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阅读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安中学学生会起草了一份倡议书,请你帮他们完善。

    “寻找最可爱的人”倡议书

    同学们:

    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进步在于向榜样学习,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众多“最可爱的人”。他们有的是杰出人物,让我们感受到非凡的气质,如而不舍、慷慨淋漓的闻一多,鞠躬尽cuì、志爱国的邓稼先……他们有的是平凡人物,身上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如青年守guǎ却淳朴善良的长妈妈,孤苦无依但老实厚道的老王,辛苦一生实现造高台阶梦想的父亲……这些“最可爱的人”引导着我们向善、务实、求美。在我们的身边,也不少像他们这样“最可爱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最可爱的人”吧!让我们书写、歌颂他们吧!

    2023年3月29日长安中学学生会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鞠躬尽cuì

    守guǎ

    (2)、给倡议书中的加点字词注音。

    而不舍

    志爱国

    (3)、倡议书的格式有两处不正确,请你指出。
  •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扑朔迷离之感。 B、大庭广众之下说脏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C、他上课老是心不在焉 , 所以老师讲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D、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都不以为然 , 觉得不是大问题。
  •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除了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之外,还可以借助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奥本海默锋芒毕露、骄傲自负、拔尖而张扬的性格。 B、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土地的誓言》中通过描写“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等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属于在议论中饱含感情的间接抒情方式。 C、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嗦,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例如“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一句,就犯了“堆砌词语”的错误。 D、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中心无关的,舍弃不取;跟中心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其中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展开,其他可以略写。
  • 4.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整理诗文,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1)、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2)、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某同学收集了《木兰诗》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并写下体会。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

    批注

    东市买骏马, ,北市买长鞭。

    战况急迫,紧急备战

    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每间房子都要去看看,抒写归家后的喜悦心情

    当窗对镜恢复女儿面目,仪态端庄从容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手机正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话题。近日,湖南湘潭市教育局发布“禁机令”,禁止全市中小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和个人平板电脑。自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来,多所中小学禁止“手机进课堂”的措施引发了家长们对于平时给不给孩子用手机的担忧和争论。手机方便了学生与家人的联系,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更增加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兴趣选择,通过屏幕看到外面的世界,无形中也为学生开阔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有人指出在校使用手机显露出诸多弊病,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应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

    【材料二】

    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情境(2017)

    【材料三】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兴起,互联网的触角无处不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孩子,却渐渐养成“不移动”的生活方式。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不少家长的心病。缺少锻炼和运动,孩子的健康直接受到影响。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介绍说,有三四成小学生是近视,高中生近视率更是高达80%。“除先天因素外,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封闭、孤僻,是网络沉迷症的特征。迷恋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及其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孩子的社交、语言表达能力会退化,回不到现实生活,跟父母沟通都困难。”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教授贾美香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沈阳市盛京医院心理科教授王旭梅则认为,“很多迷上电子设备的孩子,注意力常难以集中,而且他们的兴趣点总游移不定。”当前,我国网站没有分级,任何人都可以获取网络上的任何信息,未成年人由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极易受到负面影响。

    (1)、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颁发促使多所学校禁止“手机进课堂”。 B、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也有弊,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成为目前教育关注的焦点话题。 C、大约80%的学生在周末才使用手机上网,所以不应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 D、手机不是教育缺席的挡箭牌,管理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手机观”更为迫切。
    (2)、阅读“材料二”,概括出你从中得到的信息。
    (3)、结合“材料三”,沉迷网络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危害?
  • 6.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生都在成长

    闫红

    ①我妈是 68岁时拿到驾照的。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了,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又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于是我态度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终于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我妈出生于 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家庭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儿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字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想到吸取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经很认真地跟我说,韩国人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好”。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

    ⑨ 。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无须依凭,自给自足,不看别人脸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①段至第⑦段,梳理文章中能体现“我妈”成长的具体事例。

    “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① →②

    (2)、选文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试分析其作用。
    (3)、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4)、请从材料详略安排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在全文叙述中所起的作用。
    (5)、文章以“一生都在成长”为标题,有何妙处?
  • 7. 古诗阅读。

    《木兰诗》节选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下面对《木兰诗(节选)》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B、“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以宿营地的空旷寂寥衬托了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C、节选部分还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 D、“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已远不再思亲。
    (2)、千百年来,木兰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形象,读了本诗,你认为她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 8. 文言文阅读。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陈尧咨受杖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射于家圃:

    ②尔安敢吾射:

    典郡有何异政: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陈康肃公”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乙文中“岂汝先人志邪”中的“先人”古代一般指祖先、古人,此处专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 B、甲文通过对卖油翁酌油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技能,让我们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C、我们通过乙文中陈尧咨对母亲提问的回答可以看出:陈尧咨驻守荆南,每日苦练射箭本领,令人叹服。 D、甲文中卖油翁“睨之”“微颔之”说明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本领并不欣赏,甚至还有轻视之意。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 9. 综合性学习活动。

    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这浸润其中永远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是伴随我们终生的。学校举行“爱我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式来爱国?
    (2)、请你写出两条关于爱国的名言。
  • 10. 阅读《骆驼祥子》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

    选段【一】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选段【二】

    她今天也异样,不知是电灯照的,还是擦了粉,脸上比平日白了许多;脸上白了些,就掩去好多地的凶气。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使她也带出些媚气。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跌伤了曹先生,祥子提出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 B、虎妞发现自己怀孕了,就逼迫祥子和自己结婚,于是和父亲刘四爷闹翻,与祥子出走。 C、选段【一】连用三个“那么”,可以看出祥子对新车的喜爱和实现愿望的兴奋。 D、祥子发现跟踪曹先生的孙侦探就是当初抓自己的乱兵排长,两人狭路相逢。孙侦探敲诈了祥子的所有积蓄,这让祥子再次陷入人生的低谷。
    (2)、选段【二】中的人物是大胆泼辣、 ______ 又有点变态的虎妞。
    A、吝啬 B、美丽 C、正直 D、粗俗

二、写作题

  • 11.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温馨提示:①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②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要求:

    ①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