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2023年重点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1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管仲变法后,齐国已是“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基层行政组织一里中的个体家庭之间已缺乏共同的经济联系,如《管子•问第》中载:“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B、宗法观念日益消亡 C、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构建 D、郡县制度普遍推行
  • 2. 洛阳出土过数量较多的汉朝时期的买田铅券(如图),其中部分记有“旁人”“任者(担保)”“知券约”“证人”等。如《汉受奴卖田契》曰:“旁人谆于次孺、王充、郑少卿。”这反映出当时(   )

    A、商业借贷现象普遍存在 B、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 C、经济行为受到法律规范 D、私有财产保护意识较强
  • 3. 北宋中叶著名思想家李觏将“通经”与“达用”结合起来,提出“是则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王安石也提出政府只有“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才是治国之本。这表明宋朝时期(   )
    A、义利统一思想为士大夫普遍接受 B、功利思想具有现实的价值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D、传统农本观念受到了冲击
  • 4.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下令“不拘额数,从实充贡”,次年会试中,中举472人,是建朝以来取士最多的一次。明朝中期,科举取士规模缩小,定额在300人左右。嘉靖改革时期,进士人数又重新达到400人以上。明代科举进士人数的变化表明(   )
    A、古代官僚政治趋向成熟稳定 B、科举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 C、统治形势变化影响人才需求 D、中央加强对人才的选拔管理
  • 5. 有学者在研究鸦片战争时收集了以下史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一: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各国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

    史料二:英国的平均关税税率:1800~1809年36%,1810~1819年44%,1820~1829年55%;1833年英国对华茶征收96%至100%的进口税,1834年提高到100%至300%

    A、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B、反映出中国外贸完全被英国所控制 C、鸦片战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印证了闭关锁国是中国战败的根源
  • 6. 傅斯年在《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中指出:“我以为未来的真正的中华民国,还须借着文学革命的力量造成”,即“未来的真正中华民国靠着新思想,新思想不能不夹在新文学里;犹之乎俄国的革命是以文人做肥料去培养的。”据此可知,傅斯年意在(   )
    A、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 B、以思想革命助力政治革新 C、借鉴俄国经验实现救亡图存 D、彻底摆脱封建旧文学束缚
  • 7. 下表所示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创办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中所涉主要纪念日报道的统计情况。这些报道(   )

    归属集合

    纪念内容及篇数

    反帝反封建

    “七七”(216)、“九一八”(57)、“一二•九”(39)、“二七”(22)、“鲁迅”(19)、“五卅”(10)、“成吉思汗”(9)、“三一八”(5)

    国民政府

    “双十节”(60)、“孙中山”(21)、“联合国日”(20)、“黄花岗起义”(7)

    中共自身

    “七一”(54)、“李大钊等革命烈士”(56)、“五四”(54)、“八一”(26)

    国际共运

    “五一”(136)、“国际青年节”(49)、“白求恩”(16)、“高尔基”(14)、“马克思/恩格斯”(9)

    社会群体

    “三八”(128)、“四四”(41)、“护士节”(29)、“记者节”(13)

    苏俄

    “十月革命”(189)、“苏联红军节”(49)、“列宁”(35)、“斯大林”(13)

