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6月阶段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描述有关遗传基本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
    A、新疆棉花中的长绒棉与细绒棉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C、非等位基因之间只存在自由组合,无相互作用 D、基因重组就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 2. 某昆虫体色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翅形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两种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 , 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F2 ,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2:3: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种群中存在控制黄色和长翅的基因纯合致死现象 B、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雌、雄配子的种类不同 C、F2个体存在5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F2黄色长翅个体与黑色残翅个体杂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
  • 3. 下图为某植物(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取该植物的花药制成临时装片,才更容易观察到上面的图像 B、图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都具有12个四分体 C、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为甲细胞的一半 D、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B、Ab、aB、ab
  • 4. 雄羽宽大且弯曲,母羽短钝且顺直,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雄羽为公鸡独有,母羽在公鸡和母鸡中均会出现。为了探究基因的位置在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将一只母羽公鸡和一只母羽母鸡杂交,发现子代母鸡全为母羽,公鸡中母羽和雄羽比例接近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控制雄羽、母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控制雄羽、母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C、如果雄羽为隐性性状,则控制雄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D、如果雄羽为显性性状,则控制雄羽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5.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两条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B、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中A=T,G=C C、每个碱基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D、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连接
  • 6. 将1个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15N15N -DNA、14N14N-DNA、14N14N-DNA分开。因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假定1个DNA分子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第2次复制后感光胶片上仍有15N15N-DNA的条带 B、感光胶片上可记录DNA条带的位置是因15N具有放射性 C、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定的数目是2n-2(m-2a) D、复制后的DNA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7. 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组成以及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转录的产物就是mRNA B、可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C、某碱基在DNA单链中所占比例与在双链中所占比例相同 D、某个特定基因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 41000
  • 8. 下面是几个同学对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岛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表达 C、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 D、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中完成
  • 9. 关于图甲、乙、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 ,则对应DNA片段中A占24% C、图乙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丙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 10. 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活性大大降低,进而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细胞因不能有效保存水分而皱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出淀粉分支酶的过程中需要8种核苷酸作为原料 C、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控制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基因插入外来DNA序列,生物性状就会改变
  • 11.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错误的是(     )

    A、该动物是雄性 B、甲细胞1与2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含有2个染色体组
  • 12. 为提高虹鳟(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等经济鱼类的食用价值和品质,科学家利用“冷休克法”(原理与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类似)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多倍体鱼类。图示为两种获得多倍体鱼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正常过程不涉及染色体数目的倍增 B、冷休克处理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从而使得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倍增 C、多倍体鱼①和多倍体鱼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量相同 D、多倍体鱼②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紊乱的现象
  • 1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②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③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④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⑤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积累造成的性状差异发挥作用

    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⑦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③④⑦ D、①②③⑤⑦
  • 14. 某植物对除草剂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T2>T1)时间点,测得的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正确的是(     )

    A、T1~T2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较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 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 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D、据图可知,甲地区该植物向抗除草剂方向进化,乙地区则相反
  • 15. 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研究人员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中发现了不同于狮子鱼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与狮子鱼相比,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说法正确的是(     )
    A、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发生了定向突变 B、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表型进行了选择 C、狮子鱼与超深渊狮子鱼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 D、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6. 玉米为雌雄异花的植物,豌豆是雌雄同花的植物,若将高茎(Dd)和矮茎(dd)按1:1的比例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不考虑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矮茎玉米上所结的种子即F1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B、矮茎豌豆上所结的种子即F1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C、理论上高茎玉米上所结种子即F1中高茎:矮茎为5:3 D、理论上高茎豌豆上所结种子即F1中高茎:矮茎为3:1
  • 17.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 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
  • 18. 细胞中tmRNA和SmpB蛋白组成的一种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物(tmRNP),可参与翻译出错的多肽产物降解,SmpB蛋白对tmRNA的活性维持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当mRNA受损后,肽链不能从核糖体上脱离,tmRNA会主动占据已停止翻译的核糖体位点,该核糖体就转移到tmRNA上,沿着tmRNA继续翻译,直至翻译终止,这样出错的肽链上增加了一段降解酶作用的标签肽,从而使错误的蛋白质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mRNP的组成基本单位有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其组成元素中含有C、H、O、N、P B、若RNA缺失终止密码子,则可能会导致以其为模板合成的肽链不能从核糖体上脱离 C、从tmRNA对出错肽链的作用分析,含标签肽的肽链一定会比正常mRNA翻译出的长 D、若向正在合成肽链的细胞施用SmpB蛋白活性抑制剂,则该细胞中肽链合成会被抑制
  • 19. 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是CSS基因第391位的G—C碱基对突变成T—A碱基对所致。图甲是一个该遗传病家系,对5~10号成员与该病相关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发现6、8、9号只有一种碱基序列,5、7、10号均有两种。图乙是CSS突变基因表达图,▼表示突变位点。相关密码子:①AGU(丝氨酸)、②CGU(精氨酸)、③GAG(谷氨酸)、④GUG(缬氨酸)、⑤UAA(终止密码子)、⑥UAG(终止密码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图中所有女性个体的CSS基因相关的基因型均相同 C、该CSS基因突变后相应密码子由③变成了⑥ D、3号与4号再生两个男孩,表型均正常的概率是1/2
  • 20. 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卵,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且与其繁殖有关,它们的光源有点像“摩斯密码”,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一种被称作Photuris的雌性萤火虫可以破解其他种萤火虫的“摩斯密码”,然后模仿这些闪烁频率来吸引其他种雄性萤火虫并抓住吃掉。正确的是(     )
    A、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类似于自然界那些有毒的生物都往往有很鲜艳的颜色 B、Photuris萤火虫发出“摩斯密码”可吸引猎物,从而减少某地区雄性萤火虫的数量 C、某地区的萤火虫可构成进化的基本单位,“摩斯密码”不同的萤火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萤火虫具有过度繁殖的现象,这是拉马克的基本观点之一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1. 如图1中的甲为某哺乳动物(2n)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的部分变化曲线图,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种生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图(不考虑染色体变异)。请回答:

