资料卡片的内容。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践行“低碳生活”的行为做法:

    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C.

    (2)、任务二:小粤觉得还可以从榜样人物身上汲取营养,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他选择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在表中对应位置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

    榜样人物

    形象特点

    名著内容

    朱赫来

    沉着冷静,遇事机智

    谢廖沙

    善良勇敢,有正义感

    保尔

    顽强奋斗,乐观豁达

    A.这时候他正在旁边的钳台上干活。他扔下锉刀,像一个巨人似的逼近伪军官,强忍住涌上心头的怒火,用沙哑的声音说:“你这个坏蛋,凭什么打人!”

    B.就在押送兵和少年扭打在一起时,他两个箭步跳到他们跟前,挥起铁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

    C.他经过菜园回家的时候,看见一个犹太老人被匪兵追赶。他立刻冲到马路上,扑到马前,用自己的身子护住那个老人:“住手,强盗,狗杂种!”

    D.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3)、任务三:主人公保尔面对磨难重重的生活,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结合他的具体经历,在班刊栏目“致敬榜样”中谈谈你得到的启迪,完成致敬。

    致敬榜样:保尔•柯察金

    我向保尔致敬,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溪行

    ②便还家

    ③处处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桃千余树

    ②石为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5)、【甲】【乙】两文虽然同写桃花源,但仍有不少不同之处。请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填空。

    【甲】文通过虚写一个理想中的桃花源,主要表达了陶渊明① 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乙】文通过② 一个现实中的桃花源,主要表达了作者③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 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1)、品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2)、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礼物

    孙梓菡

    ①离闺女的周岁生日还有 3天,老殷躺在行军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②两个月前,老殷随部队机动数百公里来到这片戈壁滩。天高云淡,几十公里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际。戈壁滩虽然荒凉,但战士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并没有因环境恶劣而消沉。

    ③可戈壁滩怎么可能放过考验他们的机会?一天 24小时的狂风尽情肆虐。搭帐篷时,砂石土质坚硬无比,想把1米多长的钢钉砸进去哪有那么容易。上等兵谭超费了老大劲,砸了半天手上的老茧都磨破了,却依旧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量。

    ④“让我来。”老殷不服老,搓了搓手,提了口气抡起大锤,凭着一股子蛮力,愣是和戈壁滩比起了狠。在老殷的带领下,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 4个小时过后,车库帐篷和班用帐篷首先被搭了起来,总算有了个“新家”的雏形。

    ⑤彼时,戈壁滩的天已经黑透了,借着探照灯射出的强光,老殷和战友们坐在地上一边吃着单兵干粮,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⑥进戈壁滩之前,老殷按规定交了手机,从此与家里断了联系。之后的一段日子,老殷和战友们朝夕相伴,以这片戈壁滩为家。但老殷还有自己的小家。

    ⑦今年年初,妻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棉袄”。他本想在家多陪陪她们娘儿俩。但因任务需要,不得不提前返回单位。临走时,老殷的心里有一万个不舍,倒是妻子一直宽慰他,让他不要太牵挂。军人,完成任务才是第一位的。

    ⑧“失联”的时间越长,老殷心里的那份思念就越重。眼看着离闺女第一个生日的时间越来越近,晚饭时候却接到上级通知,部队返回的时间又推迟了一个礼拜。老殷的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⑨戈壁滩的夜很美。那天夜里,老殷仰望星空,心中阵阵思念随着狂风遥寄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何不把这醉人的星空拍下来送给闺女当生日礼物?”一个温暖而甜蜜的念头在老殷的脑海中突然浮现。

    ⑩第二天一早,老殷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宣传科的老王。老王当即表示“立马给他安排”。

    ⑪一向“狂躁”的戈壁滩这一次出人意料的十分“配合”。轮到老殷站夜岗的那晚,群星璀璨,闪耀夜空,从浩瀚的深蓝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远端。老殷手握钢枪。一身戎装挺立风中。老王悄悄来到他身后不远处,调整好角度,按下快门,一张“星空下的哨兵”照就此诞生。随后,他还特地将照片打印出来交给了老殷。

    ⑫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闺女的生日越来越近,老殷开始筹划着怎样把这份特殊的礼物寄给她们娘儿俩。老殷没想到,先收到礼物的人却是自己。

    ⑬几天前,同事老肖神神秘秘地塞给他一个信封。老殷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白白胖胖的女儿咧着嘴笑,几个月不见,长大了许多。

    ⑭“你呀,平时总和我们叨念嫂子和闺女,这次我回驻地拉物资,看到了嫂子寄到驻地的信,想着你心里正盼着呢,就给你捎来了。”

    ⑮老殷把照片翻过去,看到背后有一行细细的字:“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再遥远的距离也不是分别。”顿时,他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⑯第二天,老殷收到了大家写下的祝福,这是对“小棉袄”的生日祝福,更是对他们一家子的祝福。

    ⑰戈壁滩的风,依旧不停地在耳边咆哮嘶吼,老殷手里紧攥着照片缓缓走出帐篷,向着天边的方向,静静地看了好久……

    ⑱得知老肖第二天要提前返回单位,老殷连忙把自己准备的礼物和战友们的祝福精心包装好,请老肖一回到单位赶紧寄出去。

    ⑲任务结束回到驻地的那天,老殷第一时间就给妻子打了视频电话。两人拿着给彼此的礼物,微笑着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摘编自2021年11月7日《解放军报》)

    (1)、结合选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情节

    3天后女儿生日

    想到拍摄星空做礼物

    老殷心理

    不舍

    幸福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虽以“礼物”为题,但对礼物的着墨并不多,请你谈谈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4)、第①段中,老殷躺在行军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根据文章内容猜想,此刻他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漫漫,我们边学习边成长。回望我们一路走来的岁月,一定有和他(她 /它)关于成长的美好故事,让我们铭记、珍惜。请以“我和我的”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