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随堂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某历史学家认为:“□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从小亚细亚的一块附庸领地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应该指的是( )A、罗马帝国 B、蒙古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2. 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下列属于暴力冲突的有( )
①亚历山大远征 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③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④鉴真东渡 ⑤蒙古西征 ⑥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3. 人类文明最初犹如茫茫大海的几座孤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点状文明在空间拓展中相互连接。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有( )①武力扩张与征服
②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
③技术传播
④宗教和思想传播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4. 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 B、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 C、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促进了罗马文化的传播 D、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5. 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释迦牟尼6.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古代的重要帝国。三者均( )A、有区域扩张的特征 B、以商品经济为主 C、因人民起义而灭亡 D、实行封建君主制7. 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斯多亚学派在对事物的认识问题上,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城邦范畴,而是放眼于整个世界,提出应建立一个由理性所统治的世界国家,在这种国家中,“人人皆兄弟”。斯多亚学派的这一观念形成的重要背景是( )A、基督教的传播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丝绸之路的开通8. 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A、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 B、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 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 D、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9. “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世。即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可知( )A、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10. “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 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 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11.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12. 当代学者陈恒提出,当今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城市、语言、教育、艺术、科学、货币、观念的一体化上,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化时代。下列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A、全球化始于古代希腊城邦的出现 B、希腊化时代终结于亚历山大去世 C、古代希腊文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D、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与交融中发展13. 有学者研究了公元前3世纪埃及文献中村长和村庄书吏的名字,统计发现:希腊名字的村长有46人,村庄书吏3人;埃及名字的村长有3人,村庄书吏20人;既有希腊名字又有埃及名字的村长15人,村庄书吏1人。由此推之,当时( )A、希腊人成为埃及的统治阶层 B、希腊文化取代了埃及文化 C、希腊化成为埃及的社会风尚 D、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14.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是一次正义性战争15.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B、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16.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17. 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率领他的军队每征服一地就建造城市和城镇,然后从家乡招募希腊人来组成新城市的统治集团,他鼓励希腊人同当地人通婚,成千上万的希腊人到希腊-马其顿控制下的国家寻求成名和发财的机会。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行省制度进一步完善 B、造成了不同文化交织的混合文化产生 C、导致了西亚文明特色的消亡 D、开启了东西文明交流融合历史的序幕18. 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与古埃及、巴比伦甚至是古印度等地文化相互交流汇合的结果。虽然这些地区文化都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与繁荣,但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化交流中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希腊化”的性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是因为( )A、马其顿通过征服处于统治地位 B、希腊的古典文化更为光辉灿烂 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更具先进性 D、狭隘的城邦国家意识逐渐消失19.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以犍陀罗地区为中心,建立起来一种混合着东西方丰富而精美元素的古代印度佛教艺术。犍陀罗佛教造像有着完美的身材比例,卷曲的头发,面部表情平静优雅,身上披着厚重的褶皱法衣。与这种艺术形成有关的事件是( )①亚历山大东征②贵霜帝国的建立③蒙古西征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20. 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如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二、问答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列举图中②处曾创造的古代文明成就。(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亚历山大征服战争的影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的理解。三、材料解析题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图所示:
(注:古典文明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从“文明的汇聚与传播”角度对材料进行说明。
23. 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材料一 希腊化文明研究始于19世纪。学者发现,希腊的人可成神观念与埃及、巴比伦的王权神化一拍即合,形成了新的国王崇拜。巴比伦的占星术、天文观测资料与希腊天文学、数学的结合,使这一时期的天文学成就达到了哥白尼的高度。19世纪末,欧洲汉学家开丝路研究之先河,日本学者快步跟进。中国学者一方面译介国外研究成果,一方面开始西域研究。现在,丝路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中国西域文明的研究成果尤为丰富、全面,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刷新人们对丝路文明的认识。
遗憾的是,丝绸之路和希腊化文明的联系却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由于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时间上的一段重合,希腊化文明的遗产在丝路上流传,丝路横贯于原来希腊化世界的故地。即使对二者独立的研究,也难免发生联系和对接,但也只是在边缘相切,没有把二者的历史逻辑关系真正建立起来。如果不是希腊化世界从印度经中亚到地中海的水陆道路体系的存在,“凿空”也只能到阿姆河一线为止。
材料二 山普拉墓地(据碳十四测定,该墓葬年代为距今2085±80年)位于新疆西部丝路重镇和田的东部。如下图所示,该墓地出土的一件毛织物下方有一位手持长矛的马其顿卫士,额前束白色发带,面部表现极为成熟精准。
——据杨巨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文明的特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结合所学,指出被司马迁称为“凿空”的事件。(2)、结合材料一,概括推动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深化的有利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请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学者将图所示毛织物作为汉朝与希腊化世界交往的重要史料的依据。四、开放性试题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拜占庭帝国(395-1453)是古希腊及古罗马在中世纪的继承者,是罗马帝国在希腊领土上的延续,它以基督教为国教。如果不单从领土大小来衡量帝国的兴衰,而是从拜占庭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其一是这一遗产具有双重性质,体现在它所包容的基督教信仰和希腊文化;其二则是这种双重遗产的受益者是起源于拜占庭帝国故地上的三个更年轻的文明:西欧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斯拉夫世界。
——摘编自(美)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等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古代帝国所起的文明中介作用的史实描述。据此,结合所学古代文明史知识,提出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不与材料史实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
时间
概况
公元前2千年代中叶开始
由北方来的以战车为武装的各个部族,以印欧人为主力,对古代亚欧大陆整个农耕世界的入侵
公元1世纪左右-7世纪
以闪人为主力,具有骑兵优势的北方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卷入的部族最多,包括匈奴、鲜卑、拓跋各部、突厥人、塞人、白匈奴、阿尔瓦人、西部印欧种人的日耳曼各支、斯拉夫各支、闪族的阿拉伯人等
13世纪开始
最后一次,也是范围最广的一次,主要是蒙古人及大量突厥人对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欧和中欧的入侵
材料二
近代以前,农耕世界的历史学几乎都对游牧世界带有歧视,都把以战车和骑兵武装起来的游牧民族看作历史上的破坏力量,这使得对三次大冲击历史意义的考察受到不应有的局限。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其次,相对于游牧而言,农耕这一先进经济的吸引力是抗拒不了的。进入农耕世界的游牧、半游牧部族,一旦走向农耕化的道路,他们就按照他们进入农耕世界时社会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逐步采取和适应了定居地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社会阶级制度、道德规范、思想、学术、文艺等等。他们还会利用被征服地区原有的统治阶级,沿袭原有的制度,把农民的生产作为他们的租税俸禄之源,从而把他们的统治建立在农本经济的基础之上。来自游牧世界的各部族,包括半游牧、趋向农耕的部族,基本上都逐渐融入农耕世界,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农耕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新因素,使农耕世界的范围越来越扩大,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经济文化上相对于游牧世界的优势。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相关世界古代史知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评述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