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一模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是一处有居址、墓地、祭坛、围壕、作坊及大型红陶块堆积区(预测为宫殿或公共建筑)的中心聚落遗迹,累计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玉器1200多件,典型文物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和玉璜,还有龙首形玉器、龙凤玉璜、碳化粳稻和籼稻及陶器。对图文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遗址功能分区表明商品经济繁荣 B、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水平超过农业 C、实证中国玉文化的起源与多样性 D、有助于研究用玉礼仪及文化传承
  • 2. 《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载有“五善”与“五失”。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做多让”;五失:“一曰夸以迣(lì,超越),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jì,断)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五善毕至,必有大赏”、“五失犯一,则予重罚”。据此可知秦朝(   )
    A、形成了以民为本的社会风气 B、强调对官吏的考绩与奖惩 C、官员考核以儒家伦理为标准 D、法律与教化逐渐趋于统一
  • 3. 有学者说:“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而世主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以下史事符合“阴用其实”的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政策 C、北魏孝文帝推行移风易俗 D、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 4. 宋朝时曾出现“士、农、工、商各有一业,同是一等齐民(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zhō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等现象。这说明宋朝(   )
    A、土地兼并严重致均田制无法实行 B、地主借贷利息高使农民流离失所 C、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程度减轻 D、科举制使社会成员身份实现平等
  • 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隋唐时期,西域的昭武九姓胡人大批东迁进入中原,他们依制纳税并充当府兵,有的人还出任朝廷官员

    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B

    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不利于各民族政权间的文化交融

    C

    元朝由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D

    明朝在北部边塞沿长城设置了九个重要军事重镇,史称“九边”

    不利于长城内外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A、A B、B C、C D、D
  • 6. 对下列一组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人物的言论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

    ②“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③“人人得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是无法之胜也。”

    ④“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 7. 下列图文信息反映了(   )

    1915年《申报》刊登的广告启事1927年《申报》头版刊登的广告

     

    注:固本肥皂厂于1921年由项松茂(浙江宁波鄞县人)接手,改名为“五洲固本皂药厂”,因其肥皂质好价廉,销量大增。
    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②日德在华势力的日益增长

    ③报刊广告折射出历史变迁    ④提倡国货的爱国热情高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1948年8月,由晋冀鲁豫和晋察冀边区组成华北行政区,9月正式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各地方政府的工作。同年12月1日发布公告,解放区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至1949年10月30日华北人民政府将权力移交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撤销了华北行政区的建制。由此可知华北行政区(   )

    ①在战局变化和解放区扩大的背景下设立

    ②在贯彻中央政策巩固政权方面发挥作用

    ③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④于第一届全国人大会上依提案正式撤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下列属于这一阶段的是(   )

    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抗美援朝战争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法正式建交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

    “求同存异”原则中日两国建交与苏联关系正常化

    D

    “真、实、亲、诚”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A B、B C、C D、D
  • 10. “十三五”以来,高校师生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近60%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组织高校师生研制出44款检测试剂盒,在抗体药物、蛋白重组疫苗、减毒流感载体疫苗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分析大学的社会功能有(   )

    ①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的优秀思想文化
    ②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

    ③教学、科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④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 在小亚细亚东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赫梯人墓葬中出土了一把铜柄铁刃匕首,经科技检测为人工冶炼制品,之后此类制品在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和古埃及遗址出土的逐渐增多。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古赫梯帝国凭借锋利坚韧的铁器和轻便快速的马拉战车等,一度与埃及争夺霸权。由此可以得出(   )

    ①赫梯人首创人工冶铁技术
    ②铁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③古代铁器曾经应用于战争
    ④冶铁技术在亚欧地区普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 下列对两幅图片所反映历史信息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15世纪的佛罗伦萨》《岩间圣母》(达·芬奇)

    A、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的思想解放 C、摆脱宗教束缚,体现了以“人”为中心 D、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 13. 1861年俄国沙皇签署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但要向地主交纳赎金,且受村社制的束缚,农民自由择业、迁居受到限制;1872年日本天皇宣布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新兴地主和富农的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保证农民人身、移居及职业的自由。据此推断(   )
    A、日本在改革前经济发展程度要明显优于俄国 B、俄国由于沙皇专制统治导致十月革命的爆发 C、日本和俄国的改革因内容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D、两国改革不同程度推动了各自资本主义发展
  • 14. 《国联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所定之规约而从事战争者……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材料说明国联(   )
    A、试图以“集体安全”方式维护一战后的和平 B、开创用国际会议等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C、协调了一战后美日在中东和亚太地区的矛盾 D、决议中“全体一致”原则有效维护世界和平
  • 15.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1979年到1997年间,(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富裕的1%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40%。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上述现象表明西方发达国家(   )
    A、经济在“滞胀”中倒退 B、中间阶层成为国家主导 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基本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 16. 古代民居

