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

    对于“美是什么”的探讨在以往的美学研究中一般更侧重于理性的、抽象的思考和归纳,而忽视感性的、直觉的体验和想象。美和道一样,是无形的,是抽象的,它不是具体的实相,而是感觉对于外物的体验,心灵对于世界的映现,是心物相合的结果。由于心物不是恒定的,无论是心或是物都是变化着的,这就决定了美的映现并不是恒定的,而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必要的条件。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是心物感应的结果。如王阳明论“岩中花树”: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人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诚如“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这句诗体现的正是年年岁岁乃至每时每刻的变化,宇宙间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句诗中体现的是生命的倏忽易逝以及那不可挽回的时光,作为承载心灵的生命也不可能恒常不变。而恰恰在无常和多变中,心灵和外物在某一时刻的遭遇和互鉴,显现出了永恒的美。无论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还是“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美在艺术中的在场和呈现。

    因此,我们可以说伟大的艺术可以照见美、确证美、表现美,让本来没有实相的美在可感的艺术中得以存现。也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美得以存现的精神化之客观物。美是艺术价值的永恒证词。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完全等同于美,或者说没有一样事物是全美。美只是它自己,它既不是物也不是心,但是它可以在物也可以在心,它可以存现于物也可以存现于心,美通过心物相合向我们敞开其全部意义的同时,赋予人最充分人性化的生命体验。因为让美存现于心灵,是人性本能的追求。唯有在充分人性化的审美体验中,人才真正体验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才切实地感到自己不是低级的生命现象。

    美存现和敞开的过程就是意象生成。美本身无形无象,但可以通过有形有象的事物,通过意象生成显示其自身。美通过心灵而得以显现,显现的具体形式就是心象,也就是意象。这就好比人的力量要显现,可以通过拳头,但我们不能说拳头就是力量,但没有拳头,力量就无从显现。力量之为力量,总要找到一个显现其自身的方式。对于美的理解和把握,仅仅依据知识性的、概念性的认知是有限的,仅仅依据理性和抽象的思维是无法把握的,无论是美的研究还是美的创造都离不开体验和亲证。“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美学研究和美的创造也如此,都不能得来于纸上,而是躬行亲证的结果。

    (节选自顾春芳《美的存现和敞开就是意象生成》)

    材料二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浑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

    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解的一项是(   )
    A、美学研究不应只侧重于理性的、抽象的思考和归纳,还要重视感性的、直觉的体验和想象。 B、艺术是美得以存现的精神化之客观物,美的存现必须依赖于艺术,美通过心物相合敞开意义。 C、真、善、美分别是科学、实用、美感的态度的最高目的,都是人所定的价值,带有主观性。 D、朱光潜认为美感活动是无所为而为,人主宰自己的心灵,美感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引用王阳明与朋友讨论“岩中花树”的事例,论证了“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的观点。 B、伟大的艺术如《兰亭序》春江花月夜》不仅照见美、确证美、表现美,而且成为“美”本身。 C、人只有真正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才会拥有充分人性化的审美体验,感受自己生命的高贵。 D、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在美感世界中,事物纵然孤立绝缘也具有意义,也能在本身现出价值。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B、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 C、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D、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宗白华)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安德烈公爵在卫国战争中受了致命伤之后,仰面躺在战场上,在寂静的空气里,他望见了一片蓝天,于是便想“我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天空竟是如此高远?我终于发现了它,我是多么幸福啊。”安德烈发现了高远的天空,感受到幸福,认识了“美”。安德烈的感受,符合怎样的审美原理?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 2. 现代文阅读Ⅱ

    一街香羊肉馆

    聂鑫森

    夕阳西下,风清气凉。

    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朔方宾馆。他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

    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什么东西拿到他手里,扫几眼,抚一抚,掂一掂,就能断定出自哪个年代哪个窑口,是官窑还是民窑。

    他之所以来到这西北的小县,是该县博物馆的老同学,邀请他来看一看该馆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后,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在家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他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霁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朋友称他是“儒厨”。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拣一张桌子,坐下来。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荼,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

    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儿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

    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声音很甜很脆,“响堂亮灶”,有份儿。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

    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

    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里,细细品嚼。嚼着嚼着,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小习,你来!”

    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煳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

    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

    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

    “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二千元的拜师钱哩。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阳欣叹了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今儿我反正没事,教你几招。”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阳欣取一块肋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冷水锅烹煮。

    “习均,你看着!我取平底盘,抹上油,放入鸡蛋糊,把切成条的羊肉皮,要皮朝下均匀摊上,将羊肉馅放在羊皮上按平。然后在铁锅中烧沸花生油,用铁铲把羊肉推下去,边炸边按薄,炸到表面凝结了,再翻过去炸,现出浅黄色就可以了。上桌前,切成条摆放入盘,淋花椒香油,也就酥香松脆,是一道下酒的好菜。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

    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好酒,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收下。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四天过去了。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

    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朔方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朔方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他是我的老同学,文物鉴定专家,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要帮帮你。”

    习均愣了,然后问:“阳先生呢?”

