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部(hù)    投(zhì)    B、(zé)   (zào) C、俐(línɡ)    匀称(yín)    D、(ɡài)  处(huá)
  • 2. 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纷芳  骄傲    B、分瓣   历史    C、沿途   蜜峰    D、仿佛  欧洲
  • 3. “刿”的意思有可能与下列有关的一项是(    )。
    A、山水 B、年纪 C、割开 D、弓箭
  • 4. 和“笔墨纸砚”构词方式不同的是(    )。
    A、琴棋书画 B、望闻问切 C、柴米油盐 D、春华秋实
  • 5. 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超常的记忆 B、凛冽的春风 C、清闲的生活 D、亲密的关系
  • 6.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 7. 小明正在制作阅读计划卡,下列阅读的内容不能归到寓言故事中的是(    )。
    A、井底之蛙 B、画蛇添足 C、杞人忧天 D、春暖花开
  • 8. “节逢△△粽香滋,檐下楣前艾一枝。竞渡龙舟旗猎猎,闲观童叟岸依依。”这是杜甫的一首诗,根据诗句中的信息,“△△” 代表的传统节日是(    )。
    A、中秋 B、端午 C、春节 D、清明
  • 9.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弱小的蚂蚁_______遇到什么困难,_______会借助团体的力量走出困境。

    A、无论……总…… B、虽然……但是…… C、不仅……还…… D、因为……所以……
  •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那沉甸甸的稻谷,仿佛一颗颗金黄的珍珠,让人看了喜不自胜。 B、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绚丽的彩虹照亮了人来人往的街道。 C、夜空中的星星俏皮地向我眨了眨眼,对我说了句“晚安”。 D、海底的珊瑚真美丽,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二、按要求作答,完成下面小题。

  • 11. 抄写下面句子,做到字迹规范、端正、整洁。

    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 12. 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

    pò   liè

    chuànɡ  jǔ

    zhì    huì

    xiū   jiàn

    biàn    rèn

  • 13. 按要求填空。
    (1)、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他皱着眉头焦急地说:“你真是急死我了!”

    小天:“我们班获得冠军啦!”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提示:有四处错误,分别是一处标点、一个错别字、一处病句和一处用词不当。)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夏令营有机会。夏令营活动真是丰富多采,有画画、跳舞、唱歌……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又开阔了我的视野。

    (3)、想想下面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例: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大课间活动时,操场上热闹非凡: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14.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填空。
    (1)、我们积累了许多与节日有关的诗句。新春佳节之际,我们会吟诵:“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重阳登高之时,我们会吟诵“遥知兄弟 , 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杜牧则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的清冷画面。(《古诗三首》)
    (2)、“独怜幽草 , 上有黄鹂晚来急,舟自横”一诗描绘了作者春游滁州西涧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滁州西涧》)
    (3)、下午五点,紫茉莉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花钟》)

三、阅读与鉴赏

  • 15. 阅读《走近唐三彩》,按要求作答下面小题。

    走近唐三彩

        在我国,陶瓷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都有精品出现。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yòu)陶器,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了。

        唐三彩颜色多样。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在同一器物上不同的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其中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不仅颜色多样,造型也很丰富。有文官、武士等惟妙惟肖的人物,有骆驼、骏马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杯、盘等不同样式的生活器物……每一件都生动传神,独具一格。

        在唐三彩的众多造型中,马的形象最为突出。在唐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用于了战争、农业等不同领域。唐三彩中马的造型以静为主,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的眼睛是圆睁的,耳朵是贴着的,好像是在听有什么动静一样,可见制作工艺非常高超。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

    (1)、第1自然段中的“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了”说的是下列哪一项?(    )
    A、陶器 B、唐三彩 C、彩陶 D、瓷器
    (2)、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词语“惟妙惟肖”的意思是什么? (    )
    A、唐三彩色彩华丽。     B、唐三彩的制作工艺精良。 C、唐三彩的人物造型很逼真。    D、唐三彩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3)、下列对唐三彩的介绍,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唐三彩以黄、绿、蓝三色为主。 B、唐三彩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低温釉(yòu)陶器。 C、在唐三彩的众多造型中,骆驼的形象最为突出。 D、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4)、“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
    A、苦闷 B、自豪 C、寂寞 D、惆怅
    (5)、读读文中的第2自然段,想想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6)、请你当一次讲解员,试着根据以下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一下唐三彩。

    唐三彩颜色多样, , 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在众多造型中,马的形象最为突出。仔细观察 , 可见制作工艺十分高超。唐三彩不愧为是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

  • 16. 阅读《厚脸皮》,按要求作答下面小题。

    厚脸皮

    听到“厚脸皮”这个名字,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什么是“厚脸皮”呢?

    “厚脸皮”是一种植物,在医药书中又叫“豆瓣三七”。叶子长得很厚,大约有一厘米。它叶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皮,剥开这层薄皮,便可看见嫩绿的叶肉,只要轻轻一挤,就会挤出许多绿色的汁水。“厚脸皮”只长叶子,一片片叶子组合起来就像一朵朵绿色的花,好看极了。

    “厚脸皮”的生命力很强。有一天,奶奶从别人家里要了一片“厚脸皮”的叶子,叫我把它插在花盆里。我好奇地问:“叶子上面没有根,插在土里能活吗?”奶奶笑着说:“能活,能活,它能自己长根。”过了好几天,它果然活了,还长出了新的叶子。新长出来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绿光,好像在说:“现在你相信了吧!”有一次,快要考试了,我忙着复习功课,就忘了给“厚脸皮”浇水。过了好几天,我才想起它来,心想,“厚脸皮”一定枯死了。可我走到阳台一看,惊呆了,“厚脸皮”不但没枯萎,反而长得更旺盛了。

    “厚脸皮”的叶子能治烧伤。把它的外皮剥掉,将叶肉贴在烧伤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有一次,妈妈单位的一位老伯伯被开水烫伤了,妈妈给他摘了几片“厚脸皮”的叶子。过了几天,老伯伯的伤就好了。

    “厚脸皮”那顽强的生命力,多么令人敬佩啊!

    (1)、读了短文,我知道“厚脸皮”其实是一种(    )。
    A、动物 B、外号 C、植物 D、玩具
    (2)、下列对“厚脸皮”的描述,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叶子长得很厚。    B、它的花很好看。 C、生命力很顽强。    D、叶子能治烧伤。
    (3)、“‘厚脸皮’只长叶子,一片片叶子组合起来就像一朵朵绿色的花,好看极了。”这句话运用了么修辞手法?(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4)、“可我走到阳台一看,惊呆了。”“我”为什么惊呆了?(    )
    A、“厚脸皮”能自己长根了。   B、“厚脸皮”长出了新的叶子。 C、“厚脸皮”长得更旺盛了。   D、“厚脸皮”还能为人治烧伤。
    (5)、认真读读文中的第3自然段,找找体现“‘厚脸皮’生命力很强”的相关语句,并写下来。(提示:能写出一处即可。)
    (6)、王奶奶炒菜时,右手不小心被油溅到,她赶紧摘来“厚脸皮”,将叶子直接贴在烫伤处。王奶这样做对吗?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四、表达与交流

  • 17. 习作:生机勃勃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果实累累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冬天……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象。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介绍给大家吧,注意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注意:题目自拟,做到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记得大胆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