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阅读练习——《儒林外史》考点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5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古典小说。小说人物纷杂,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一个个短篇的连环, 组成一幅宏大的人物群像。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B、《儒林外史》中三名真儒贤士是杜少卿、王德和王仁。 C、《儒林外史》中的“二严”指的是严贡生和严监生,两人是亲兄弟。 D、《儒林外史》第一回中,时知县听了翟买办回复王冕因病拒绝来赴约的说辞之后,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活动:知县心里想道:“……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就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又想道:“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想到:“……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知县三次心理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为利、为权、为名,这段自然真实的心理描写逼真地刻画了一个灵魂深处被权势、名利所腐蚀的虚伪官吏形象。
  • 2. 活动中,同学们对下列一段话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A、这段话对严监生的描写既是动作描写,又是细节描写。 B、这段话写出了严监生因不能说出他的意思而焦急的心理。 C、这段话通过严监生临死前了不忘一茎灯草刻画了他吝啬的形象。 D、这段话运用夸张与对比的写法,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 3. 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儒林外史》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从而展现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了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B、吴敬梓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如王冕、杜少卿、虞有德等,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严贡生书没读过太多,贡生也是花钱捐来的。他极为节俭,死前仍念叨着灯中的两茎灯草,怕费油以致到死都难以合眼,直到赵氏挑去一根,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D、鲁迅曾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二、填空题

  • 4. 填空。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其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如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地情节,夸张地描写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 5. 名著阅读。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

    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        D.秃鹤演伪军连长(《草房子》)

    ①我选

    ②我选

三、名著导读

  • 6. 名著导读

    严监生之死

      那一日早上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的窗子响,自觉得。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扶起来,勉强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忙请他们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便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倒是她的意思,说姊姊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给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将来二位回府,不知道可否会得着!①我死之后,二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每位怀里带着两封;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安慰宽。的话,作别去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②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舍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厮,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着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着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回,有删改)

    (1)、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你是怎么理解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严监生为多燃了一茎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这极具讽刺效果。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再列举出一部文学作品中采用这种写作手法的相关情节。
    (4)、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吝啬鬼形象,你还知道文学作品中哪些吝啬鬼形象?列举一个,并概括与之相关的情节。
  • 7. 名著导读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书名

    相关内容

    《昆虫记》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A          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儒林外史》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C          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

    《骆驼祥子》

    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D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 8.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桥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来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捞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选段二

    次日辞别出来。他这番盘缠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南京,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一路又遇了逆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到了芜湖,那船真走不动了,船家要钱买米煮饭。杜少卿叫小厮寻一寻,只剩了五个钱,杜少卿算计要拿衣服去当。心里闷,且到岸上去走走,见是吉祥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馆门。只见一个道士在面前走过去,杜少卿不曾认得清。那道士回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怎么在这里?”杜少卿笑道:“原来是来霞兄!你且坐下吃茶。”来霞士道:“少老爷,你为甚么独自在此?”杜少卿道:“你几时来的?”来霞士道:“因这芜湖县张老父台写书子接我来做诗,所以在这里。我就寓在识舟亭,甚有景致,可以望江。少老爷到我下处去坐坐。”杜少卿道:“我也是安庆去看一个朋友,回来从这里过,阻了风。而今和你到尊寓玩玩去。”来霞士会了茶钱,两人同进识舟亭。

    (1)、选段一中“赏景饮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金杯,这是不是把名士写俗了?为什么?
    (2)、选段二画线处,原来手拿金杯的杜少卿为什么缺少盘缠要当衣服?他的金杯去哪里了?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鲁迅认为《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请从作品中另选人物形象,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讽刺意义。
  • 9. 不同的讽刺笔法,让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请结合具体语段说说《儒林外史》讽刺手法的运用。

    语段一:

    “……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

    语段二:

    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箸来,范进又不肯举。……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语段三:

    牛玉圃道:“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承恩寺,就有许多人来求,也有送斗方来的,也有送扇子来的,也有送册页来的,都要我写字、做诗;还有那分了题,限了韵来要求教的。昼日昼夜,打发不清。才打发清了,国公府里徐二公子,不知怎么就知道小弟到了,一回两回打发管家来请。——他那管家都是锦衣卫指挥,五品的前程……”

