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7-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jī) 蓦然(mù) 悲天悯人(mǐn) 箪食壶浆(dān) B、编纂(zuàn) 挑衅(xìn) 拈轻怕重(niān) 吹毛求疵(cì) C、雕镂(lou) 庇护(pi) 条分缕析(nǚ) 摩肩接踵(zhǒng) D、绢本(juàn) 羸弱(léi) 徇私舞弊(xún) 彬彬有礼(bīn)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琐屑 秀颀 甘之如饴 取义成仁 B、弓弩 殒石 默守陈规 通宵达旦 C、倜傥 絮叨 人情事故 和言悦色 D、脊粱 映衬 震聋发聩 警报迭起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双减”政策颁布实施后,有很多课外辅导机构没有引起重视,依旧撺掇学生补课。 B、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 , 也要与时俱进。 C、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 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 D、正因为吴天一院士有着一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他才创造了5年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的高原医学奇迹。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以“1箭22星”方式,成功将泰景三号01卫星、泰景四号01卫星等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了一箭多星新纪录。 B、一堂约60分钟的太空科普课,背后的科技支撑十分复杂,集中体现了我国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C、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D、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5.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 。(杜甫《望岳》)(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4)、以莲花写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周敦颐《爱莲说》)(5)、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相似的话是: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写茫茫无际的沙漠覆盖着厚厚冰雪的沙漠冰封之景的诗句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 综合性学习。
ㅤㅤ达州市某中学开展“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根据下面两幅图,说说你对“家”的理解。(写出两点即可)。(2)、家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在“谈家风”环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只填字母)从 中,我明白了“家”是宽容与忍让;从 中,我明白了“家”是细腻的爱;从 中,我明白了“家”是思念的港湾。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六尺巷的故事
C.《傅雷家书》
(3)、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家”有关的文化常识,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明清时期读书人想衣锦还乡就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当时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C、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插茱萸、吃月饼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中秋之夜抒发思亲之情的名句。 D、每一位伟大的人物都是家乡的骄傲,因此名人故居成为著名旅游景点,四川广安的小平故里、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均是如此。(4)、活动中师生齐诵诗歌,请结合上句补充语句。ㅤㅤ人生就是旅途,
ㅤㅤ不管我们漂到哪,
ㅤㅤ最终还是会回到温暖的地方——家。
ㅤㅤ家是什么?
ㅤㅤ家是晨曦中梦想起飞的地方,
ㅤㅤ
ㅤㅤ家是快乐,是温馨,
ㅤㅤ是爱的所在……
(5)、“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强盛离不开科学家“舍小家为大家”的付出,请选用下列词语,补全对联。书传奇 隐姓埋名 遂夙愿 殚精竭虑
上联:忆往昔,两弹元勋邓稼先
下联:看今朝,九江稻神袁隆平
二、阅读•鉴赏。(共60分)
-
7. 《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
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联
探究发现
①
大闹五台山
酒令好汉狂
酒有如下作用:
④;烘托人物形象。
杨志
③
酒误好汉差
②
浔阳楼吟反诗
酒添好汉愁
8. 请从寒假阅读的部分清单中任选一部,简要分享你喜欢的理由。(150字以内)《朝花夕拾》《简•爱》《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
9. 诗歌鉴赏。去蜀
杜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注释】公元765年,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严武去世,诗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结束相对安定的生活,被迫携家眷离开成都。
(1)、简要分析“白鸥”意象的作用。(2)、有人认为,《去蜀》的尾联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表达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你分析原因。10. 课内文言文阅读。【甲】
ㅤㅤ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更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ㅤㅤ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乙】
ㅤㅤ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ㅤㅤ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B、居无何居:住
C、固以怪之矣固:本来
D、又间令吴广间:私下,暗地里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乃悟前狼假寐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同予者何人
D、卜者知其指意其此之谓乎
(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竟然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B、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C、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都不是更好吗?” D、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4)、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皆塑造了鲜明的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乙文中陈涉是出身卑微却心怀大志的英雄。 B、两文均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甲文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塑造周亚夫;乙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陈胜。 C、两文皆流露了司马迁的情感:乙文列入“世家”暗含作者称道之意;甲文以“称善者久之”结尾隐含赞赏之情。 D、两文选材均详略合宜:甲文详写细柳军营兵士严守军纪表现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乙文详写陈胜的谋划彰显其洞察时局,才能卓越。11. 课外文言文阅读。西湖七月半①(节选)
张岱②
ㅤㅤ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焕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魔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③喝道去。
ㅤㅤ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ㅤㅤ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碓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④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释】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中年经历明朝的覆亡,家境随之败落,他的小品文中常暗含家国之痛与沧桑之感。③皂隶:衙门的差役。④竹肉:指管乐和歌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俟岸上俟:等候
B、止见篙击篙止:同“只”
C、吾辈始舰舟近岸始:开始
D、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向:从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焕/列俟岸上 B、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焕列/俟岸上 C、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焕列/侯岸上 D、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焕/列俟岸上(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4)、西湖之于张岱,不只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斯人留守的精神家园。《湖心亭看雪》与《西湖七月半》这两篇文章记录了作者两次游览西湖的经历,请你品味并结合两文内容说一说两文寄托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12.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ㅤㅤ材料一:
ㅤㅤ①新东方带货直播,为何突然就被这么多的人同时关注到?
