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历隋唐时期练习:03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3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科举制度下选官范围相较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说明科举制度( )A、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提高了底层人民的素养 C、导致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D、打破了选官的门第限制2.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材料反映该制度( )A、保证了官吏的廉明清正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保障了君主专制集权统治3. 唐朝时科举制度流传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当时的科举考试重视哪一科目( )A、明经科 B、进士科 C、都重视 D、都不重视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这三级完成的时间段分别是( )A、西周、隋唐、两宋 B、秦汉、东汉、隋唐 C、秦汉、隋唐、北宋 D、西周、秦汉、北宋5.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6. 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与诗中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7. 王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描述了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8.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宗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9.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B、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10.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A、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11.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思想自由 D、以德取才12.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13.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描述的制度及其正式诞生的时期分别是( )A、世袭制隋文帝时 B、科举制隋炀帝时 C、科举制唐太宗时 D、世袭制武则天时14.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更看中门第。隋朝实行科举制,使普通的读书人也能走上仕途。这体现了科举制( )A、推动了贵族向平民转化 B、简化了人才选拔的程序 C、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D、保证了世袭贵族的特权15. 隋文帝采用秀才、明经两科考试与官吏举荐用人相结合的方法选拔人才。隋炀帝保留秀才、明经,新设进士科,专门以试策取士,逐渐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这反映了科举考试( )A、走向了制度化 B、难度逐步增大 C、选拔优秀人才 D、科目逐年增加16.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玄宗时 D、武则天时17. 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最终金榜题名,从而改变命运。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1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堂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内阁制 D、科举制19.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20. 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提示一:十年寒窗
提示二:连中三元
提示三:金榜题名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21. “考试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说明科举制度( )A、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22.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下面对其强盛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取较为开放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关系 B、政局稳定,经济发达 C、注重任用贤才,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D、创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23. 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是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 B、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殿试 C、唐朝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明朝八股取士发挥了学者的真才实学24.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时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A、中央集权制 B、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二、填空题
-
25. 请你按表格要求完成“科举制度创立发展及影响”的网络知识。
科举制度的发展
主要贡献
作出贡献的皇帝
科举制度的诞生
开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1)
(2) 的创立
(3)
科举制度的完善
(4)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唐太宗
(5)创立 制度
武则天
三、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制度与材料一中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3)、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最后将自己的认识写成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27.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皇帝时?(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4)、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