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新课标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12 类型:高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2.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3.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4. 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
史料内容
来源
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
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
《李元谅墓志》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
贞元五年(789)
《李元谅颂碑》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5.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6. 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洛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7. 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1936年(不包括东北)
产业资本
2.28
11.64
14.84
21.36
商业资本
74.89
67.30
58.87
50.55
金融业资本
22.83
21.06
2629
2809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8. 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9. 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10. 如图为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B、拿破仑战争的局势 C、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D、英国推行绥靖政策11. 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A、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 B、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 C、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12. 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年11月,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无派人士89人。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制度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