ㅤㅤ②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在东方甄选直播间,主播们会用中英双语介绍商品,生动有趣又能学到知识。远到南太平洋的虾,近到太行山的苹果,有人在卖货的同时居然用中英文双语与你讲历史聊人文,这无疑刷新了公众对于直播带货的认知。
ㅤㅤ③新东方“断臂求生”之所以能趟出一条新路子,当然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秉承初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或许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直播带货还能玩出知识直播,让顾客下单的同时获得知识,这样的“金点子”令人眼前一亮,受此利好影响,新东方在线股价盘中一度涨近40%。
ㅤㅤ材料二:
ㅤㅤ①知识传播与商品本身有关,如果商品是书籍、教材和教育内容,推销与商品就可以在知识和文化上无缝对接。例如,带货《DK博物大百科》,带货者说的是:一个高素质家庭,孩子的书架上应该有这本书——《DK博物大百科》。它好在哪里,好在遵循了自然法则。这本书最开始是讲岩石,在这些岩石中,有跟我们人体一样的元素。我们身体70%都是水,H2O,H来自于大爆炸;比如我们吃的米和面,本质上都是碳,碳来自于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比如我们身体里有铁元素,取出来可以做一根7厘米的钉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与岩石无异,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别无二致。因此,人有亲自然的现象……
ㅤㅤ②对于其他商品,带货同样可以实现知识和传播的目的。比如带货卖大豆,从大豆起源中国,再传播到全球;从国内大豆的品种,再介绍特定产地的大豆,如东北黑土地上的大豆的成分、营养;从大豆制品的种类,再谈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对人的营养作用,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三羧酸循环等,毋庸置疑,完全可以激发直播间观众的购物热情并当场购买。
ㅤㅤ材料三:
ㅤㅤ①如果你厌倦了那些“一二三上链接”的忘情嘶吼,那些“别拦着,就是要给家人们送福利!”的拙劣表演,那些“点了关注再来拍”的疯狂催促,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新东方起步这么晚,还能在“白热化”的直播间竞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因为始终如一,也因为太不一样。
ㅤㅤ②始终如一的,是新东方老师的口才和本事。80后、90后忆起年少时,谁没听过一两个新东方老师的段子呢?又有多少人报新东方的课,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听老师边讲课边讲“脱口秀”?
ㅤㅤ③在花样繁多的直播界,营销套路是永恒的,优质文案却是稀缺的,而新东方的老师董宇辉,可以做到每次卖大米的文案都不一样!是的。他们称自己为网络销售员,而不是听上去更洋气,更混淆实际工作内容的“主播”。单从一个称呼,就能看得出,这群人太不一样。
ㅤㅤ④他们未丢失最宝贵的真诚,没有在直播带货世界摸爬滚打的圆滑和淡漠,没有那种千方百计要人下单的功利心。比起卖货拿提成,他们仿佛更享受这种与网友畅聊交流的机会,甚至还会因为说得太嗨,忘了卖货,需要导播提醒,这种谋利上的“笨拙”,恰恰能让阅直播无数的粉丝们破防。
ㅤㅤ⑤从半年前直播间长期只有几个人,平均单场直播销售额不足30万,到如今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新东方又成就了新的励志故事,凝结出新的人生道理:才华和真诚才是不变的“流量密码”,有趣的灵魂不管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1)、材料二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请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3)、新东方告别教培,断臂求生转向直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1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儿时的炊烟
张泽峰
①我从农场赶到家乡参加一位本家叔叔的葬礼。因为来的客人很多,他家启用了尘封已久的锅灶。同样放置已久的劈柴、秫秸、荆条被送进了灶膛,风箱轻轻拉动,便有了那房顶上袅袅娜娜的炊烟。真的感谢这久违的缥缈的倩影,她让我这个久居闹市的游子一下子找回了儿时的感觉。
②每当看到这袅袅升起的炊烟,我的心就回到了遥远的童年。炊烟凝聚了浓浓的母爱,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③我儿时正值粮食短缺的年代。每天黄昏时刻,我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两眼望向家的方向,看着缕缕升起的炊烟,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动。我知道,此时母亲又在忙着做饭了。
④不论春夏秋冬,母亲都围着三尺灶台转。虽说粮食短缺,但母亲总能变着样地让一家人吃饱。在春天粮食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母亲很早起床,奔向辽阔的田野。利用一早晨的时间,她挖来一大筐野菜,洗干净后放进烧得滚开的水中焯一下。一筐野菜,焯水后只剩下差不多一小盆。
