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 3-5 动物的行为和体温控制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与生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 2. 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4

    6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 3. 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 )
    A、摄食行为、先天性行为 B、摄食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先天性行为 D、社会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 4. 动物园的母狼狗给失去妈妈的小虎崽喂奶,这种行为与下列哪项同属一类 ( )
    A、蜘蛛结网、蜜蜂筑巢 B、海洋馆的海狮会表演“顶球” C、小狗听到开饭铃响就分泌唾液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蚁穴中钓取白蚁为食
  • 5. 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 B、沙子吹进眼里,出现流泪 C、驾驶者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 6. 训练动物走迷宫:蚯蚓需要200多次尝试而小白鼠只需要几次就能成功。该实验说明( )
    A、蚯蚓不具有学习能力 B、小白鼠走迷宫是先天性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弱 D、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 7. 帝企鹅的孵蛋任务由雄企鹅完成,雄企鹅将蛋放在两只脚上,用腹部的皮毛包裹住蛋,不吃不喝地站着,等着企鹅街孵化出小企鹅。对帝企鹅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8. 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B、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捕蝇草受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属于植物的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则由后天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 9. 下列有关分泌唾液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吃到酸梅流唾液是后天学习行为 B、听到别人讲“酸梅”就流唾液是后天学习行为 C、看到“酸梅”两字就流唾液属先天性行为 D、流唾液不是一种本能,需要经过训练
  • 10. 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1. 某5周岁的幼儿,因体质较弱,多次注射抗生素。某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去医院就诊,当医生说需要注射抗生素时,该幼儿便开始啼哭。该幼儿的这种行为是(   )
    A、语言中枢参与的先天性行为 B、没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 C、没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先天性行为 D、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
  • 12. 某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观察动物绕道取食“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动物

    尝试次数

    24

    46

    65

    5

    A、动物的学习能力:丙>乙>甲>丁 B、绕道取食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若乙是爬行动物,则甲可能是两栖动物 D、根据实验判断,丁可能比甲更高等
  • 13. 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 , 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 14.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 (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 效应是( )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 15.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 ℃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晨5时小明的体温最低 B、下午5时小明的体温最高 C、这一天中小明体温的范围是36.5 ℃≤T≤37.5 ℃ D、从5时至24时,小明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 16.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相对平衡 B、炎热时,体温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寒冷时,体温的稳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 17. 用电刺激猫的下丘脑前部,可引起血管舒张和出汗等散热效应。破坏该区后,猫在热环境中的散热能力丧失,但对冷环境的反应(寒战、竖毛、血管收缩等)仍存在。破坏下丘脑后部的效果则刚好相反。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前部存在着产热中枢,而下丘脑后部存在着散热中枢 B、下丘脑前后的两个中枢交互抑制,从而保持了体温的相对稳定 C、要说明动物体温调节与下丘脑有关,需用不同的动物重复上述实验 D、如果切除猫的整个下丘脑,猫将不能继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 18. 下列有关恒温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身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都是一样的,且温度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B、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C、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D、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
  • 19. 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
    A、人体内与皮肤表面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的温度差 C、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D、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 20.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B、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C、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D、人体持续高烧39℃,则其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 21. 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在15: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5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个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 22. 如图是某探究小组研究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t1前环境温度为25℃,t1后环境温度为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前,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t1后,散热量、产热量一直增加,体温不变 C、t2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后,产热量比t1前的产热量要高
  • 23. 如图表示甲、乙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产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猫,乙可能是青蛙 B、甲可能是蛇,乙可能是鱼 C、甲可能是鸽子,乙可能是狗 D、甲可能是鱼,乙可能是人类
  • 24. 舒洁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B、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下丘脑来调节的
  • 25. 下列关于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对动物生存有益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动物不用消耗能量 B、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C、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活动范围更大一些 D、保持正常的体温,有利于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 26. 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15时至24时体温趋于稳定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体现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填空题

  • 27. 有下列现象:①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②草履虫摄食;③听到梅子流口水;④膝跳反应;⑤吃到酸梅流口水;⑥小明计划着假期去旅行。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28.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了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你知道蚂蚁的食性吗?请写出:。蚂蚁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行为,从获得的途径看属于行为,是生来就会的,受控制。
    (2)、蚂蚁之间靠传递信息。当一只工蚁发现食物时,会与其他蚂蚁碰撞触角来进行信息交流,招呼同伴一起把食物搬回蚁穴,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行为。
  • 29. 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说明外界气温 (选填“高”或“低”),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 (选填“收缩”或“舒张”),血流量增多,由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多。

  • 30. 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战”)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调节。
  • 31. 人体内存在多种平衡,在激素和神经系统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相对稳定,保持人体健康。

    (1)、人体进食后体内血糖含量变化如图甲中的曲线1,则图甲中表示胰岛素分泌量变化的曲线是。(选填“2”或“3”)
    (2)、某正常成年人运动时手臂皮肤的血流量变化如图乙。推测在50~100分钟之间,该人皮肤血管口径的大小如何变化?
  • 32. 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 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填结构名称)。
    (2)、结合图示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种。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通过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 33. 在学校运动会的 800 米项目比赛中,小明同学一站上起跑线就心跳加快,这是由于紧张导致分泌过多引起(填激素名称)。比赛结束后,小明同学的皮肤血管状况应为图中的(选填字 母)。

  • 34. “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中。
    (2)、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甲、乙两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其中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血管情况的是图,此时散热方式为
  • 35. 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约为37℃。请回答: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 
    (2)、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答出一点即可) 
  • 36. 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里?有人猜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猜测位于脊髓。针对此问题,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将4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按下表处理方法处理后,均放在寒冷环境中观察其体温变化情况。

    实验组名

    小白鼠数量

    处理方法

    体温变化情况

    1

    不进行任何处理

    1

    只破坏下丘脑

    1

    待填

    1

    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脚

    (1)、丙组小白鼠的处理方法是
    (2)、若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乙、丁组小白鼠体温不能保持恒定,初步得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此时甲、丙组小白鼠体内产热与散热
    (3)、有人认为,为使实验所得结论更可靠,需对实验进行改进。写出改进措施:

三、综合说理题

  • 37. 今年夏天,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致使全国多地出现“热射病”患者。为了解热射病的成因,小明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材料一: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其突出病症有高热(体温超过40℃)、少汗或无汗、意识模糊等,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材料二:热射病多发于高湿高温(气温超过37℃)天气,常见群体之一为高强度体力劳动者。

    材料三:不同环境温度下,人的身体反应如右表。

    环境温度/℃

    身体反应

    33

    汗腺开始排汗

    35

    心跳加快,出汗增多

    39

    汗腺濒临衰竭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对热射病的成因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