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甲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10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1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原题

  • 1. 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 , 结果见下表。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分离比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 :成熟 = 3 :1

    乙×丙

    成熟

    成熟 :不成熟 = 3 :1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 :成熟 = 13 :3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处理生物,可以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的品种。通常,基因突变是指
    (2)、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判断的依据是
    (3)、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乙烯的合成,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实验③中,F2成熟个体的基因型是 , F2不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二、基础

  • 2. 某种动物的毛色有黄色和白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黄色,其余情况下个体表现为白色。现让纯合黄色雌性个体与纯合白色雄性个体作亲本杂交得到F1 , 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个体中黄色雌性:黄色雄性:白色雌性:白色雄性=6:3:2:5.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可知,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若A/a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则可推断B/b基因位于(填“同一对常染色体”、“另一对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2)、按上述(1)中的假设和推断,则亲本中纯合黄色雌性和纯合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 F2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3)、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子代数量足够多)来判断F2中某白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现提供纯合黄色和纯合白色雄性个体若干,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3. “海水稻”是可以在海滨滩涂或内陆盐碱地种植的具有较高的耐盐碱能力的水稻品种。科学家在野外发现了一种耐盐碱、低产的纯合水稻品种甲,该品种产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但可作为育种材料。水稻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即杂合子在某些性状(例如种子产量)上优于亲本。科学家用另一种不耐盐碱、较高产的纯合水稻品种乙与品种甲杂交,培育出了产量比甲、乙都更高的耐盐碱、高产优良海水稻品种丙,回答有关问题。
    (1)、科学家利用品种甲和乙培育出品种丙的育种方法是。品种丙自交所结的种子第二年(能、不能)继续留种使用,原因是
    (2)、已知水稻的耐盐碱能力由等位基因A、a控制,AA、Aa表现为耐盐碱,aa表现为不耐盐碱,产量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将丙自交所结的种子第二年种下,发现其中约有3/8是耐盐碱且高产的,据此推测品种丙的基因型是 ,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3)、若设计一个测交实验进一步验证(2)的结论,实验思路为将品种(填表现型)的水稻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测结果为
  • 4. 为研究茄子的花色和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P1:(紫花、白果皮)、P2(白花、绿果皮)、P3(白花、白果皮)和P4(紫花、紫果皮)四种纯合体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株)

    实验1

    P1×P2

    紫花

    紫花(55),白花(18)

    实验2

    P3×P4

    紫果皮

    紫果皮(58),绿果皮(16),白果皮(5)

    (1)、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是显性性状。在研究茄子花色的遗传规律时,除了实验1外,还可以选用的杂交组合有(写出一组即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根据实验2结果推测,茄子果皮颜色受对基因控制,F2中绿果皮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3)、假定花色和果皮颜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则实验2的F2中紫花、绿果皮植株理论上所占比例为。让F2中所有紫花、绿果皮植株随机交配,则其后代中紫花、白果皮植株理论上所占比例为
  • 5. 豌豆腋生花对顶生花(花的位置性状)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甲:顶生红花高茎( aaBBDD),乙:腋生白花高茎(AAbbDD),丙:腋生红花矮茎(AABBdd)。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让甲×乙,乙×丙分别得到F1,再让Fl自交。统计发现两个杂交组合的F2均出现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由此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 为什么?

    (2)、品系乙与品系丙杂交,得到F1,F1自交,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将F2中的高茎豌豆自然种植,F3中高茎所占比例为
    (3)、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品系乙与品系丙杂交,F1中出现了一株矮茎豌豆,原因经过初步探究,还需进一步判断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变异,可采取的具体判定措施是
  • 6. 紫色小麦是花青素在种皮中累积而表现紫色的小麦品种。科研人员选用贵紫麦1号与白粒小麦品种贵农麦30号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获得F1 , 将收获的F1单株进行套袋自交获得F2群体,F2群体通过自交获得F3群体。根据控制的基因数量依次选择如下基因A/a、B/b……,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F1

