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路·识记(共21分)

  • 1. 阅读阅读

    人生之路

    人生的路,很长,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就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被困悬崖的“我”,一小步一小步,不惊慌失措,小心翼翼地感觉岩石,扎稳脚跟,终得以脱离险境;或如《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牧羊人一样,十年如一日地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播(   )树(    ),终让不毛之地变成肥wò(    )的绿洲……一步一步、慢慢地、坚定而沉稳地走,我们才能欣赏到路上花开花落、四季更替的美景,品味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的幽香,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树(    )   肥wò(    )

    (2)、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 2. 阅读阅读

    中国之路

    用脚步丈量天地,就是中国人对路的认识。神工鬼斧,岩石间凿刻出华夏精神,这是中国的路;雄奇险峻,雪域天地创造世界之最,这是中国的路……中国路,是四通八达畅无阻的豁达;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是遇水架桥通天险的创造【甲】是九天之上能揽月的拼搏。从家出发,路能带我们【乙】天涯;从中国出发,路能带我们沟通世界;从民心民意出发,路能回应群众的期盼;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路能通向中国梦的辉煌未来。漫漫征途,我们将一往无前,脚踏实地走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1)、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上标点符号和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 【乙】闯荡 B、【甲】分号 【乙】闯荡 C、【甲】分号 【乙】浪荡 D、【甲】逗号 【乙】浪荡
    (2)、观察右侧“征途”一词中“途”的篆文图 

    片,“辵(辶)”表意,篆书之形像

    , 因此,“途”本义是供人行

    走的路。

  • 3. 阅读阅读

    奋斗之路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历时近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修成的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人们赞誉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的水长城”“太行山上的蓝色飘带”。这道“人工天河”的成功修建,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红旗渠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石砌水渠,更是总结了勇气、智慧、创造与奋斗的一条精神之渠。它如涓涓不绝的渠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不断创造新的不凡业绩。

    文段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旗渠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一条石砌水渠,更是总结了勇气、智慧、创造与奋斗的一条精神之渠。 B、红旗渠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条总结了勇气、智慧、创造与奋斗的精神之渠。 C、红旗渠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条凝结了勇气、智慧、创造与奋斗的精神之渠。 D、红旗渠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一条石砌水渠,更是凝结了勇气、智慧、创造与奋斗的一条精神之渠。
  • 4. 诗歌填空

    诗歌之路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路,大路小路,弯路直路,山路水路……诗歌中也有路,它们纵横交错,把日月山川、花鸟人情联结在一起,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补充相关的内容。

    主题

    出处

    诗句

    批注

    相思

    路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如浮萍,无情有思,点点皆是离人泪。

    旅途

    路长

    王湾

    《次北固山下》

    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盼望

    归路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问归期”而“未有期”,在凄凉萧瑟的景色中更显抑郁愁苦之情。

    前行

    之路

    刘禹锡

    《秋词》其一

    白鹤一飞冲天之景,让诗人产生了昂扬奋发,越挫越勇的豪情。

    谭嗣同《潼关》

    以拟人之法写山水,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追求自由的少年意气。

二、路·品味(共39分)

  • 5. 阅读

    荷花淀(节选)

    孙犁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这些青年妇女,是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儿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蹿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地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一排枪响起!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正在聚精会神地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响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阵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那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

    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你们干什么来呀?”水生的女人说:“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写了几个白洋淀的农村妇女探夫遇敌、避敌以及歼敌的故事,文字清新,质朴温情。 B、“哗哗,哗哗,哗哗哗”从听觉的角度写船行之快,渲染了妇女们遇敌时的紧张气氛。 C、作者将“荷叶”比作“铜墙铁壁”、“荷花”比作“哨兵”,暗示将有激战发生。 D、选文描绘了一群无名且淡化了肖像的农村妇女,她们冷静、机智、勇敢,像花儿一样美。
    (2)、【师生对话】请根据内容理解,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

    人了?”中“长”字,读zhǎng,赋予了人植物的特性,这一用法别具一格,

    我们应该如何赏析?

    这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人花一体,巧妙地写出了 , 表现了作者对机智果敢的战士们的讴歌与赞美。

    (3)、《荷花淀》(节选)中唯一有名字的人物是“水生”,试分析“水生”这一名字的内涵及成因。
  • 6. 阅读

    返乡之路——鸟和冰山

    曹文轩

        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

        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

        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

        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耷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

        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漂去?”

