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月度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启了三星堆遗址新一阶段的考古工作。考虑到本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聚落考古”与“社会考古”,因此最先开展的是1986年抢救性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所在地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2022年6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本次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及重要成果。透过这些全新的考古发现,除了能够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彩物质面貌和丰富精神世界,也能够感受到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国都城的最后荣光。

    在此次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中已经出土编号文物将近一万三千件,其中相对完整的器物超过三千件,除了五百余根象牙之外,以铜器最多,超过一千件,金器和玉器都超过了五百件。

    这些出土文物中,部分大型铜器包含了多种功能和性质,如二号坑出土的Ⅱ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属于场景搭设,但枝头所立之鸟按以往学者的观,点代表太阳,实际已经属于被祭祀对象了,树座上跪着的三个小人像无疑代表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在树干和树枝上有形似玉璧的构件,或许属于祭品一类。八号坑新出的顶尊曲身鸟足铜人像,整体属于祭祀现场的场景搭设,但头上所顶之尊属于盛放祭品的容器,人像本身属于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或参与者,因为眼珠外凸,面具狰狞怪谲,身体造型夸张,甚至有可能是被祭祀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是国家大事,八座坑出土的上述器物既然为祭祀用器,自然就是“国之重器”。铜器是其中最为精彩的。可大,如三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宽超过1.3米,高超过0.7米,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面具;可小,五号坑出土大量雕刻,其线条精细清晰,最细者宽仅0.03毫米;可中规中矩,八号坑发现的一件铜盆,与现实生活中的花盆并无二致;可天马行空,七号坑出土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整体形似担架,主体部分呈长方形,两端伸出四个把手,末端铸造成龙头形象,主体部分外表为铜质,呈网格状,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形玉板,玉板表面覆盖丝绸,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铸造的复杂程度均为此前所未见。

    新出土的人物类铜器,尽管总体上属于写实风格,但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面部特征,都明显脱离了现实而脸谱化,唯有四号坑出土的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例外,它们整体造型十分稳定,人物双膝及双脚着地,着力点较多,上身挺直,头向身体右侧微扭,双手呈半合十状置于左胸前,一左一右形成平衡。人像细部特征十分写实,面部特征自不用说,不见青铜人头像、面具呈现的脸谱化面容,四肢细节尤甚,手指关节的凹窝、尺骨下端凸起、脚踝、脚趾等展示的淋漓尽致,四肢肌肉突出,线条十分柔美,抓地使劲的状态呼之欲出。三件人像应该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其与铜器本体的联系主要通过“怒发冲冠”的头发来实现,将铜器的实际用途与人像身体部位巧妙融为一体。

    (节选自《三星堆的最后荣光》《文史知识》2022年第12期)

    材料二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惊艳世界的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添了实证。任何地域文明都离不开文明母体的滋养,三星堆文明并非无源之水,而是自成体系、传承有序。考古成果已然证明,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中,都能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同时,三星堆呈现出以地域特征为主的多元文化面貌,对外来文化既吸收借鉴,又发展创新。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影响。对目前“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尚有待进一步科学解释,但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已在科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中日渐清晰。

    自1993年首次走出国门、亮相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以来,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在引发无数赞叹的同时,激发起世界各地对古蜀文明及中华文明的一次又一次探寻。日前出炉的《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年度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三星堆博物馆高居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超2000万海外网民“云参观”三星堆文物,三星堆在海外绽放出独特魅力。一次次海外展出、一次次“云端”亮相,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与异域观众在世界语境下的直观式、开放式文明对话。

    三星堆考古发现,重构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图景,让世人认识到,在中原的商周文明之外,长江上游同时存在着一个独具特色、可以和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相媲美的区域性文明。同时,三星堆考古成果还为世界欣赏东方文明、探索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和科学研究的推进,三星堆之谜将一步步揭开。在这一过程中,世界或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又有一番新的理解。