    A、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 B、表明反帝反封建得到广泛认同 C、旨在推动根据地的文艺工作建设 D、有利于中共政治影响力的扩大
  • 8. 统计显示,我国2009年全年出口额为1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6.0%,这让曾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强大引擎的出口成为2009年经济三驾马车中最弱的一环。此后几年,虽出口增幅有所上升,但受国际市场发展状况和外需不足的制约,外贸出口依然水平有限。据此可知,我国(   )
    A、对外开放的规模仍应进一步扩大 B、贸易逆差的局面难以改变 C、出口关税的征收标准应适当抬升 D、经济发展驱动力有待转变
  • 9. 雅典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戏谑之间道出了政治演说的“真相”:“你的权力真正大,你像个君主人人怕,可是呀,也容易叫人家牵着耍。你喜欢戴高帽子,受欺受骗,老是张嘴望者那些演说家。”这一“真相”可用来说明(   )
    A、直接民主难以保证集体理性 B、政治生活缺乏民意基础 C、贵族垄断雅典城邦政治事务 D、公民大会政治地位下降
  • 10. 16世纪,欧洲的那不勒斯、美洲的利马、亚洲的马尼拉在城市形态上日益趋近,西班牙人通过这三个城市的空间规划、文化设施建设等形式彰显西班牙文化的繁荣,成为西班牙商品、思想和文化传播的中介者。据此可知,这三个地区近代城市发展(   )
    A、印证地区间文化的协同发展 B、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 C、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利于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 11. 17世纪,法式风情“风靡”德意志,法国巴洛克式建筑、法国戏剧剧本等备受推崇;而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风尚大行其道,民众认为理性、宽容、进步的德式文化才更具优越性。这一变化说明在近代德国(   )
    A、启蒙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增强 B、政治变革推动近代社会风尚的变迁 C、工业革命致使文化事业的繁荣 D、国家矛盾微化了与法国的文化对抗
  • 12. 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投资的发展。但在油价暴涨的1974年、1980年和1990年,以及油价大幅下跌的1986年、1998年和2001年,并未出现石油价格与全球贸易和投资之间呈现出反向的联系(如图的情况)。这可用来说明(   )

    注:油价单位为美元/桶,外商直接投资的单位为百亿美元,全球贸易的单位为千亿美元。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反映全球化的主要标志

    A、能源贸易着眼于政治利益 B、新兴能源发展持续向好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D、经济霸权主义难以为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主张“以急农兼天下”,宣布“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积极推行农战政策。因此他将人口大规模迁至边疆或劳动力不足的地区,给予迁移的百姓免除徭役的奖励。为加强管理,秦还设置了“牛长”“田典”“部佐”等掌管国家土地和农事的官吏。汉初刘邦提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贾谊提出“积贮备荒说”的观点,并以粟为奖罚,国家为缴纳粮食的百姓授予官职。面对自耕农“流散冗食,馁死于道”的状况,西汉后期严格限制土地的买卖,明确规定了个人占田的标准。西汉政府对山川林泽的管理相当严格,对封山育林、砍伐木材等活动上设置了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利用,并总结了田间穗选法等耕种技术,推动了粮食产量的增长。

    ——摘编自韩娟《先秦两汉惠农思想研究一中国患农政策探源》

    材料二:为“减除农民疾苦,调剂农村金融,增加农民生产,早日实现农村之复兴”,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隶属于行政院,总领全国农业建设,选聘李四光、谭熙鸿、邹树文等具有留学背景的地质学家、生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出任农业技术组成员。面对苛税繁重和自然灾害多发动摇农业根基的情况,农村复兴委员会根据各省市调查结果,拟定减赋和废税的具体计划,议定地方捐税种类;同时充分借鉴民间组织救灾的成功经验,设立农贩委员会,推行以工代赈。农村复兴委员会以农民合作社自下而上的方式和农民银行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双管齐下,逐步推进农业转型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以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为视角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惠农政策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现代三农问题的启示。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94年,利玛实完成的《四书》的拉丁文译本是儒家经典最早的西文译本,向世界展示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此后,伏尔泰、莱布尼茨等都把孔子思想中的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自由观视为“天赐的礼物”。当时有思想家认为“理性的观念是从中国来的”,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为理性”。笛卡尔认为在儒学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史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无神论社会”。伏尔泰更是大声疾呼,法国要“全盘华化”,提倡法国人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摘编自李晓偲《17-18世纪的儒学及其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材料二:孔子学院是中国大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到2014年底,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他们与本土教师合作研发适合本土化教学的教材和文化读物,在当地中小学设立教学点,对本土中小学汉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没有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还创办了汉语学习班。

    ——摘编自张婧《孔子学院海外发展及其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儒学西传并对西方产生影响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出现“儒学热”的原因,并简要谈谈你对儒学西传的认识。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后,美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愈演愈烈,形成了对工人运动及共产国际的“红色恐慌”。

    提取漫画的有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论题明确,符合史实,逻辑清楚,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