    F2

    F3

    F3紫粒:白粒

    正交:贵紫麦1号×贵农麦30号

    紫粒

    紫粒

    紫粒、白粒

    9:7

    反交:贵农麦30号贵×紫麦1号

    白粒

    紫粒

    紫粒、白粒

    9:7

    (1)、根据表中信息,可确定小麦籽粒颜色由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 判断的依据是
    (2)、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F1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相同,该亲本在杂交过程中作(填“父本”或“母本”),解释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是 , 表中还可证明该特点的信息是
    (3)、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F2白粒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若两白粒品种间杂交F2均是紫粒,紫粒个体间随机杂交,后代紫粒中可稳定遗传的概率是
    (4)、利用现有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确定某紫粒小麦的基因型是否为一对基因杂合.请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7. 某种多年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山多对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圆形叶个体与另一圆形叶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条形叶个体,其比例为圆形叶:条形叶=13:3。依据这一实验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形成了以下两个观点。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观点二:该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2)、依据观点一,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F1圆形叶植株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F1条形叶植株中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若观点二正确且三对基因同时含显性基因时表现型为条形叶。假设上述实验中圆形叶双亲各含一对隐性纯合基因,则子代中条形叶的基因型有种,其比例为
    (4)、为验证观点二是否正确,可让上述子代中的条形叶个体自交,如果后代出现条形叶:圆形叶= , 则观点二正确。
  • 8.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选出表现型为 矮秆抗病 植株,通过多次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纯种。
    (3)、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00%,据此得出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 (不论顺序)。
  • 9. 玉米有矮株和高株两种类型,现有3个纯合品种: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用这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合

    F1

    F2

    第1组:矮甲×高

    3高∶1矮

    第2组:矮乙×高

    3高∶1矮

    第3组:矮甲×矮乙

    9高∶7矮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1)、玉米的株高由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2)、玉米植株中高株的基因型有种,亲本中矮甲的基因型是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

三、提高

  • 10. 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受M/m和N/n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花色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现有纯合植株甲、乙、丙,其中甲和丙为紫花、乙为白花,甲、乙、丙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杂交组合

    F1

    F2

    甲×乙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12:3:1

    乙×丙

    紫花

    紫花:白花=3:1

    (1)、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该植物花色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上,判断依据是
    (2)、有色物质Ⅱ的颜色为 , 组合二中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3)、有报道称上述植物受精卵中来自父方的M基因会甲基化,能完全抑制M基因的表达发生表观遗传;来自母方的M基因不会甲基化,不发生表观遗传。现有植株乙与基因型为MmNn的植株丁,请设计简便实验验证该报道的真实性。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 , 则该报道是正确的。

  • 11. 某二倍体动物的毛色有灰色、黑色和白色三种表现型。为了研究该动物毛色的遗传机制,某研究小组利用P1、P2、P3、P4四个纯合品系完成了以下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现象,某同学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说。假说一:毛色性状由基因A1、A2、A3(三个基因彼此互为等位基因)控制,A1基因控制灰色、A2基因控制黑色、A3基因控制白色;假说二:毛色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B基因控制灰色,A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假说一成立,则基因型为A1A2和A1A3的小鼠毛色依次为。实验一F2中灰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2)、若假说二成立,P3、P4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若将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F1进行杂交,仅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验证A/a,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3)、若要从P1~P4四个品系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证明假说一和假说二哪个成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和结论:
  • 12. 牛的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但表型受性别影响。已知牛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DD

    Dd

    dd

    公牛表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牛表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1)、用多对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无角母牛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表型及比例为
    (2)、牛虽然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但不适于作遗传学模式生物,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3)、小鼠作为常用遗传学模式生物,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黄色由Y控制,鼠色由y控制,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取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yybb为父本。请设计实验探究B/b与Y/y是否满足独立遗传。

    实验思路:

    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 , 则满足独立遗传;

