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复习10 一元二次方程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20 类型:三轮冲刺

一、综合题

  • 1. [阅读材料]

    已知x2+y2+8x-6y+25=0,求x,y的值. .

    解:将25拆分为16和9,可得(x2+8x+16)+(y2-6y+9)=0,

    即(x+4)2+(y-3)2=0,

    ∴.x+4=0,y-3=0,

    ∴x=-4,y=3.

    (1)、[解决问题]

    已知m2+n2-12n+10m+61=0,求(m+n)2023的值;

    (2)、[拓展应用]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b,c满足b2+c2=8b+4c-20,a是△ABC中最长的边,求a的取值范围.
  • 2. 阅读与思考

    我们把多项式a2+2ab+b2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式,如果一个多项式不是完全平方式,我们常常做如下变形:先添加一个适当的项,使式子中出现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个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这种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将一个看似不能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还能解决与非负数有关的问题和求代数式最大值,最小值等问题.

    例如:x2+2x3=(x2+2x+1)4=(x+1)24=(x+1+2)(x+12)=(x+3)(x1)

    x2+2x+6=x2+2x+1+5=(x+1)2+5 , 则当x=1时,x2+2x+6有最小值,最小值是5.

    根据材料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若多项式x2+6x+k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的值为____.
    A、9 B、-9     C、±9 D、36
    (2)、分解因式:x22x8
    (3)、当x为何值时,多项式x24x+3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 3. 提出问题

    为解方程(x22)211(x22)+18=0 , 我们可以将x22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可设x22=y , 则(x22)2=y2 , 于是原方程可转化为y211y+18=0 , 解此方程,得y1=2y2=9

    y1=2时,x22=2x2=4 , ∴x=±2

    y2=9时,x22=9x2=11 , ∴x=±11

    ∴原方程的解为x1=2x2=2x3=11x4=11

    以上方法就是换元法解方程,从而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解决问题

    (1)、运用上述换元法解方程x43x24=0
    (2)、已知实数m,n满足(m+3n)(m+3n2)=2m+6n4 , 求4m+12n3的值.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为x1x2 , 那么x1+x2=bax1x2=ca;一元二次方程的这种根与系数的关系,最早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1540-1603)发现的,因此,我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灵活运用这个定理有时可以使解题更为简单.
    材料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n,求m2n+mn2的值.

    解: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n,

    m+n=1mn=1 , 则m2n+mn2=mn(m+n)=1×1=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理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为x1x2 , 则x1+x2=.x1x2=.
    (2)、类比应用:在(1)的条件下,求x2x1+x1x2的值.
    (3)、思维拓展:已知实数s、t满足4s2+3s4=04t2+3t4=0 , 且s<t , 求1s1t的值.
  • 5. 阅读材料.

    将一个代数式或代数式的某一部分通过改写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这种解题方法称为配方法.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到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中,其作用在于揭示代数式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利器,添项,拆项是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求代数式x2+6x+5的最小值,解题过程如下:

    解:∵x2+6x+5=x2+2x3+3232+5=(x+3)24

    又∵(x+3)20 , ∴当x=3时,x2+6x+5有最小值为4

    请根据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x2+4x1=x2+2x2+22221=(x+a)2+b , 则ab的值是
    (2)、若代数式x2+kx+7的最小值为2,求k的值.
  • 6.  配方法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指将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被用到代数式的变形中,并结合非负数的意义来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定义:一个整数能表示成a2+b2(ab是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5是“完美数”.理由:因为5=22+12 , 所以5是“完美数”.

    【解决问题】

    (1)、已知29是“完美数”,请将它写成a2+b2(a、b是整数)的形式
    (2)、若x26x+5可配方成xm2+n(m、n为常数),则mn=
    (3)、【探究问题】已知x2+y22x+4y+5=0 , 则x+y=
    (4)、已知S=x2+4y2+4x12y+k(x x、y是整数,k是常数),要使S为“完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值,并说明理由.
    (5)、【拓展结论】已知实数x、y满足x2+52x+y5=0 , 求x2y的最值.
  • 7. [项目学习]配方法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指将一个式子的某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被用到代数式的变形中,并结合非负数的意义来解决一些问题.

    例如,把二次三项式x22x+3进行配方.

    解:x22x+3=x22x+1+2=(x22x+1)+2=(x1)2+2.

    我们定义:一个整数能表示成a2+b2ab是整数)的形式,即两个数的平方和形式,则称这个数为“雅美数”例如,5是“雅美数”.理由:因为5=22+12.再如,M=x2+2xy+2y2=(x+y)2+y2xy是整数),所以M也是“雅美数”.

    (1)、[问题解决]4,6,7,8四个数中的“雅美数”是.
    (2)、若二次三项式x26x+13x是整数)是“雅美数”,可配方成(xm)2+nmn为常数),则mn的值为
    (3)、[问题探究]已知S=x2+4y2+8x12y+kxy是整数,k是常数且x4y32),要使S为“雅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k值.
    (4)、[问题拓展]已知实数MN是“雅美数”,求证:MN是“雅美数”.
  • 8. 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最值问题等都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①我们可以将代数式a2+6a+10进行变形,其过程如下

    a2+6a+10=(a2+6a)+10=(a2+6a+9)+109=(a+3)2+1.

