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知识点回头看(六)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6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下列对《红楼梦》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顽石无材补天是整部小说的起点,木石前盟是宝黛爱情的前世,太虚幻境中的词、曲暗示着整部小说的结局。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妙玉的判词。

    ③“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和“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两处提到的“公子”指的都是贾宝玉。

    ④林家祖上曾经世袭列侯,林如海本人中了前科探花,并娶了贾敏为妻,可以说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之家兼书香之族。

    ⑤因宝玉抓周时抓了脂粉钗环,七八岁时发表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等言论,冷子兴、贾雨村等人笑其为酒色之徒。

    ⑥刘姥姥一进贾府,为读者提供了观察贾府的新视角,也同时设下一条伏线,连接着贾府势败、子孙流落的悲剧结局。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中,平儿的善良就像和煦的春风,令所有与她相处的人动容。“玫瑰露失窃” 案爆发以后,她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让探春伤心,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当然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 B、红楼二尤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她们是《红楼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尤二姐、尤三姐也是悲剧性人物,是曹雪芹要描写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中的人物。 C、小说第六十三回,一群女孩子和宝玉在没有家长的约束下,通宵夜宴、欢乐、猜拳、饮酒,这是惟一没有拘束的一回。放开来,青春少男少女的美、诗才、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D、司棋是惜春的贴身丫头,她和大观园里其他小姐的贴身丫头一样,都有一种主子意识。比如她向厨房要鸡蛋时莲花传话道:“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这不是主子的口气,但也不是奴才的口气。但是从其言语的潜内容看,司棋的感觉是同主人一样的, 是自然的无丝毫造作的,是一种半主半奴、非主非奴混合意识支配下的行为,是忘了奴隶身份主人化了的人格觉醒。
  • 3.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有对贾妃元春两次落泪的描写。对元春落泪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久别亲人后,再次重逢的喜悦之泪。 B、这是想到“不得见人”的宫中生活时的酸楚之泪。 C、这是对皇上加封自己为贤德妃的感恩之泪。 D、这是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又要分别的伤感之泪。
  • 4. 下列结社雅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潇湘妃子——林黛玉,稻香老农——李纨,蘅芜君——薛宝钗,蕉下客——贾探春 B、潇湘妃子——薛宝钗,稻香老农——李纨,蘅芜君——林黛玉,蕉下客——贾探春 C、潇湘妃子——林黛玉,稻香老农——贾探春,蘅芜君——薛宝钗,蕉下客——李纨 D、潇湘妃子——林黛玉,稻香老农——李纨,蘅芜君——贾探春,蕉下客——薛宝钗

二、填空题

  • 5. 【第II卷】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网上发起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活动: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第27本书,翻到第23页,然后数到第4行,将这一行的文字摘录下来,并作解释。耀华中学的小轩和小涵参与了这项活动,他们抽到的书分别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想制作一页帖子发到网上,请你帮助小轩或小涵填充下面的内 容。

    小轩:我抽到的是《乡土中国》,第23页第4行写的是:“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全书的中心观点,费孝通先生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其二,;其三,。(每处横线不超过10个字)

    小涵:我抽到的是《红楼梦》,第23页第4行写的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 , 全书中能体现该句意思的情节有很多,比如:。(第二处横线30字左右)

  • 6. 填空。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是指

三、语言表达

  • 7.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典型,他们各具特色,却也不乏共性。请你从富有才华、精通管理、具有反抗精神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从小说中选择一组(2个人物)具有此特点的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足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        。”“《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梭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        。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虹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板。”“《红楼梦》帮助你        。读一部《红褛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挖不尽的书。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名著阅读《红楼梦》知识点填空。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薛宝钗有一个 , 与贾宝玉的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 , 贾宝玉前生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

四、名著导读

  • 9. 从上面两则材料来看,林黛玉的性格中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及原著的相关情节,简述其成因。

    材料一: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材料二:

    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 10. 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在《红楼梦》研读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对相关回目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以贾府为主的四大家族从兴盛逐步走向衰败的过程,进而探究其衰败的原因。

    (1)、请依据情节发展,将相关回目所对应的序号依次填入【甲】、【乙】、【丙】处。

    ①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②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③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甲】【乙】【丙】