  • 10.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A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已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A家,推开了门,见蟏蛸满室,蓬莴蔽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乙】

    高老先生道:“我们天长、六合是接壤之地,我怎么不知道?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做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已经是个呆子了。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1)、【甲】段中提到的A是谁?并简要概述A“久已不知去向”的原由。
    (2)、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结合平时批注的经验从内容及语言艺术两个方面给【乙】文写一段批注。
    (3)、有人说原著中杜少卿是作者吴敬梓的原型写照,也是作者推崇的理想文士。请概述杜少卿与A的共同性格特征,并结合原著分析作者塑造这一类文士的意图。
  • 11. 小文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发现诸多古典小说中都有“闹”这一情节。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帮助小文进行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古典小说中的“闹”

    情节概述

    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西游记》

    一日美猴王于酒醉后睡梦中,魂魄被鬼差黑白无常带到地府。他大闹地府,修改(填物品名),然后离开了地府。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

    鲁智深暗中护送(填人名),到野猪林时解救了差点被官差杀死的他,并将他一路护送到沧州。

    乡绅发病闹船家——《儒林外史》

    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云片糕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

    ④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请选择其中一“闹”,联系整本书,和小文一起进行深入探究。

  • 12. 严监生临终前的表现,让他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现在,请你结合《儒林外史》的相关情节,论述严监生并非全然是一个小气鬼。
  • 13. 课外阅读。

    沈琼枝的出走、简·爱的出走

    【阅读点睛:两个出走的女性,同样也是两个追求独立、自由、自我的女性,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自身的自由光辉一样耀眼。】

    【甲】沈琼枝在宋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想道“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不如走离了他家,再作道理。”将他那房里所有动用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清晨出了钞关门上船。那船是有家眷的。沈琼枝上了船,自心里想道:“我若回常州父母家去,恐惹故乡人家耻笑。”细想:“南京是个好地方,有多少名人在那里,我又会做两句诗,何不到南京去卖诗过日子?或者遇着些缘法出来也不可知。”立定主意,到仪征换了江船,一直往南京来。

    【乙】我该怎么办?去哪儿呢?哦,这实在是个令人难受的问题,其实我什么也办不成,哪儿也去不了!——要到达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我还得用我疲惫发颤的双腿走上很长一段路程——要想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得先祈求人家冷冰冰地发个善心;要别人听我讲讲我的身世,或者满足我的某项要求,就得先强求别人勉强表示同情,而多半还会招致一些人的白眼!

    我摸了摸石楠丛,很干燥,还留着夏日炎热的余温。我望望天空,天空一片清澄,一颗和蔼可亲的星星正好在沟边的天空闪烁。夜露降下来了,不过带着慈祥的温柔。也没有微风轻拂。大自然对我似乎亲切而宽厚,我觉得尽管我无家可归,可它依然爱我,而我,从人们那儿只能得到怀疑、鄙弃和侮辱,也就怀着子女般的依恋,紧紧依偎着她。至少今天晚上,我要成为她的客人——因为我是她的孩子,我的母亲会收留下我,既不要钱也不要任何代价。我还有一小块面包,是中午经过一个小镇时,我用一个便士——我最后的一个硬币——买的一个面包吃剩下来的。我看到到处都有成熟的越橘在闪闪发光,像黑玉珠子般镶嵌在石楠丛中。我摘了一把越橘,就着面包吃了下去。我原来已饿得厉害,吃了这隐士式的一餐,尽管并没有吃饱,总算不那么饿了。吃完后我作了晚祷,然后就选了块地方睡觉。

    (1)、甲文选自《》,作者。乙文选自《》,作者。(文学常识)
    (2)、两位主人公经历了什么事,为何要出走?(情节概括)
    (3)、两位主人公的性格有什么相似点?(人物分析)
  • 14.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 ,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的特点。

  • 15. 名著阅读。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

      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  D.秃鹤演伪军连长(《草房子》)

    (1)、我选

    (2)、我选  ,

四、问答题

  • 16.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或《红楼梦》中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作品:《                           
    下联:                                                                    

五、现代文阅读

  • 17. 阅读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①周进无事闲着,街上走走,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余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也都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着。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②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吗?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厉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

