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练习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听录音《想飞的石头》,完成练习。

  • 1. 听录音《想飞的石头》,完成练习。
    (1)、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一个人的目标定得高,他就必须 , 即使通过仍不能实现,但至少也比他人走得远、实现得多。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石头说出自己的梦想,得到了同伴的支持。

    ②石头拼命地生长,过了很多年,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③实现了梦想的石头最终又变成了当初的模样。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2.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对待困难,不同的人会表现出jié rán不同的态度:弱者面对困难,会感到jīng huáng , 甚至kǒng jù , 强者面对困难,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最终成为强者。

  • 3. 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奇    记    自    说    B、正    改    自力生    三半夜 C、    外    针    非之想    D、实    束    张灯彩    开花
  • 4.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揉搓    宽慰    搅绊    翻箱倒柜   B、寄托    尖锐    搅和    嫣知非福 C、批评    肿胀    拔弄    心平气和    D、书籍    挪移    挽回    万象更新
  • 5. 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明和小王两个人都非常优秀,每次单元测试都(    ),百米赛跑也常常(    ),这两人可以说是(    )啊。

    A、不相上下    难分胜负    不分伯仲    B、不分轩轾    齐头并进    双管齐下
  • 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读写“高兴”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仿写“痛”。

    哥哥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老班长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成转述句)
  • 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2)、“念念叨叨、得意扬扬、欣喜若狂”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
    (3)、《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马诗》是借景抒情诗。
    (4)、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 8. 按要求作答。
    (1)、下列诗句中,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告诉我们,想要对事物了解得更详细,更具体,就要走近仔细观察。
  • 9. 语言实践。

    下面是新兴小学六(1)班的两位同学关于鲁滨逊这人物形象的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林:鲁滨逊具有冒险精神,是个意志坚强、聪明能干的人。

    小东:鲁滨逊家境不错,他本可以留在家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却非要出去冒险,真是个固执的人。

    我赞同的观点,因为

三、阅读积累与运用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虫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日:”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答,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摘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风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风”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摘自网络)

    [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一小童立在旁边拾头凝望,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2)、阅读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中国的风筝起源于唐朝时期。

    ②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鱼筝,女筝称为鸟筝。

    ③风筝上绘制蝙蝠,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材料二]中加点词语“一般”有什么表达效果?
    (4)、[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请找出。
    (5)、在班级活动中,某学习小组打算制作一只风筝,但在图案绘制上产生了以下分歧,如果该学习小组向你征求意见,请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蜈蚣    蝴蝶    鲤鱼

  • 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天忽然哗哗地下起了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我跑到单元门口时,看到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茶一望,突然,我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地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磴天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 , 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的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一一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从全文看,文章第④段回忆内容的叙述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下边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极为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与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使“我”抬不起头。
    (5)、对第④段中“猛然抓起”“冲出”两个词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6)、简要回答短文最后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的作用?

四、习作

  • 12. 朝气蓬勃的我们,充满活力,富有想象力,心灵深处经常萌发出无数的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微笑和鼓励,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渴望有一位能互倾心曲的好朋友,渴望获得成功,渴望收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请把题目“渴望          ”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格内。②情感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