⑤母亲把蒜瓣用刀拍一下,放入蒜罐中加一点盐,用蒜锤捣成泥,然后放上花椒油、酱油之类的调料,将野菜调拌均匀端上饭桌,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这时,母亲盛上饭后,并不急着吃,两眼盯着我的饭碗,看我碗里的饭下去了一半,母亲就端起她的饭碗,将自己的饭倒进我的碗里。
⑥母亲不识字,更不懂什么营养知识,那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但母亲凭经验找到可食用的野菜,精挑细选,反复清洗,让一家人吃得放心、可口。曾记得,母亲多次给我吃“独食”,点燃灶火给我炸过蚂蚱、青蛙腿、知了猴、面圈……
⑦最让我回味悠长的乡间美味是母亲做的酱香黄豆。每年秋后,母亲将那些收获的黄豆放在竹匾里,摆在太阳底下翻晒。然后点燃灶火,将其炒熟,最后放入一只坛子内,让其自然闷酿,便成了润鲜醇香的酱香黄豆了。相比洋快餐大行其道,添加剂铺天盖地,它可是来自纯天然的食物内部。
⑧站在村头凝望良久,我对着那缕轻烟深深弯下腰。
⑨儿时的炊烟是母亲深深的爱。那时母亲还年轻,父亲在外面打拼,母亲孱弱的身躯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我们少不更事,米糠野菜撑圆了肚皮,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外面疯跑。当母亲迎风站立在门前唤我们的时候,缠绕在母亲身边的缕缕炊烟夹杂着菜粥的淡淡清香远远飘来。我们赶忙跑向母亲,母亲迎风而立的身影就犹如一尊铜雕,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稚嫩的心上。
⑩几十年过去了,我在农场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在故乡的时日,老婆孩子也早已被城市同化。可儿时的炊烟依然真切地飘荡在我的心中,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依然在我心上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每次回家远远看见我们的小村庄,哪怕是一缕炊烟,依然会让我心动不已。那种流浪的孩子扑向母亲怀中的急切,真的难以用言语表达。
⑪儿时的炊烟是父老乡亲真诚的祝福与叮咛,是故乡留给游子的最值得珍藏的信物,是游子心中那最柔软最敏感也最隐秘的琴弦。不管我们浪迹哪里、终老何方,只要拨响这根琴弦,便会有浓浓的乡韵萦绕心头,久久难以消散。那里面有质朴的乡情,有醉人的乡音,有淡淡的乡愁,有泥土的芬芳,有春芽、有夏荫、有秋露、有冬霜,有我们蹒跚学步的打麦场,有每天带我们回家的蜿蜒的小路。
⑫黄昏时刻,家乡的炊烟一缕缕地在我眼前升起来,那淡淡的炊烟让人感到温馨、惆怅。看到家乡的炊烟,我的心灵深处升起了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它凝聚了浓浓的母爱,注入我的心间。
(选自《群言》2021年第1期)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请自选一个角度 , 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儿时的炊烟是父老乡亲真诚的祝福与叮咛,是故乡留给游子的最值得珍藏的信物,是游子心中那最柔软最敏感也最隐秘的琴弦。
(3)、文中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家乡”一词,而在文章中间部分却用了“故乡”一词。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作者这样写的好处。【链接材料】
有多少人少小离家,或远任,或远嫁,或谋生……家乡变成了故乡。但无论你走在哪里,家乡始终是你的魂,是你的根,是你永远忘不掉的记忆,是你最最热血沸腾的所在。自古以来,只因家乡变成了故乡,故乡便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不竭的灵感,不朽的题材,而谱就了一篇篇最打动心灵的诗篇。最朴实,而又最让你心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此,远离家乡的人便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游子”,游子常年在外漂泊,思故乡,便成了内心隐隐的痛。记住!无论多么忙碌,请给亲情留一个角落!切莫子欲孝而亲不待,莫把家乡变故乡!(4)、文章结尾写道:“黄昏时刻,家乡的炊烟一缕缕地在我眼前升起来,那淡淡的炊烟让人感到温馨、惆怅。”请问:“温馨”体现在何处?又为何“惆怅”?三、表达•交流。(共60分)
-
14.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年终提问2021”活动中,有四位时代前行者分享了自己对生活最真诚的思考。
“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
——张桂梅(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保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张文宏(国家传染病医院中心主任)
“朋友们,不管是28岁还是35岁,你依然可以‘飞’起来。”
——苏炳添(亚洲100米纪录保持者)
“请相信,当你朝着梦想笃定前行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你、支持你。”
——王赤(中国科学院院士)
请以“奔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扣题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