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30题共60分)

  • 1. 下图是隋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B、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C、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D、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 2. 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中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瞥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那么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
    A、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便于帝王南巡游玩
  • 3. 隋的“国富”历来为传统的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隋炀帝的暴政 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 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
  • 4.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的贡献是(   )
    A、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创立进士科 C、废除科举制度 D、创立殿试制度
  • 5. 如表为某一时期的重要举措,据此可知,这一历史时期是(   ) 

    措施方面

    措施内容

    中央机构改革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选官制度

    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官吏考核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

    减轻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6. 历史事件对当时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读图,请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acb D、bac
  • 7. 下图是某同学在课前所收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要学习的课题是(    )

    A、唐朝经济的繁荣 B、发达的农业生产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繁荣的商业贸易
  • 8.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是对下列哪一种瓷器的由衷赞美(   )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 9. 唐朝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创新工具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 11.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 科举制度下选官范围相较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提高了底层人民的素养 C、导致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D、打破了选官的门第限制
  • 13.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能体现出唐太宗这一观点的是(   )
    A、日本派遣使节来中国 B、玄奘西行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任用房玄龄为宰相
  • 14.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主流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回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 关于“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B、加强了唐蕃友好交往,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C、松赞干布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D、使西藏正式成为唐朝的一部分
  • 16. 学习“盛唐气象”这一课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17. 《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载了28个城邦.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该书内容丰富,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玄奘西游 B、澶渊之盟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 1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 19.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损害农民利益
  •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唐朝开始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最后完全移到南方。南移后,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上述材料中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朝代是(   )
    A、北宋 B、唐朝 C、南宋 D、五代十国
  • 21. 下图是一幅描绘南宋时期乡村货郎形象的绘画作品。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

       《货郎图》(局部)

    A、都市生活便利 B、市民阶层壮大 C、民族关系和睦 D、商业贸易兴盛
  • 22.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反映了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当时产量位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
    A、甘蔗 B、棉花 C、玉米 D、水稻
  • 23. 七年级历史课上,王老师出示了如下四幅图片,由此可知这节课探究的主题是(   )

                        

    秧马图           宋代海船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针铺商标

    A、宋朝时期流芳千古的绘画艺术 B、宋代商业的繁荣 C、宋朝实现大江南北的统一 D、宋朝经济的发展
  • 24. 仔细观察下方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①所对应的朝代曾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这一管理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三省六部制
  • 25.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伟大贡献是(   )
    A、统一中国 B、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C、统一东北 D、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 26. 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怒娇•赤壁怀古》
  • 27. 如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28.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 29.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 30. 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李白吟诗《蜀道难》

二、综合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柱状图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材料三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摘编自《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体现了宋代手工业在哪些方面的发展?
    (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现象?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
  • 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材料二:“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

                                                          ——程颐

    材料三: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材料四:隋朝科举设立进士科、秀才科、明经科。参加考试的有太学(国子学)、州县学的生徒,也有各州按规定举荐的贡士。考试统一的课程,一律按照才学标准录取;录取和任用权掌握在中央手里。

    (1)、材料一描绘的是什么事件造成的惨状?给唐朝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著名理学家程颐评价的人物是谁?从程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列举两例体现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具体史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 33.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一: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散,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四:“……此无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朝签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其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五: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请为上图设计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图片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第几种模式?
    (3)、材料三中的“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统治者奉行一种什么政策?北宋统治者的哪些措施间接导致了材料三中盟约的签订?
    (5)、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6)、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