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3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西周为避免“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的局面再次出现,进行了“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天下归心”的制度设计。西周的制度设计( )A、削弱了诸侯势力 B、蕴含着大一统思想 C、实现了权力集中 D、促进了周文化传播2. 太宗时,任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说明唐朝( )A、六部权力扩大 B、决策流程规范 C、中央官制成熟 D、宰相集体议政3. 在宋代,皇帝叫官家,丈夫叫官人,顾客叫客官,观众叫看官,几乎弄得无人不官。这种官本位(以官员身份为价值标准)社会文化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科举制的发展 B、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C、官员数量众多 D、社会身份趋于平等4. 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地区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由于不善织布,每年却要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而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出现新生产关系 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D、江南是全国的经济重心5. 清朝历来实行满汉双轨制,突出以满驭汉。但是在1853年,咸丰帝在10多个省先后任命了40多个督办团练大臣,不少汉族地主武装发展起来。这反映了清朝( )A、治理体系发生变化 B、满族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C、兴起自救改革运动 D、扭转了对太平军的战局6. 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中国抗战后期,蒋介石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中央政府”(即国民党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夺去。这反映出抗战后期( )A、美国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 B、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解体 D、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7. 1949年10月成立的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如下:毛泽东担任主席,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门中,党外人士14人。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B、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初步建立8. 1990年,农业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乡村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65.3亿元,首次超过国营企业的246亿元:前者的销售利润率为5.6%,相当于后者的两倍多。这说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B、国营企业必须深化改革 C、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9. 《庄园敕令》是法兰克王国于公元8世纪末颁行的整顿王室领地经济的条例。敕令规定管家应该把庄园上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供应国王日常需要,一类供应战争需要。敕令提到要制备油脂、火腿、咸肉、醋、酒、千酪等,还指示要宰杀牛、羊熬炼脂肪,预备足够数量的肥鹅、肥鸡,准备各色蔬菜等。这反映出庄园( )A、生产规模很大 B、是独立的政治集团 C、自营程度很高 D、受国王的直接管理10.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分析方法是( )A、历史分析法 B、辩证唯物主义 C、阶级分析法 D、历史唯物主义11. 罗斯福新政时期一共创建了69个新的联邦政府部门,如公共工程管理局通过大兴土木来解决失业问题,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联邦通讯委员会监管媒体内容等。这反映出美国( )A、政府职能大大拓展 B、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C、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D、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12. 如图是1500年至2015年“大国间发生战争”年数比,据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消解了各国矛盾 B、21世纪世界各国稳定发展 C、和平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D、政治民主化有助于世界和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中等教育主要被男子控制,女子教育被忽视。1848年,英国“家庭教师福利会”创办了培养家庭教师的“女王学院”,后来发展为师范学院。186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捐款学校法》,该法案规定女子学校和男子学校享有同等权利,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1870年,英国的高等学校开始向妇女开放,并设置了妇女学院。到19世纪末,从小学到大学,英国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选编自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1901年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女子学校。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学”。1907年,清政府学部奏设女学,拟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了合法地住,但距离全面放开女子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明确规定:妇女在文化教育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仅如此,国家全面推进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掀起三次扫盲风潮。使1600万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一些地方通过半日制班、午班、夜班、女青少年班、巡回教学、允许带弟妹上学等多种形式为女童入学营造条件。各地教育部门和妇联通过座谈走访、挨门逐户宣传等方式帮助群众破除“女子读书无用”的旧观念,动员大批女童入学。
——摘编自林丹《新中国70年中国妇女教育的进步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与英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和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中国女子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影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茶这个字在中国不同方言中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它读作chá,但在沿海省份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这个字读作1e。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cha”系列发音,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像波斯语中的“chay”乌尔都语中的“chay”,阿拉伯语中的“shay”,俄语中的“chay”,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斯瓦西里语中的“chai”。一类是“te”的发音,是被荷兰贸易商带到欧洲的,像荷兰语中的thee,英语中的tea,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西班牙语中的“té”,南非荷兰语中的“tee”。下图为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以茶读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为主题,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逻辑清晰。)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平阳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年画始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代,工商业发展迅速,都市繁荣,市民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雕版印刷技术逐渐成熟,都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木版年画的产生。金元时期,统治阶级重视印刷业,平阳在官府的管理和扶持下成为雕版印刷的中心。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精神层面的需求大大增加,小说、戏曲、绘画等文学艺术百花齐放,为木版年画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木版年画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
晋南人贴年画是“多多益善”,可以说,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令人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木版年画受到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工作陆续恢复,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之路道阻且艰。
——摘编自尉英普《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与传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平阳木版年画产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保护传承平阳木版年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