        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

       “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暖,你会融化的!”

       “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

        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

        有人发现了冰山漂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过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

        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地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

        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

        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

        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

        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翅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

        “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

        “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

        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

        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

        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去吧!”

        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旋涡,困住了它。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

        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

        “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

    (选自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

    (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拟人化的手法展开叙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冰山历经万难送大鸟回南方的故事。 B、本文情节起伏有变化,充满了联想和想象,语言生动而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C、“冰山”看似冰冷、难以亲近,但内心充满着炽热、美好,它融化了自己,温暖了他人。 D、大鸟四次劝阻冰山向南漂,突出了大鸟对冰山的担忧,从正面表现了冰山的坚定与执着。
    (2)、冰山与温暖无法共存,而大鸟要前往的正好是温暖如春的南方。为什么冰山还是义无反顾地带着大鸟漂向南方呢?
    (3)、阅读文章,请你找出与文中画线句照应的句子,试分析其作用。
    (4)、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方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

    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

    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在空中盘旋着的大鸟,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

  • 7. 阅读

    君子远行之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诸葛亮的家书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 , 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①凝滞:指郁结于胸的俗念。②庶几:接近。③揭:高举。④恻:恳切。⑤嫌吝:怨恨耻辱。⑥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⑦济:成功,实现。⑧窜伏:逃避,藏匿。⑨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1)、下面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又塞上秋 B、小令中将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互映衬,烘托出了环境的凄清。 C、“断肠人”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的人,在此指漂泊天涯、极度伤悲的游子,因思乡而愁肠寸断。 D、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天涯沦落人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2)、下面对《诫子书》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的信,他希望儿子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君子。 B、诸葛亮开篇即点出了全文的观点,后又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予了论证,以理服人,逻辑谨严。 C、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德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 D、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处处洋溢着“父欲令子善”的真情。
    (3)、用“/”给《诫外甥书》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若 志 不 强 毅 意 不 慷 慨 徒 碌 碌 滞 于 俗

    (4)、根据阅读积累,解释下表中加点的词。

    字词

    积累

    一词多义

    无以成学    志:           

    当存高远    志: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是          

    非学无以广才     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6)、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选择一句,把它写在书签上,送给你的朋友(要求:仿照示例撰写)。示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个句子强调了“静”“俭”对于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告诉我们修身养德乃为人之根本,做事的基础。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诫子书》和《诫外甥书》两个文段都提到了“志”,请简要分析“非志无以成学”“志当存高远”中“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三、路·实践(共10分)

  • 8. 某校七年级开展“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在活动中,小芳对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进行阅读探究,请你与小芳一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读书有法——以孙悟空形象探究为例
    跳读 精读

    (仿右侧主题)
    细读情节识取经艰难 精思细节析悟空情真 鉴赏人物明悟空形象
    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三打白骨精【②】 (被赶回花果山的行者得知唐僧遭难后赶回去搭救,经过东海时要下去洗洗,八戒不解。)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
    批注:洗去妖气,真心敬师

    悟空形象分析:
    ③三调
    【借扇之难】
    行者又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
    批注:甘受委屈,真心解难
    三进无底洞
    【救师之难】
    八戒急叫:“沙和尚,快拿将行李来,我们分了罢!”……行者道:“……师父眼巴巴的望我们去救,你却在此说这样话!……你两个牵着马,挑着担,我们跟着那两个女怪,做个引子,引到那门前,一齐下手。
    批注:④
    (仿照前两个批注)
      读书方法的探究小结:⑥(上述阅读过程对你在精读和跳读方法运用上的启发)
    (2)、阅读,正悄然融进每个人的生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已然成为社会风尚。请你以“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起笔,阐述阅读的好处,鼓励同学们多读书,80字以内。

四、路·作文(50分)

  • 9. 行走在青春的路上,一路相伴我们的是含辛茹苦的父母,循循善诱的老师,心心相惜的朋友……他们是坚强的后盾,是闪亮的明灯,是同行的航船……有他们相伴,我们走得更稳、更远、更坚定。

    请你以“一路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真事,抒真情,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