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0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农民的意志 B、知识分子的意志 C、工人的意志 D、人民的意志
  • 3. 徐特立是中国著名革命家和教育家,如图是他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使命是(   )

    A、商讨《共同纲领》 B、修改土地改革法案 C、编制“一五”计划 D、制定社会主义宪法
  • 4. 据统计,在制定1954年宪法的过程中,有1.5亿人先后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4。这说明1954年宪法(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C、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D、是中国国情结合国际经验
  • 5. 195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这一段描述反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意志 D、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6.   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    )
    A、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 7.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8. 下表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

    项目

    中共

    党员

    民主

    党派

    无党派

    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

    华侨

    少数

    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人大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 9.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出台过程:首先由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拟宪法初稿,然后经过北京五百多名高级干部、各地区单位八千多人和占全国人口约三分之一的一亿五千万人三个月的讨论,最后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通过。材料反映了这部宪法的制定( )
    A、为土地改革提供了依据 B、建立起政治协商制度 C、保障了人民的选举权利 D、充分发扬了人民民主
  • 10. 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一五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11. “这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这里的“根本政治制度”指(   )
    A、多党合作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一党执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2.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 1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 14. 下图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部分代表合影。这次会议(   )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合影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 B、形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5. 申纪兰,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数最多的代表,从1954年第一届算起,一共13届,堪称历届人大的“活化石”。1954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商议的主要议题是(   )
    A、讨论入朝作战问题 B、筹备第一个五年计划 C、制定社会主义宪法 D、如何进行土地改革
  • 16.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7.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由此可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1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9. 1954年,毛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0. 下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成功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21.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许多工业、农业利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由此可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