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重点中学2023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1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 
                            1. 下列四个句子: 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 引吭高歌; 她是唱高音的; 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 B、 C、 D、2.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3.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4.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5. 一个水深湖面上方,有一名跳伞运动员正从高的空中以的速度匀速下降,则他在水中的像( )A、始终在水面下 , 且像的大小不变 B、像以的速度向水面靠拢,且像逐渐变大 C、像以的速度向水面靠拢,且像大小不变 D、像以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拢,且像的大小不变6.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8.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弦的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9. 如图所示,七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选填“高”或“低”。 10.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则汽车在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0.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则汽车在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1. “声呐”装置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用来探测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和测绘海底地形,由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2. 如图根据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判断选填“甲”或“乙”为凸透镜。 11. “声呐”装置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方向性好、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用来探测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和测绘海底地形,由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2. 如图根据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判断选填“甲”或“乙”为凸透镜。 13. “东方红、太阳升”描述太阳刚刚升起的情景,但我们看到的并非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线经过密度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虚像。1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 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13. “东方红、太阳升”描述太阳刚刚升起的情景,但我们看到的并非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线经过密度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虚像。14.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 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15. 在年月日,安徽省第十五届省运动会圆满闭幕,芜湖市体育代表队获得金牌数首次破百,其中射击项目获得金,芜湖学子郑仁博不畏强手,一人独得金一银,为芜湖赢得荣誉,他在射击瞄准时需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依据原理。16.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和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选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的音叉得到的波形。 15. 在年月日,安徽省第十五届省运动会圆满闭幕,芜湖市体育代表队获得金牌数首次破百,其中射击项目获得金,芜湖学子郑仁博不畏强手,一人独得金一银,为芜湖赢得荣誉,他在射击瞄准时需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依据原理。16. 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和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选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的音叉得到的波形。 17.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光的反射制造出能测量远距离的“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 若某激光测距仪在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秒收到反射信号,则月地距离是空气中光速取真空中光速。 17.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光的反射制造出能测量远距离的“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 若某激光测距仪在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秒收到反射信号,则月地距离是空气中光速取真空中光速。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8. 如图,已知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作出物体。 19. 如图,由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一部分被水面反射后经过点,一部分进入水中,请作出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大致光路图。 19. 如图,由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一部分被水面反射后经过点,一部分进入水中,请作出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大致光路图。 20. 如图丙所示,是发光点,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和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20. 如图丙所示,是发光点,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和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21. 同学们在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时出现了以下情形,请大家补充完整。 (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2)、在图乙中,将纸板沿剪开,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在纸板的上半部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如图丙所示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细心的同学们发现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个值时,就找不到折射光线了,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同学们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如表表格,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折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等于入射能量 (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2)、在图乙中,将纸板沿剪开,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在纸板的上半部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如图丙所示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细心的同学们发现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个值时,就找不到折射光线了,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同学们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如表表格,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折射能量与反射能量之和等于入射能量入射角 折射角 反射能量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小于时,反射能量达到 , 此时观察不到折射光线,即发生全反射现象。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 22.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的像。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3)、取走蜡烛 ,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像。23.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以便使烛焰的像完整的呈现在光屏中央。 (1)、实验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的像。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3)、取走蜡烛 ,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像。23. 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以便使烛焰的像完整的呈现在光屏中央。 (1)、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 ,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左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3)、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选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4)、实验完成后,冬冬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他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才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则他患的是选填“近”或“远”视眼。 (1)、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 ,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左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3)、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选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4)、实验完成后,冬冬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他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才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则他患的是选填“近”或“远”视眼。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秒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客车秒内移动的距离;(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悬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