    (节选自《三星堆穿越时空惊艳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6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号坑出土的Ⅱ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是搭设祭祀的场景,上面的玉和鸟等造型则分别代表着祭品与祭祀的对象。 B、龟背形网格状器形似担架,主体外表为铜质,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玉板,该器物铸造的复杂程度为此前所未见。 C、对中原的夏商文化、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与发展创新,使得三星堆呈现出多元文化面貌。 D、从1993年首次在国外展览算起,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引发无数赞叹与好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双膝及双脚触地,着力点较多,整体造型稳定,经专家分析考证,它们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 B、材料一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造型及其功能都进行了细致描述,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是一篇雅俗共赏的学术文章。 C、从相关考古发掘来看,宝墩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直接孕育了三星堆文化,据此也证实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D、材料二提到三星堆文明的渊源体系,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不仅根脉深广,而且极具包容性和创新性。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观点的一项是(   )
    A、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 B、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墨子》) C、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D、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管子》)
    (4)、请根据材料所述简要概括三星堆考古发现的意义。
    (5)、三星堆考古发现带动了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热潮,如以青铜神树为主要图案制作书签、结合金面罩造型设计冰箱贴等等,受到人们的追捧。请你结合材料中对出土文物的描述写一个文创方案,包括产品名称与设计创意。
  • 2.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香市

    茅盾

    “清明”过后,我们镇是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月。

    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廿四分①),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调“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座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②”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设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此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管。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么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的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1933年7月

    文本二

    成功地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铺排事实表现主题,是《香市》显著的艺术特色。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对比,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从来就是艺术创作中作家们所常常用到的一种极有力的表现手段。同一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前后迥异,孤立地看,难见深意,但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并能启人深思。农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尚且如此凄凉,使人失望,终年岁月的辛酸悲苦就可想而知了。读了这篇散文,在读者的心海里激起的只能是对3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憎恶和诅咒的思想情绪。

    《香市》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在散文创作中成功地创造和运用了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表现了30年代初旧中国的历史巨变。作者在《茅盾散文集·自序》讲过一段名言:“从来有‘小题大做’之一说。现在我们也常常看见近乎‘小题大做’的文章。不过我以为随笔之类光景是倒过来‘大题小做’的。”“我的意思是:大题不许大做,就只好小做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揭露在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下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这是个“大题”,但在白色恐怖下不能直言“大做”,只好“小做”。通过旧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小侧面“香市”昔盛今衰的变化来表现。这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选取、挖掘题材的艺术匠心。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香市》的第三个艺术特色。茅盾生长在农村,但在都市里长大。而他的血液里还保留着乡村的“泥土气息。他曾说:“我爱的,是乡村的浓郁的‘泥土气息’。”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指出,“乡土文学”在描写“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香市》从题材、内容上看是属于“乡土文学”一类,完满地达到了上述要求,它通过对“香市”今昔巨变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朴素的色彩鲜明、有声有色、时代性很强的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

    (节选自陆维天《“香市”昔盛今衰因何在》)

    【注释】①蚕花廿四分:浙江一带方言,称蚕茧的收成为蚕花。这里的“蚕花廿四分”是希望蚕茧能有廿四分的好收成。②革命: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革命’以后……不准举行‘香市’。”不仅表明重兴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具有直接影响。 B、“香市”的场地被瓜分,暗示了“香市”衰败的缘由: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导致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破产的根本原因。 C、作为反映现代文明技艺水平的“南洋武术班”的表演,技艺高了,但是看客反倒少了,更加有力地深化了农民生活“今不如昔”的悲剧。 D、“香市”的主角由农民变为现在的小商人,表明只是采用“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的商业手段无法重兴“香市”,还得需要其他商业手段。
    (2)、下列对文本一、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具有象征意义,“公安分局”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 B、文本一的主要意图并不在于介绍故乡习俗和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今昔变化,揭示“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文本二)。 C、文本一通过“窥斑见豹、大题小做”(文本二)的艺术手段,生动传神、浅白直露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 D、文本二中“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则是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3)、文本一画横线部分是怎样描写“香市”的?请结合文简要说明。
    (4)、文本二说,“香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乡土气息”在文本一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泰博学,善谈论。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或问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泰尝举有道 , 不就,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泰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吾将优游卒岁而已。”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

    陈留仇香,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且母养人遗孤,不能成济,若死者有知,百岁之后,当何以见亡者!”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河内王奂署香主簿,谓之曰:“闻在蒲亭,陈元不罚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香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故不为也。”奂曰:“枳棘之林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郭泰、符融赍刺谒之,因留宿;明旦,泰起,下床拜之曰:“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香学毕归乡里,不应征辟,卒于家。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涂正确的答案。