    材料一:

    《诗经》篇目

    内容摘编

    备注

    《郑风·将仲子》

    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杞:树名;里:五邻为里

    《秦风·小戎》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心曲:心灵深处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宇:屋四垂为宇;户:南墙上的窗户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窒,堵塞;向:北向窗。墐:用泥涂抹

    材料二:西汉末年,强宗豪族就开始建筑坞堡。当时豪族地主的“大宅”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一般均具备相应的防御功能。据《四民月令》记载,东汉时北方豪族地主每年三月,“农事尚闲……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北魏时,范阳人卢度世,“父母亡,同居共财,自祖至孙,家内百口……亲从昆弟,常旦省谒诸父,出坐别室,至暮乃入。”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了七幅“坞”的画像砖,“坞”的四周画有高墙厚壁,还有高层碉楼,有的坞壁上设有望楼。后来福建地区客家民居也具有上述北方坞堡的特点。

    (1)、归纳材料一中《诗经》所反映的先秦民居的历史信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魏晋时期坞堡兴建的背景及影响。
  • 17. 三个“历史决议”

    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相关内容简介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

    第一个历史决议近2.8万字,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24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历史作了简要阐述;第三、四、五部分总结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出现的“左”倾、右倾错误,着重阐述了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全面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第六部分讲明了对待党内历史问题的科学原则和态度;第七部分对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进行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二个历史决议约3.4万字,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第二部分“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第三部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第四部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第五部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六部分“历史的伟大转折”;第七部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第八部分“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第三个历史决议3.6万余字,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七个部分。前四部分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1)、结合所学,比较材料中前两个决议的异同点。
    (2)、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 18. 现代化

    材料一: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215年,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628年,国会通过《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1836年,洛维特领导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1836-1848年,宪章运动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材料二:1945年,成立了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临时运行,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逐渐降低各国的关税。凭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战后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主要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国家

    1951-1959

    1960-1969

    1970-1979

    法国

    4.8

    5.7

    4.1

    美国

    3.3

    4.2

    3.2

    日本

    7.2

    11.6

    6.1

    联邦德国

    6.9

    5.0

    3.3

    英国

    2.6

    3.0

    2.3

    意大利

    5.5

    6.6

    3.2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20世纪50-70年代初被称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这一现象。
  • 19. 社会治理

    材料一:《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后汉书·百官五》记载:“有秩,郡所署,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乡下有里,里设里正或里魁,掌一里百家,又称里父老。里父老由具有资产的人户充任,里之下按什伍组织居民,“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在乡、里之外设有亭,“亭有亭长,以禁盗贼”。

    材料二: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社会管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

    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变化。
  • 20.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一:

    材料二:15-17世纪,一些欧洲商船上就载有关于中医的资料特别是针灸的手稿,如1658年波兰卜弥格的《中医秘密》。该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医理论,还绘有针灸穴位图,是最早以绘图形式向欧洲介绍针灸的著作。1675年,荷兰布绍夫根据自己被中国医生用艾灸治愈痛风的经历,出版著作介绍艾灸治疗痛风,在荷兰引发了一阵用艾灸治疗痛风的流行潮。1684年,布兰特在荷兰出版《痛风论》,介绍中国针灸术治疗风湿痛的效果。中国针灸及中医基础理论逐渐较为系统地被介绍到了欧洲。

    材料三:原产美洲的玉米,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输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多地有种植。

    白菜(后来培育成功结球即大白菜)原产中国。17世纪朝鲜开始引种大白菜,并逐渐成为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19世纪,大白菜传入欧洲,在英国、法国等地试种成功。1875年东京博览会的清政府展台上,日本初见大白菜,明治政府花钱买回3株展品,直到20世纪初,有人把中国东北白菜的种子带到日本仙台,日本才培育出白菜,并广泛种植。当今,白菜成为日本市场上重要的食材。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引种了白菜。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简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