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下列文物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A、打制石器 B、司母戊鼎 C、蹴鞠铜镜 D、青花扁壶 2. 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A、秉笔直书 B、评价人物 C、以史为鉴 D、涵养德行3.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A、舟楫千里—大运河展 B、天府之国—都江堰展 C、千秋功业—明长城展 D、交通大国—宋航海展4. 南宋《数书九章》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对外交往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活字印刷的出现 D、数学理论的成熟5.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劾,处以重刑”。这个“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皇帝权力 B、限制丞相权力 C、巩固边疆地区 D、扩大地方权力6.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创建福建、南洋等海军 D、由李鸿章等官员发起8.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9.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反映出( )A、斗争方式的变化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社会性质的变化 D、指导思想的变化10. 电影《八佰》讲述了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坚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阵地,阻击日军的故事,该影片取材于(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11. 张謇被誉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当年,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了( )A、大生纱厂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商务印书局12. 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公布,长春“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入选。与“一汽”建成投产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化运动13. 下图为著名作家老舍(舒舍予)的一张当选证书,他参加的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人民民主 B、政治协商 C、国家独立 D、和平共处14. 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5.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搭载他的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16. 有学者说,克里特文明有华丽而纤细的女性美;两河流域文明极具睿智而充满男性的雄浑,活力四射但不稳定;埃及文明稳定而充满对生死的安然态度。他意在说明古代文明( )A、存在优劣之别 B、地域差异明显 C、没有任何交流 D、具有内敛特征17.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它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18. “第一匹马于1493年登陆美洲,马令印第安人感到异常惊恐,他们从未看到过这种高大而快捷的动物。”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19.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20.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创作的背景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21.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背景: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B、目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C、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特点: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奏响了“民族曲”,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其中的代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3. 二战的相关史实中,对于今天国际关系最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是( )A、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24.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这描述的是冷战的( )A、历史原因 B、主要目的 C、基本含义 D、深远影响25. 某位同学上网了解某国际组织时,搜到了如下关键词“经济联合国”“解决贸易争端”“破除贸易壁垒”他了解的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都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在苏联,发展生产的首要目的一直不是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上。勃列日涅夫18年的改革,以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苏联市场供应紧张。勃列日涅夫也曾谈到,许多地方“向居民供应食品的困难依然存在”。这种畸形的经济、抑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据陆南泉《苏联走近衰亡的勃列日涅夫时期》整编
材料三: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材料四: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20世纪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番。
——据[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整编
材料六:正如学者们所说,中国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农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的结果。(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指出A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名称。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指出B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出发点。这一阶段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有何变化?(5)、根据材料四,指出党和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6)、根据材料五,概括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特点。(7)、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式持续稳中向好”是由于在农村实行了哪一措施,该措施最早在哪里开始。哪一措施的施行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8)、综上,你认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面对“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你对农业发展有何建议?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资本主义从兴起、发展到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离不开资产阶级较为彻底的制度建立。纵观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一般经过思想宣传、革命夺权、立法建制、改革完善四个发展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摘编自李亚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一般过程及其启示》
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选取与材料相关的六项史实对上述四个发展阶段进行论述。(每阶段至少一例)并谈一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