    ④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全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错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摔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 。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⑤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

    ⑥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选自《儒林外史》,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①段“想挨进去看”中“挨”字写出了周进既想进去而又不敢进去的胆怯心理。 B、小说第②段写到“众人多慌了”,从侧面描写周进,突出他不省人事的可怕状态。 C、小说善用对比,如周进想进贡院先“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后“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反映了社会现实。 D、小说详略得当,详写周进中举后的欢喜,略写他痛哭的场景,更好地刻画了周进这一人物形象。
    (2)、根据选文内容,梳理小说情节。(每空不超过12个字)

     →周进被救醒后痛哭不止→ →周进中举,众人来贺

    (3)、文章第①~④段描写了周进在贡院的情绪变化;先是“放声大哭”“哭了又哭”;后来却“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这其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
    (5)、同为《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周进和范进两个人物有何相似之处?
  • 18. 现代文阅读

    (甲)

    家中贫寒,无法供其上学,于是他就跟随客人到省城卖柴,减轻家中负担,哪知折了本,只得流落他乡。

    在遇到马二先生时他说:“……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回到家的他,每天都亲自照看父亲。匡老爹身体很不好,不能下床出恭,有一次想方便,可是匡超人不想让父亲难受,就让父亲把腿搭在自己的肩上,能舒服地出恭。白天,他要杀猪卖肉磨豆腐,赚钱养家;晚上,他还要在父亲身边读书,照顾父亲,直到父亲睡去他才会休息。房屋着火了,急忙背着父亲逃了出来,而他的哥哥却害怕得不知去了哪里。

    (乙)

    一天夜间,他在父亲跟前念书,知县得知有如此孝顺之人,便告知其应试童生,必提点。果然匡超人考取了乐清县第一名入泮,联科及第。

    进城拜谢知县,并认知县为老师,可当提到说学里老爷传他去见,还要行进见之礼时,他说:“我只认得我的老师,他这教官,我去见他做甚么?有什么进见之礼?”可当听到县里老爷坏了时,他哪里又记得“师生”情谊,哪里想着去帮助县令洗刷冤屈,只顾着寻找自己的退路,不要与之有什么瓜葛牵连到自身。为了逃避可能存在的与知县的连带责任,来到杭州的匡超人变得令人发指。先是遇到景兰江等假名士,一起约诗做文章,为的也是一时名气罢了。当看到支剑峰被抓时,他一样为了不被连累,和景兰江两人往小巷溜了。后来跟着潘三做坏事,帮着写抢人的婚书稿,当别人考试的替身。

    再有他娶妻生子,却又遇知县冤屈洗净,约其进京。为了名利,弃妻上京,考取功名利禄。将妻子送回老家。就在他到京师考取教习时,有位大人问他可曾娶婚,哪知匡超人说“还不曾”,于是停妻再娶谏公夫妇的外甥女。

    (1)、作者写了匡超人帮助父亲出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目的是什么?
    (2)、(甲)文段写匡超人在服侍父亲时仍然刻苦读书,(乙)文段写他当别人考试的替身,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主线人物和事件,而是由独立的叙事单元组成。这样的结构形式会不会不够严密呢?结合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 19. 阅读理解。

    鲁编修的家庭教育、傅雷的家庭教育

    【阅读点睛:同样都是出身名门,学识渊博,对子女的教育甚是关切,他们都按照自己的理想培养出了自己的儿女,但是在教育内容上却天差地别。】

    【甲】话说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教他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送先生的束修。那先生督课,同男子一样。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到此时,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鲁编修每常叹道:“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闲居无事,便和女儿谈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人家来的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他。家里虽有几本甚么《千家诗》,《解学土诗》,东坡小妹诗话之类,倒把与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们看;闲暇也教他诌几句诗,以为笑话。

    【乙】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这些,我在留学的时代是极注意的;否则,我对你们也不会从小就管这管那,在各种 manners[礼节,仪态]方面跟你们烦了。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1)、甲文选自《》,作者 , 乙文选自《》,作者。(文学常识)
    (2)、针对子女的教育,鲁编修和傅雷分别注重培养孩子的何种能力?(内容理解)
    (3)、你认为这两人的家庭教育哪一个更为成功?(体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