    (a+3)20

    (a+3)2+11.

    因此,该式有最小值1.

    ②已知:a2+b2+c2+2ab+2bc+2ac=0将其变形,a2+2ab+2ac+b2+2bc+c2=0

    a2+2a(b+c)+(b+c)2=0 , 可得(a+b+c)2=0.

    (1)、按照上述方法,将代数式x2+8x+20变形为a(x+h)2+k的形式;
    (2)、已知abcABC的三边,且满足a2+2b2+c22b(a+c)=0 ,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已知(xm)(xn)=x2px+q.

    ①若p=3q=2 , 则代数式1m+1n=      ▲      

    ②若q=14 , 求代数式m2+n2+1m+1n的最小值.

  • 9. 下面是小亮同学在数学杂志上看到的小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通过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完全由它的系数确定,求根公式就是根与系数关系的一种形式.除此以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关系.

    从因式分解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若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记为x1x2 , 则有恒等式ax2+bx+c=a(xx1)(xx2) , 即ax2+bx+c=ax2a(x1+x2)x+ax1x2 . 比较两边系数可得:x1+x2=____,x1x2=____.

    任务:

    (1)、填空:x1+x2=x1x2=
    (2)、小亮同学利用求根公式进行推理,同样能够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下面是小亮同学的部分推理过程,请完成填空,

    并补全推理过程.

    解: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b24ac0时,有两个实数根x1=  ▲  x2=  ▲  

    ……

    (3)、方程2x2+3x1=0的两根之和为 , 两根之积为
  • 10. 阅读材料:

    材料1: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x2x1+x2=bax1x2=ca.

    材料2:已知实数mn满足m2m1=0n2n1=0 , 且mn , 求nm+mn的值.

    解:由题知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材料1得m+n=1mn=1 , 所以nm+mn=m2+n2mn=(m+n)22mnmn=1+21=3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1)、材料理解:一元二次方程5x2+10x1=0的两个根为x1x2 , 则x1+x2=x1x2=.
    (2)、类比探究:已知实数mn满足7m27m1=07n27n1=0 , 且mn , 求m2n+mn2的值.
    (3)、思维拓展:已知实数st分别满足7s2+7s+1=0t2+7t+7=0 , 且st1.求2st+7s+2t的值.
  • 11. 如图,四边形ACDE是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一个图形,a,b,c是Rt△ABC和Rt△BED边长,易知AE=2c,这时我们把关于x的形如ax2+2cx+b=0的一元二次方程称为“勾系一元二次方程”.

    请解决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勾系一元二次方程”:

    2x2+5x+1=0(填“是”或“不是”);

    3x2+52x+4=0(填“是”或“不是”)

    (2)、求证:关于x的“勾系一元二次方程”ax2+2cx+b=0必有实数根;
    (3)、若x=1是“勾系一元二次方程”ax2+2cx+b=0的一个根,且四边形ACDE的周长是12,求△ABC面积.
  • 12. 定义: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实数根,若x1<x2<0 , 且3<x1x2<4 , 则称这个方程为“限根方程”.如:一元二次方程x2+13x+30=0的两根为x1=10x2=3 , 因10<3<03<103<4 ,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x2+13x+30=0为“限根方程”.

    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一元二次方程x2+9x+14=0是否为“限根方程”,并说明理由;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k+7)x+k2+3=0是“限根方程”,且两根x1x2满足x1+x2+x1x2=1 , 求k的值;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m)xm=0是“限根方程”,求m的取值范围.
  • 13.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已知实数m,n满足m2m1=0n2n1=0 , 且mn , 则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由韦达定理可知m+n=1mn=1.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1)、直接应用:已知实数a,b满足:a27a+1=0b27b+1=0ab , 则a+b=ab=
    (2)、间接应用:在(1)条件下,求1a+1b的值;
    (3)、拓展应用:已知实数x,y满足:1m2+1m=7n2n=7mn1 , 求1m2+n2的值.
  • 14.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1

    为了解方程(x2)213x2+36=0 , 如果我们把x2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设y=x2 , 则原方程可化为y213y+36=0 , 经过运算,原方程的解为x12=±2x34=±3 . 我们把以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叫做换元法.

    材料2

    已知实数m,n满足m2m1=0n2n1=0 , 且mn , 显然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由书达定理可知m+n=1mn=1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1)、直接应用:

    方程x45x2+6=0的解为

    (2)、间接应用:

    已知实数a,b满足:2a47a2+1=02b47b2+1=0ab , 求a4+b4的值;

    (3)、拓展应用:

    已知实数m,n满足:1m4+1m2=7n2n=7n>0 , 求1m4+n2的值.

  • 15. 阅读材料:

    材料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 , x2 , 则x1+x2ba ,x1x2ca

    材料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n,求m2n+mn2的值.

    解:∵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n,

    ∴m+n=1,mn=-1,

    则m2n+mn2=mn(m+n)=-1×1=-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理解: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为x1 , x2 , 则x1+x2;x1x2
    (2)、类比应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两根分别为m、n,求 nm+mn 的值.
    (3)、思维拓展:已知实数s、t满足2s2-3s-1=0,2t2-3t-1=0,且s≠t,求 1s1t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