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时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D、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2. 清代光绪年间,有士人作《柏林竹枝词》,描述柏林“女儿也具英雄气,斜日登临数战功”;《伦敦竹枝词》载“未知海防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日京竹枝词》云“樱花开到八重逑,春气成霞夹水流”。这些竹枝词作为直接论据,可用于研究( )A、时人社会观念的变化 B、洋务运动的原因 C、自然经济解体的趋势 D、辛亥革命的影响3. 据下表可推知( )
1719一1833年黄埔港往来西方船只统计表
起止时间
法国船只
数量/艘
英国船只
数量/艘
西方国家来往广州
船只总量/艘
所占百分比
法国
英国
1719-1769年
106
377
769
14%
49%
1770一1778年
45
159
278
16%
57%
1779-1833年
56
2607
4112
1.4%
63%
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 B、法国国内革命影响海外贸易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 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4. 1902年11月11日,天津《大公报》撰文指出“诚能多编戏曲以代演说,不但民智可开,而且民隐上达”,故所谓“开化之术”唯有“编戏曲”。这表明《大公报》( )A、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 B、呼吁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C、反对激进的革命思想 D、倡导京剧实行内容革新5. 1924年《申报》刊登第一则女子征婚广告,到1929年数量达到32则;《大公报》在1927—1936年女子征婚广告有15则,占到总征婚广告数量的近25%。这一数据说明当时( )A、近代通讯的发展影响时代需求 B、婚姻观念呈现出自由平等气象 C、民众普遍接受了新式婚姻观念 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升6.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香料、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后州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美洲和亚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非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主导了当时世界经济贸易活动7. 美国学者米高邦曾在22个东、西方国家开展华人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1965—1984年间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儒家工作动力”(包括节俭、毅力、稳重等)这项指标上均排在前列。这说明上述东亚国家( )A、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 B、经济发展以儒学为导向 C、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 D、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8. 17世纪,东印度公司的一位牧师患痛风被中国的艾灸治愈,他敏锐地注意到艾灸的价值,迅速收集有关资料并出版书籍,很快引发了艾灸在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流行。中医一度成为当时欧洲上流社会养生调理、治病诊疗的潮流之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东方知识丰富欧洲医学研究 B、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补性 C、中国医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9. 18世纪欧洲开始烧制瓷器,其图案最初是以华瓷为范本,德国梅森瓷器的“蓝洋葱”图案是对中国“福寿双全的桃子和代代绵延的石榴花纹”的误解。据此可知( )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近代工业发展 B、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西方用本上文化对外来文化加以解读10.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茶是"思考和谈话的润滑剂"。1797年,英国人艾登写道∶"我们只要在乡下,就可以看到草屋里的农民都在喝茶。他们不但上午、晚间喝茶,就是在中午也习惯以茶佐餐。"据此可知,英国当时( )A、垄断世界茶叶贸易 B、文学创作成果丰硕 C、失地农民蜂拥入城 D、饮茶之风相当盛行11. 1825年至183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1836和1837两年间,又通过了39项铁路法案。1845与1846年通过的铁路法案分别是120件和272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英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愈发的完善 B、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法治进程 C、产业革命推动国家治理方式转变 D、法律体系的完善助推工业现代化12.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Arizona(亚利桑那)woodchuck(土拨鼠)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 okra(秋葵)等。这些单词说明了( )A、美国文化多元的特征 B、美式英语脱离了英国本土语言 C、美利坚民族正式形成 D、美式英语脱离了美洲本土语言13. 进入20世纪,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的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这一现象( )A、反映了区域文化壁全消除 B、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说明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D、是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结果14. 图表是1950-2000世界贸易发展示意图,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二战后国际贸易持续发展 B、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发展得益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WTO成立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 D、冷战结束有利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发展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要作出服从世贸组织规划的承诺,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过高的要价筹码要作出一定的让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超国家”的专门性国家经济组织( )A、使民族国家主权弱化 B、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C、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D、约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的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在这种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中,英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在新的贸易格局中占主导地位。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篇》等
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茶从“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至今,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商朝以前,茶被视为珍物。六朝时期,我国佛教盛行,茶与佛教产生互动,促进了茶文化的萌芽。唐朝时期,茶叶品种更加多样,产量也更高。同时随着茶叶贸易活动不断完善,大众饮茶习惯逐渐形成。唐代大量与茶相关的作品出现,如茶诗、茶画等。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写茶叶的著作《茶经》出现,其内容丰富,包含生物学、生态学、制茶学、分类学及数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还包括当时盛行的一些关于茶文化的传说、史记资料、诗词歌赋等。
——摘编自郝祁花《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英]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和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