    (1)、结合图2分析,图1中甲细胞内的1号染色体是(填“X”“Y”或“常”)染色体,该细胞的变化处于图1乙图曲线中的段、丙图曲线中的段。
    (2)、根据基因组成分析,图1中甲细胞最可能来自图2中的细胞,此时图1中甲细胞名称为。若要对该细胞所示的生物进行测交,则另一亲本应是图2中的细胞所示的生物。
    (3)、图1中甲细胞内(填“含”或“不含”)同源染色体。如果细胞内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形成这一异常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22. 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表示其复制过程。据图回答:

    (1)、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个脱氧核糖,其上基因的特异性由决定。
    (2)、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
    (3)、酶1作用时需要由直接供能,酶2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填“5′→3′”或“3′→5′”)。
    (4)、大肠杆菌DNA的复制属于____。
    A、单起点连续复制 B、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C、多起点连续复制 D、多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5)、为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而不是全保留复制,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相关实验:将大肠杆菌在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再将其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培养,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带的位置。下图表示几种可能的离心结果,则:

    ①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全保留复制,则DNA带的分布应如图中试管所示;如果为半保留复制,则DNA带的分布应如图中试管所示。

    ②在整个实验中出现了甲、乙、丙三条带,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占%。

  • 23.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某些基因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如图1所示)。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
    (1)、DNA甲基化(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
    (2)、为测定某生物体中特定基因是否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甲基化,进行甲基化特异性的PCR实验(MSP)如图2过程。原理:用亚硫酸盐处理DNA后,基因组DNA发生的由甲基化状态决定的序列改变(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变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随后进行引物特异性的PCR。该方法引物设计是关键。MSP中设计两对引物,即一对结合处理后的甲基化DNA链(引物对M),另一对结合处理后的非甲基化DNA链(引物对U)。

    ①请根据图1中a链序列设计与其互补的引物M的碱基序列 , 引物U的碱基序列。(只写出a链左侧前三个碱基对应序列即可)②若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SP扩增产物,如图3所示,说明:

    (3)、研究发现,这种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C、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 24. 正常水稻(雌雄同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24。在水稻中,控制抗病、易感病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a,控制光能利用效率(简称光效)的等位基因为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为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的方案,回答问题:

    (1)、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过程中,运用了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 , 从而增加变异类型。
    (2)、在水稻的高光效与低光效这对相对性状中,高光效是性性状。
    (3)、若要用水稻乙在最短时间内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并提高其在子代中的比例,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体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如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①~④为四种类型配子)。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且个体存活。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体植株(假说1);也可能是如⑤所示变异导致的(假说2)。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假说2中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种假说成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 25. 蜜蜂是一种传粉昆虫,它的舌管(吻)较长,适于采集不同花的花蜜,且周身长有绒毛,便于携带花粉,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1)、我国现有的东方蜜蜂有7种。研究发现,每种东方蜜蜂中都存在白细胞激肽受体基因(Lkr),该基因与蜜蜂对糖的敏感度有关。为研究Lkr在蜜蜂适应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将X基因转入蜜蜂体内,该基因的转录产物能与Lkr的mRNA结合,干扰LkrmRNA的翻译。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下蜜蜂对蔗糖发生反应的最低蔗糖溶液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请作答:

    ①已知该实验中对照组2为转入了可转录出无关RNA的基因的蜜蜂,对照组1和实验组应分别是。对照组1和2与实验组中Lkr在表达上的差异是。结合上图分析可知,Lkr的作用是

    ②对蔗糖敏感的蜜蜂倾向于采集花粉为食,反之则倾向于采蜜为食。温带地区植物花蜜较多,而热带地区植物花粉更充足。请用柱形图表示温带和热带地区蜜蜂种群Lkr相对表达量的差异。

    (2)、我国东方蜜蜂种群生活在不同地区,各种群间存在。不同的气候、植物花期等因素的作用,会导致各种群形成明显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继续增大,以至于出现 , 它们便会发展成不同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