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历隋唐时期练习:15 安史之乱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3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天宝末,禄山作乱,北方浩劫,朝廷日衰”描述的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文字狱 D、安史之乱
  • 2.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这一事件说法准确的是(    )
    A、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
  • 3. 易中天教授在评述某历史事件时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该历史事件是(    )
    A、七国之乱 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 4.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赛 D、高僧鉴真为传授佛经东渡日本
  • 5. 下图为唐代不同年份人口概况。导致图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史之乱的影响 B、税收制度的改革 C、自然灾害的频繁 D、统治区域的减少
  • 6.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
  • 7. 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世乱”是指(  )
    A、隋末农民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宋辽和战
  • 8. 唐朝北方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三征辽东
  • 9.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
    A、陈桥兵变 B、安史之乱 C、玄武门之变 D、藩镇之乱
  • 10.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诗中的“世乱”指的是什么?(    )
    A、诸侯争霸 B、楚汉之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 1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杜甫《春望》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
  • 12. 关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下列三位同学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 13. 《新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以上材料描述的是(   )
    A、宦官专权 B、朝政腐败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 14. 下表户数和人口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纪年

    公元年份

    户数

    人口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909

    52919309

    肃宗乾元三年

    760

    1933174

    16990386

    A、外戚宦官专权 B、军阀割据纷争 C、安史之乱 D、外族入侵
  • 15. 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重大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任用奸相 D、唐玄宗宠幸杨贵妃
  • 16. 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到:“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曾发生在长安城的“悲”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玄武门之变
  • 17. 易中天在他的中华史第三部《隋唐》终结篇中写道:“____之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贵妃的身影,唐明皇也不再指挥《霓裳羽衣曲》,摇晃的帝国勉强支撑……”。材料中的“____”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陈桥兵变
  • 18. “它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下列有关“它”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 19.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 20. “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出身的安禄山则一点点积蓄力量……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材料中的事件(    )
    A、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 B、使内地节度使的权势得到极大削弱 C、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21.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强。这直接导致了(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官吏冗余 D、宦官专权
  • 22. 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灭唐
  • 23. 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节度使权力膨胀    ③发生严重灾荒    ④军队战斗力薄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4. 下列各项,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皇帝荒废朝政 B、节度使权力膨胀 C、军队战斗力薄弱 D、杨贵妃得宠
  • 25.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解决 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D、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 26. 杜甫诗《无家别》中写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出现该社会现象的原因是( )
    A、隋炀帝的暴政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 27. 唐朝“安史之乱”的影响是( )
    A、唐朝灭亡 B、使唐朝由衰转盛 C、使唐朝边境安定 D、使唐朝由盛转衰

二、材料分析题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石壕吏》。
    《石壕吏》(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成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材料二: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出现的内讧,为唐军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肃宗即位后,一边任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复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从河西、北庭、安西节度使处调兵增援。此外,肃宗还向回纥、于阑、西域等少数民族政权借兵,参加战斗。在叛军的控制区,如河北等地,由于叛军的残暴统治,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安、史的统治。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杜甫创作这篇诗作的背景。
    (2)、诗歌内容主要描写了当时怎样的一种情景?诗歌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3)、试从材料二总结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