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 1. 都江堰2200多年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成都平原因此成为“天府之国”。这反映了(    )
    A、都江堰依势而建,气势恢宏 B、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 C、齐国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 D、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2.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着手制定以‘统一’为原则的文化改造计划。”下列措施属于“文化改造计划”的史实是(    )
    A、建立郡县制 B、设置丞相 C、统一车轨 D、统一文字
  • 3. 《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此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的哪一举措(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兴办太学
  • 4. 史料记载“西域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完成此“凿空”任务的历史人物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卫青 D、霍去病
  • 5. 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   )
    A、南下灭陈 B、营建东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 6. 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其中敢于犯颜直谏二百多次,流芳青史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张玄素
  • 7. 悲剧《窦娥冤》是下列哪一作家的代表作(    )
    A、白朴 B、马致远 C、王实甫 D、关汉卿
  • 8.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用《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据此推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海外贸易 B、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C、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 D、进行殖民扩张
  • 9. 一位历史学家说:“他们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0.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了三次艰难探索。其共同点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挽救民族危机 C、推行君主立宪 D、建立民主共和
  • 11. 它虽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2. “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 13. 由于李德、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以上材料反映了(    )
    A、红军长征的经过 B、红军长征的原因 C、红军长征的结果 D、红军长征的意义
  • 14. 1937年7月7日,驻某地的日军借口“士兵失踪”挑起事端,继而发起进攻挑起战争。中国守军奋起反抗,坚决予以还击,这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事件是(    )
    A、卢沟桥事变 B、皇姑屯事件 C、柳条湖事件 D、皖南事变
  • 15. 在某战役胜利后,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一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 16.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一五计划的过程 B、一五计划的起因 C、一五计划的结果 D、一五计划的影响
  • 17.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该构想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和平统一 B、对外开放 C、一个中国 D、社会主义制度
  • 18. 文艺复兴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思潮,被称为(    )
    A、享乐主义 B、个人主义 C、人文主义 D、拜金主义
  • 19. 学界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中世纪和近代历史的分水岭,其划分的视角侧重于(    )
    A、世界联系 B、交通变革 C、政治革命 D、军事因素
  • 20. 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议会的重新召开 B、三级会议的召开 C、攻占巴士底狱 D、发动“光荣革命”
  • 21. 在下列问题中,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主要解决了(    )
    A、管理问题 B、技术问题 C、资金问题 D、劳动力问题
  • 22.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 23. “三巨头操纵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这儿句歌谣描述了哪次国际会议的史实及影响(    )
    A、华盛顿会议 B、大陆会议 C、巴黎和会 D、制宪会议
  •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建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亚洲战争赤源地形成 B、欧洲战争测验队形成 C、华盛顿会议召开 D、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 25.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  )
    A、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 B、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D、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20分,计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选自人教版2016年部颁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玉、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评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材料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

    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摘录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哪项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增强。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答出秦国、秦朝、西汉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变化?
    (3)、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人才”获取的方式和以前有何不同。
    (4)、依据所学回答材料四中的全会确立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5)、变革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 27. 历史小组以“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邀你完成学习任务。(图片源于教材)

    新面貌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新中国材料二:

    开国大典

    新时期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新理念材料四: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  C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新时代材料五:

    中共第十九大会场

    (1)、 材料一与哪一史事相关?这一“史事”有何历史意义?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答出图片所反映的史事。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该“全会”解决了什么问题?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出C处的内容。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次会议确定哪一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6)、上述五则材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请任选一项简述其“新”在哪里?
  • 28. 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史上的一个传奇,其如此“任性”是因其实力的强大,它的崛起有一些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屈辱的历史,无尽的愤怒,不懈的斗争,伟大的胜利”。
    材料二:美国南北战争——“揭秘美国,聚焦林肯,解读政策,青史留名”。

    材料三: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如下表

    时间

    美国民生产总值国(亿美元)

    增长率(%)

    1932年

    587

    -23.3

    1933年

    564

    -3.9

    1934年

    660

    17

    1935年

    733

    11.1

    ——摘编自世界经济信息网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屈辱的历史”指的是什么?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聚焦林肯”及他青史留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了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如何?结合所学回答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4)、材料四中的1932年美国经济低迷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鲜明的特点?
    (5)、美国崛起的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