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梳理•运用。(41分)

  • 1. 书写展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2. 读拼音,写词语。
    (1)、春节zhǎ yǎn就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rán fàngbiān pào , 十分热闹。
    (2)、鲁滨逊虽liú  luò在荒岛,但他一点儿也不kǒnɡ  jù , 勇敢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
    (3)、他一边fān  xiānɡ  dǎo  ɡuì , 一边niàn  dao着:“我的笔记本到哪里去了呢?”
  • 3. 在横线处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捧着“书香校园.阅读圆梦”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证书,我们学校的选手个个笑逐颜开 , 他们兴高采烈地回到学校,校长 , 班主任 , 连一向文静的辅导老师也 , 同学们更是

  • 4.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役(pú)    系(yín)    荒(wú) B、牙(quăn)    急(jù)    脉(mò) C、色(hé)    肉(là)    浓(chóu) D、(huì)    断(jiān)    宝(cáng)
  • 5. 下面选项中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聪明           聪慧           聪颖 B、不计其数       不可枚举       琳琅满目 C、娴熟           熟练           娴静 D、勇夺第一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 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__________的时候。

    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__________了。

    ③虽然鲁滨逊碰到了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__________。

    A、闲谈  移动  畏惧    B、闲在挪移畏惧 C、闲在  移动  恐惧    D、闲谈  挪移  恐惧
  • 7. 关于写作品梗概,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再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B、在筛选概括的时候,应该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C、为了准确地表达,写作时不能有任何补充的内容。 D、写作品梗概要尊重原文,不能改变原文意思。
  •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下面的例子写一个关于“安静”的句子。

    例: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用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3)、你一定读过许多名著吧,请你仿照下面小亮同学的发言,也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要求:写出书名、人物和有关情节等)

    小亮同学:《西游记》中,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三次棒打不同化身的白骨精,最终打死了妖精,保住了师傅唐僧。他真不愧是一位降妖除魔的英雄。

    你的发言:

  • 9. 将文段、古诗词补充完整。
    (1)、言中有味:《匆匆》一文中有令人回味的语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默默时,

    从这诗一般的语言中,我领悟到。所以,我要用《长歌行》中“”来警醒自己;要想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件东西,就必须近距离观察,把它了解透彻,正如“近水知鱼性,”所说一样。

    (2)、诗中有情:“纤纤擢素手, , 泣涕零如雨”这几句诗取材于《》的民间故事,抒发了诗人痛苦忧伤的心情。王建的“ , 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你还积累了哪些思乡名句?请写出两句:

二、阅读•理解•感悟。(29分)

  • 10. 课内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    )是玻璃的,有的(    )是牛角的,有的(    )是纱灯;有的(    )彩绘

    《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词语。我发现所填词语
    (2)、在文中找出写灯的句子。作者着力描写了灯的
    (3)、这两段的总起句是。总结句是。作者采用的段落结构是
    (4)、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 11. 课外阅读《荔枝》

    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时,我刚回到北京,家中只有孤零零的老母。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

    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我是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发财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拿  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刺  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揭  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位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眀。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的那般自然、妥帖。

    ⑤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

    ⑥令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的荔枝,我一直认为这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可是,我错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⑦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1)、请你围绕“荔枝”用简短的语言按顺序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咬牙为母亲买荔枝——————母亲把荔枝让给孙儿

    (2)、选择第③段括号中合适的动词。
    (3)、从“像是托着一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中的“托”字可以体会到母亲怎样的心情?
    (4)、找出第②段中描写沙果样子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在生活上 , 也可以看出她对儿子
    (5)、阅读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思考:母亲是否真的“不经意”?联系前文,你从“不经意”中读出了什么?
    (6)、“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表达的意思是(    )
    A、荔枝依旧年年红,“我”十分遗憾母亲已经去世了,再也吃不到“我”买的荔枝了。 B、荔枝依旧年年红,“我”还是年年买荔枝,和家人一起吃荔枝时,就会想到母亲总不舍得吃荔枝,非常感慨。 C、荔枝依旧年年红,每当“我”看到荔枝就会想起母亲,想到她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家人的关爱,因此深切地赞美和怀念母亲。

三、习作•表达•分享(30分)

  • 12. 每个人都有流泪的时候,虽然流泪的原因不同,也许是悲伤的眼泪,也许是后悔的眼泪,也许是感动的眼泪……请以“眼泪流过之后”为题,写一篇属于你自己的故事。要求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