    ②若 , 则不满足独立遗传。

  • 13. 下图是某品系小鼠的某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一只XXY的小鼠,该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三条性染色体随机分离,则可形成种性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2)、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表型有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 ,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 则F2中成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
    (3)、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已知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是
    (4)、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仅考虑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

    结果及结论:

    , 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 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 14.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作物,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玉米籽粒的甜和非甜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纯合甜玉米与纯合非甜玉米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甜与非甜的显隐性。若甜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若非甜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
    (2)、育种工作者为了培育出籽粒饱满的纯种玉米,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让籽粒饱满的杂合子自交,得子一代,将子一代中籽粒饱满个体自交得子二代,淘汰子二代中的籽粒凹陷个体,逐代进行;方案二:让籽粒饱满的杂合子连续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籽粒凹陷个体。这两种方案中,子二代籽粒饱满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依次是;在逐代淘汰籽粒凹陷个体的过程中,控制籽粒饱满的基因频率会增高,基因频率是指
    (3)、现有纯合凹陷甜和纯合饱满非甜玉米籽粒,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纯合饱满甜玉米植株,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 其过程是。(用文字叙述表达)
  • 15. 古人云:“春蚕到死丝方尽”。家蚕产的蚕丝在被子、服装、医疗等方面被广泛利用,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其产的蚕茧用紫外线照射有蓝色、黄色和白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蓝色由A基因控制,黄色由B基因控制,A、B同时存在也表现为黄色)。研究人员将两纯合家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控制蚕茧颜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亲本雄性的基因型是 , F2中产黄茧的雌性有种基因型。
    (2)、家蚕的皮肤颜色有黑、灰、白三种性状(由D/d基因参与调控,含两个D基因为黑色、一个D基因为灰色),现有①AaDd×AADd②AaDd×AaDD③AaDd×aaDd亲本组合(其中茧色性状均为蓝色或白色)。欲验证控制家蚕肤色的D/d与控制茧色的A/a是否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其中亲本组合(填序号)杂交后代可验证,请说明理由
    (3)、在2018年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将蜘蛛的某蛛丝蛋白基因导入家蚕体内以提高蚕丝的产量和韧性,且蛛丝蛋白基因纯合比杂合效果更佳。蜘蛛基因能在家蚕细胞中表达出相同蛋白质的原因是。现欲将该蛛丝蛋白基因导入到育种亲本家蚕性原细胞中,应将蛋白基因导入(1)(2)小题所涉及的基因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以通过颜色辨别筛选出后代中所有蛛丝蛋白基因纯合体。
  • 16. 鸡的羽毛性状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腿型性状长腿(A)对短腿(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对长腿鸡杂交,F1雌性个体中有1/8的非芦花短腿鸡,雄性个体中有3/8的芦花长腿鸡。回答下列问题:
    (1)、若F1的A基因被甲基化修饰后会表现出中长腿性状,该现象称为
    (2)、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F1的雄性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是 , 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非芦花短腿鸡的概率是
    (3)、已知鸡的无尾(D)对有尾(d)为显性,该对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各种基因型的无尾短腿鸡、无尾长腿鸡、有尾短腿鸡、有尾长腿鸡若干,请你从中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来探究A、a和D、d是否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不考虑变异、配子致死等情况)。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结果和结论:

  • 17. 某野生型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花的花瓣数目均为4瓣,研究人员用一定剂量的某种化学试剂处理该植物的种子后,播种得到了两个不同突变型的植株(突变型1和突变型2),均表现为花瓣数目明显多于4瓣。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述两个突变型植株均为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判断其发生的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2)、若已证实上述两个突变型植株均发生的是隐性突变,但不知道突变体1和突变体2是否是同一对基因发生的突变所致。为此,某同学将突变型1与突变型2进行杂交得到F1 , 发现F1均表现为野生型。由此可推测
    (3)、若上述推测成立,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体1和突变体2发生突变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同学将F1继续进行自交得到F2。请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9 : 7,则

    ②若 ,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