    初A游洛阳B时C人D莫识E陈留F符融G一见H嗟异I因以介J于河南尹李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师,指精通专业知识、讲授经书的讲师。文中“经师”跟《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是同一类老师。 B、有道,汉代举士科目,有道德、才艺的人可由此科被举荐为官。文中“有道”与《论语》中“就有道而正焉”中的“有道”意思不同。 C、教化,教育感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陈情表》中“沐浴清化”的“化”与文中的“教化”意思一致。 D、太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文中的“太学”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太学已二年”中“太学”都是古代最高学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膺欣赏郭泰而与之结交,儒生们送郭泰归乡至河边时,李膺和郭泰同舟渡河,被众人看成神仙般的人物。 B、魏昭认为郭泰是难得的“人师”,甘愿侍奉左右;他为郭泰做粥,虽被多次为难,仍脸色不变,终获郭泰认可。 C、陈元被母亲控告不孝顺,仇香认为陈元并非恶人,用伦理孝道、祸福之理教导他,最终陈元成为孝子。 D、仇香品行卓绝,像鹰鹯般忠勇,被任命为主簿,但他认为鸾凤不应栖在枳棘林中,不愿应征,故被郭泰奉为老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

    ②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

    (5)、郭泰为什么被誉为“鲜见其俦”?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过介甫

    曾巩

    日暮驱马去,停镳①叩君门。

    颇谙肺腑尽,不闻可否言。

    淡尔非外乐,恬然忘世喧。

    况值秋节应,清风荡歊烦②。

    徘徊望星汉,更复坐前轩。

    [注]①镳:马嚼子,即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指车马。②敞烦:海热烦人。歊(xiāo),(气)升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系拜访友人之作,拜访的友人介甫(王安石),是诗人熟悉的知交。 B、诗人与介甫“颇谙肺腑”,乃是知交好友,他们从不互相否定对方的意见。 C、“淡尔”“恬然”前后呼应,刻画出一个泰然处世、忘却世情的友人形象。 D、“日暮”“望星汉”显示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二人关系的亲密及谈兴之浓。
    (2)、本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宇宙已经存在了138亿年,而个体人类一生不过匆匆百年;如果太阳系的直径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地球只是一粒直径0.37毫米的尘埃,人的存在更微不足道。古今同理,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表达出同样的人生理解。
    (2)、古往今来,神州大地蕴含万物精华;钟灵毓秀,孕育杰出人才,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说的“”“”。
    (3)、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联系,《离骚》中“”两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最近火热的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订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      。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办不成的”。它真的这么靠谱吗?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们也来会一会这位“全能网友”——

    问:你真有那么靠谱吗?

    ChatGPT:作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我在培训数据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不能保证我的回答最终是100%正确。

    和它聊天,可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它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的表达方式和快速的反应过程令人     

    它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许多行业。有专家指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有被人工智能代替的风险。那么,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方向不同,结果就同。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      , 有人选择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因而,某些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关键在于人类所采取的积极态度。人们如果能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就能改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社会真正的主角是你。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模拟人机对话的方式,这种语言形式有什么效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1)、《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生日宴会。脂砚斋有批语:“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请梳理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6分)

    回目

    寿星

    相关事件列举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薛宝钗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母提议凑份子、宝玉素衣祭香魄、
    凤姐泼醋起风波、宝玉为平儿理妆

    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三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贾宝玉
    薛宝琴
    邢岫烟
    平儿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贾母

    荣宁两处齐开筵宴、邢夫人陷熙凤于难堪

    (2)、《红楼梦》生日宴上多有不相宜之处,但又有相宜之理。请选择一个人物,分析生日宴事件,并结合作品其他相关情节,分析人物行为的“相宜之理”。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数据显示,2023年理科报名人数明显下降,有媒体分析,新高考后,数学不分文理,物理就显得难度上升,文科科目相对来说遇到绝对不会的题的概率比较低,遇到难题答总能得一定分数,这就导致选理科的人数下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指出,可以通过高校招生专业限定性要求,提高高中生选学物理和化学的比例;同时,建议组建科学家志愿者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争取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

    (摘编自《意林》2023年5月刊)

    材料二  羊城晚报:当面临就业这道难关时,该学的理科还是要学。高考的选科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决定未来的职业选择。但是,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依旧有许多工作可以开展。

    中国教育学刊: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Mathematics,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是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STEM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在人力资本积累上具有更高的正外部性,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为显著的作用。

    北京教育:许多学生早早就放弃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削弱了国民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高校理工科专业选择生源时选择面变窄,不利于优中择优。

    新高考改革的本意是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然而如今又出现了诸如“限制报考专业”、“推动学生选择理科”等呼声。对此你如何看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