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其目的(    )
    A、  为争夺地盘,瓜分非洲 B、促进国际范围内分工进一步发展 C、为进一步侵略非洲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D、促进了非洲地区向文明过渡
  • 2. 17世纪,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造船业和海运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 3. 有学者指出:殖民主义体系是指争夺和瓜分殖民地的过程中,现代殖民帝国为了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而结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它的形成是新一轮殖民扩张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国际法逐步完备和发展的结果。它形成的时间大致是(   )
    A、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B、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1493年教皇子午线划分的势力范围
  • 4. 西方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他们掠夺财富的方式不包括(   )
    A、推行农奴制 B、发展种植园经济 C、开采金银矿 D、大规模贩卖印第安人为奴
  • 5. 下列对如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殖民者开始深入到非洲腹地进行探险活动 B、这一时期非洲各国实现独立建立民族国家 C、国家疆域很规整源于列强“地图上作业” D、非洲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导致其落后的原因
  • 6. 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5%为西班牙所有。该现象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刺激西班牙殖民掠夺 B、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手段较为野蛮 C、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黄金 D、美洲成为西欧殖民掠夺主要对象
  • 7. 1823年12月,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提出了“门罗宣言”。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据此可知,“门罗宣言”(   )
    A、旨在遏制欧洲国家的崛起 B、表明美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 C、意在支援拉美的独立运动 D、体现了美国称霸西半球的意图
  • 8. 柏林会议最后议定书中规定“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此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对上述有关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时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B、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时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过程中引起的矛盾,已经得到根本的解决 D、帝国主义达成此协议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非洲的瓜分
  • 9. 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
    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 10. 到1885年,欧洲各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实际控制的土地占非洲大陆的30%不到。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以外,几乎整个非洲彻底沦为殖民地。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最后十几年和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完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非洲大陆基本被瓜分完毕 B、欧洲各国侧重商品输出 C、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扩张 D、交通工具取得巨大突破
  • 11. 英国政府接管印度后,英国人在印度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这些措施(    )
    A、客观上利于印度的社会进步 B、说明英国放弃了在印度的殖民利益 C、极大地促讲了英印文化融合 D、推动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
  • 12. 17世纪以来,来华的欧洲人热衷于收集东方植物的种子或药材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在与巴黎科学院的通信中介绍了中国的三七、当归、人参等,并寄回了制作阿胶的原料,以供医生和博物学家研究。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东方知识丰富了欧洲医学研究 C、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 D、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一局面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 C、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开始出现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 14. 1609年,歌剧《女王们的假面舞》在伦敦上演。剧中,来自埃及、亚马孙、埃塞俄比亚等地的12位女王,向英国王后安妮齐声高呼“海洋的女王”。这一剧情反映了(   )
    A、女权运动的进步 B、哥伦布交换的兴起 C、整体世界的发展 D、英国殖民地的扩张
  • 15.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
    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二、非选择题

  • 16. 史料一:由于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成分多种多样,他们的斗争错综复杂,有种族压迫,也有阶级压迫,斗争具有双重性,二者交织在一起。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史料二:非洲人民反殖民斗争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其范围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自发的部落起义和地区斗争,而是发展为有组织,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为全民性的卫国战争……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篇(上卷)》

    (1)、根据史料一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革命任务的性质。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非洲“有组织,规模很大的、持久的武装反抗”的反殖民战争。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英、印、中在贸易上出现了一种三角关系。1685 年,因清政府的解禁,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在广州开设商馆的权利。1689 年后中国茶叶输英数量骤然上升,而英国毛棉织品的销售却在中国遇到困难,东印度公司日益发现印度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比英国商品更具有竞争力。18 世纪 30 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印度棉花,给东印度公司带来 107%的毛利。但在国内,东印度公司还是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原因是这一贸易使英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英国却找不出可以平衡这一贸易的商品。

    ——摘编自李宽柏《鸦片战争前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材料二:英、印、中三角贸易充分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改变了中英两国命运:茶叶与英国工业革命相始终,鸦片则与 19 世纪中国的苦难相始终。茶叶贸易对英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如茶叶税收是英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垄断从中国进口茶叶是维持东印度公司和东方贸易的基础。从 19 世纪 20 年代开始,在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中,鸦片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重要的东西。鸦片在中国有很好的销路,保证了英国有足够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而中国由茶叶所得外汇又全部流进了印度以购买鸦片。鸦片产量提高后, 原先准备输入中国的印度棉花大量运至英国。

    ——摘编自仲伟民《经济全球化与 19 世纪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的措施,并分析“三角关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印、中三角贸易怎样改变了中英两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