    (2)、对于贾府衰败的原因,探春曾言“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你是否同意探春的观点?请结合第(1)题相关回目中的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 11. 阅读《红楼梦》中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选自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1)、这首判词所对应的《红楼梦》人物是
    (2)、请结合判词及书中相关情节,任选上题中一个人物,简述其性格特点。
  • 1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是海棠诗社。海棠诗社的成员各有雅号,说说稻香老农、潇湘妃子、蘅芜君、蕉下客分别是谁的雅号。
    (2)、《红楼梦》关于探春的判词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结合“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相关情节,谈谈你对探春“才”“志”“运”的理解。
  • 13.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中有如下故事情节:

    ①元妃省亲  ②刘姥姥进大观园  ③林黛玉进贾府  ④抄检大观园

    (1)、下列对以上故事情节发生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2)、有红学家评论《红楼梦》用笔经济,即借一个事件,刻画多个人物形象。请结合上述情节中的一个,谈谈用笔经济是如何体现的。
  • 14. 名著导读
    (1)、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请根据人物性格与命运,写出掣出该花签的人。

    掣的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2)、在本回中,黛玉的签画的是“芙蓉”,签语为“风露清愁”,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语出欧阳修《明妃曲》“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请根据原著简要分析,签中隐含了掣签人怎样的性格命运。
  • 15.   名著阅读
    (1)、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的四首,请判断一下每首判词暗示的是哪个人物。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 )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

    (2)、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

  • 16. 简述黛玉葬花。
  • 17. 简述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的经过。
  • 18. 根据下面的描写,写出《红楼梦》中对应的人物。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五、综合题

  • 19. 整本书阅读
    下面是某校举办的“《红楼梦》知识竞赛”活动的部分文字记录。请阅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主持人:《红楼梦》这部恢弘伟大的巨著,它那_________至的情节,伏脉千里的结构,玩味不尽的谜题暗语,_________的语言,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又往往令我们_________,不知该如何下手。
    品味经典,要从最基本之处入手,不可_________,好高骛远。今天,我们举办“《红楼梦》知识竞赛”这个活动,旨在督促大家熟悉文本,脚踏实地,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红楼梦中人”!
    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竞赛环节。
    我先宣布一下比赛规则:①答题时,每组各派一名代表负责回答,其余组员可以查阅资料予以帮助,答题时间为十秒钟。②不可抢答,务等主持人念题完毕之后才能作答。③答案说出后就不可改动。④一组答题时,其他各组要保持安静,不得说话。⑤答对每一题得一分,全部题目回答完毕之后,分数最高的组即为胜者。⑥若出现最高分并列,则加赛一个抢答题,争夺冠亚军。
    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下面必答开始。

    ⑴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说的是谁?请第一组的选手作答。

    第一组选手:(     )

    ⑵    林黛玉喜欢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是谁写的?请第二组的选手作答!

    第二组选手:(     )

    ⑶    元迎探惜“四春”的丫环各有一个名字取“琴棋书画”之意,迎春的丫环是谁?

    请第三组的选手作答。(     )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波澜壮阔    美不胜收    望而生畏     眼高手低 B、波澜壮阔    琳琅满目    望而却步    眉高眼低 C、波谲云诡    美不胜收    望而生畏    眉高眼低 D、波谲云诡    琳琅满目     望而却步    眼高手低
    (2)、主持人说的比赛规则中,有的表达有误,有的听起来有歧义,下列对相关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②句中“务”改为“必须”,以避免和“勿”同音。 B、④句中“一组”应改为“一个组”,“不要说话”删去。 C、⑤句中,“答对每一题得一分”应改为“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D、⑥句中“若出现最高分并列”改为“若出现最高分并列的情况”,其它部分无误。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选手们的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  孟浩然  抱琴 B、林黛玉   李商隐  入画 C、贾宝玉  李商隐  司棋 D、贾宝玉  孟浩然   侍书

六、语段阅读

  • 20. 阅读下面《红楼梦》第三十七回选段,根据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  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1)、选段中划横线的这个人物是谁?她最终是什么结局?
    (2)、请结合选段内容,简析她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