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在1 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共10只。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为(    )
    A、30只 B、32只 C、64只 D、96只
  • 2.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B、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C、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D、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 3.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缘、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 4. 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那每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迁入率下降 D、迁出率上升
  • 5. 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C、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D、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 6. 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 7. 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寿命较短 B、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C、灌木生长极为缓慢 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 8.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9.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 10. 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以下有关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每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C、每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D、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 11.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c=a+b
  • 12. 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    )
    A、该保护区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B、该保护区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照射到该保护区中的全部太阳能 D、该保护区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 13. 在生态系统中,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物主要是(    )
    A、细菌 B、真菌 C、脊椎动物 D、绿色植物
  • 14. 天然森林很少发生的松毛虫虫害,却经常发生在人工马尾松林中,合理的解释是(    )
    A、马尾松对松毛虫抵抗力差 B、当地气候适于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 C、人工林内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D、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 15.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 16.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发现,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正在逐年融化,使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温室效应 C、大气污染 D、海洋污染
  • 17.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B、对配置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D、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
  • 18. 某异养自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若在实验室中分离土壤中的该菌,则配制培养基时,一般不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
    A、蒸馏水 B、葡萄糖 C、氯化钠 D、蛋白胨
  • 19. 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B、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C、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D、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 20. 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 B、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 C、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 D、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野生型酵母菌

二、综合题

  • 21.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
  • 22. 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某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 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
    (3)、若要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可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再采用方法进行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