    “这位‘儒厨’,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了。他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花哗哗地涌出了眼眶。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著名文物鉴定家阳欣到西北小县鉴定古瓷器,黄昏时分进入街尾的“习均羊肉馆”,发现这里没有一个客人,生意冷清。 B、习均一连炒了两次焦酥羊肉,阳欣都很不满意,认为“难以下咽”,拒绝了“再炒一次”的请求,否定了习均的厨艺。 C、阳欣亲自动手,手把手地教会习均做焦酥羊肉、梨丝爆羊肉两道菜,叮嘱习均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占领小街的市场。 D、县博物馆馆长告诉习均阳欣已离开小城,回到南方,留下宜纸写就的匾额,用小楷字写的菜谱,并且留下了制匾的钱。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景物描写开头,语言简洁,意象清丽,意境优美,为下文写阳欣走出宾馆,嗅到饭菜的芬香的喜悦心情张本。 B、小说写阳欣制作的“雪霁羹”“金镶玉”等菜肴,描写细致,物象精美,能够引发读者丰富的遐想与愉悦的审美体验。 C、小说从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不同角度来描写习均,表现了其待人和气,遇事不急不恼,学艺谦虚认真的特点。 D、小说的结尾,阳欣没有出现,情节出现波澜,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从正面直接表现了阳欣的高品懿行。
    (3)、小说中为什么称阳欣为“儒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叙述视角,是指小说创作者在创作中所选取的叙述角度和观察点。请赏析本文从多个不同视角叙述故事的技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毂,而士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喧者,正议闵王,断之檀街,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闵王不肯与,军破走。

    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造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闽王于鼓里。

    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君王后,太史氏女,知其贵人,善事之。田单以即墨之破亡余卒,破燕兵,绐骑劫①,遂以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之以为王。襄王即位,君王后以为后,生齐王建。

    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王孙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闽王,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

    (选自《战国策》)

    【注】①骑劫: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B、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C、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D、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中的“易”与“寒暑易节”(《愚公移山》)的“易”的用法不相同。 B、“闵王不肯与”中的“与”跟“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与”用法相同。 C、“阙”本指建在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后转指帝王的住所,即官殿。 D、“王孙贾乃入市中”的“乃”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中的“乃”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狐咺直言批评闵王过失被杀死;陈举对国事直言不讳,被闵王处死;司马穰苴无故被诛杀。这引起国人不满,齐闵王众叛亲离。 B、齐国相国淖齿面见闵王,列举闵王的罪状,可是闵王拒不认罪,这使淖齿语气更为强烈,更加生气,于是,在鼓里这个地方杀死了闵王。 C、太子改换服装逃到一个姓太史的人家里,为他们浇灌菜园,被太史家的女儿款待。太子即位后,封立太史家的女儿为王后,后生下齐王建。 D、王孙贾十五岁那年,侍奉齐闵王。闵王逃走,不知下落。受到母亲指责的王孙贾走到集市,四百多人追随,裸露右臂,讨伐并杀掉淖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②破燕兵,绐骑劫,遂以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之以为王。

    (5)、齐闵王为何最终被诛杀?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注】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黄机,南宋词人,身处中原沦丧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景凄寒,词人夜晚泊舟江上,他伫立在江边,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 B、狂风卷地,巨浪翻腾,水底鱼龙被惊动。一“卷”一“翻”,使诗词气势飞动。 C、“诗情”两句使全词过渡到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绪由低沉抑郁渐趋激昂慷慨。 D、“兴亡”是偏义复词,指亡。这句话是对中原沦陷、南宋危殆的命运的感慨。
    (2)、同样是写“泪”,这首词中的“泪”与“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泪”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两句,借酒表现出诗人被贬后孤独、无助的苦闷。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
    (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了世界各国的观众,更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实,二十四节气入古诗词也很常见,如“”。

四、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I

    都说越剧是_______,其实,在“共赏”基础上,越剧更偏“世俗化”。譬如,《红楼梦》更适合越剧。为什么?除开故事发生在江南一带,以女性为主要描摹对象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红楼梦》乃是流传于市井的白话小说,有烟火气,这就与越剧的气质不谋而合。不要小看这一点,有些创作者一不小心忽略了这一点,就走入歧途。比如某一部用其他文艺形式演绎的《红楼梦》人物清一色贴上了片子,把活灵活现充满个性的人物统一在一个模板里;又从头到底弥漫着素雅清淡,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把玩的意味,分明是束之高阁,而非贴近市民,这与原著都是相悖的。

    越剧是怎样做的呢?她并未将原著恢宏深刻的盛衰主旨进行强化,而只是紧紧抓住宝黛钗三人关系,渲染其_______这看起来很简单?不!这里面大有智慧。不仅越剧《红楼梦》能成为本剧种的代名词,还能够作为一种母本被其他艺术门类品鉴 , 根本上讲,是越剧与《红楼梦》在气质上的一拍即合。“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说它明白如话吧,却又清新淡雅;说它辞采斐然吧,又_______。不宜太掉书袋,也不宜太过粗陋。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从古代的王侯将相到如今的普罗大众,人类对延年益寿的追求从未停歇。人类不断梦想着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事实上_______。目前绝大多数抗衰老研究都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也尚未有合法批准的能够真正用于抵抗衰老的药物或疗法。以当下市场中某些噱头十足的干细胞抗衰老疗法为例,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且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因而在组织再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也被宣传为延缓衰老的有力武器。但科研人员提醒,虽然干细胞疗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_______还需要等待临床试验结果。衰老是机体在整体水平上的系统性变化_______,而干细胞目前还无法同时针对所有组织细胞发挥治疗或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人类在主观上希望能够延长寿命,但就生物进化规律来看,其结果并非一定如人所愿。人类若想打破自身现有的寿命极限,仍然任重道远。

    (1)、下列句子中的“噱头”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噱头”,含义一致的一项是(   )
    A、要防止“无糖食品”成为商家噱头,既需“监管发力”,又需“国标指导”。 B、这不是人们被舞台上人物的噱头激发出来的笑声,而是由于大家发觉了事理上的裂缝! C、卓别林是闻名世界的喜剧演员,在无声电影中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很噱头。 D、这种轻而易举的噱头只能给那些智力平平、浅尝辄止的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五、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他的亲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线,林占熺也在常年奔波中差点遭遇意外……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联想与感悟?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以“青年成才”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