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2023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图一是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来,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铭文虽然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这说明( )

    A、典籍记载都是历史真相 B、解释历史需要更换视角 C、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 D、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再特
  • 2. 某学者认为,秦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其所辖的各地方已不是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划了。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C、分封制取代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
  • 3. 古代诗词中蕴藏着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下列诗句分别描绘历史上的相关史实,其中与描写丝绸之路相关的是(    )
    A、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 B、百死千生坚如铁,佛经万卷返长安 C、舍已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D、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 4. 东晋初年,从洛阳迁到吴地的丞相王导在盛夏之日为了消暑,将腹部压到冰凉的棋盘上,并说:“何乃淘(qìng,淘是吴地方言,意为凉快)。”北人说吴语,这体现出(    )
    A、北人不适应南方气候 B、人口南迁带动文化交流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国家统一促进人口流动
  • 5. 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赋鞠、骑马之外,尤其喜欢荡秋千。唐诗(秋千词》写道:“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B、女性社会地位提升 C、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D、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 6. 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及边境上的藩兵 , 其中禁军担任“"守京师、备征成"的任务。宋太祖时禁军人数只有20万不到,到宋仁宗时期禁军员额高达80多万,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兵种。这现象(    )
    A、改变了守内虚外的国策 B、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埋下了边疆危机的隐患 D、保障了北宋的长治久安
  • 7. 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
    A、农耕经济兼收并蓄 B、思想保守观念陈旧 C、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丝绸之路始终畅通
  • 8. 明清时期某典籍记载:“甘薯,即俗名红山药也……枝叶附地,随节作根,风雨不能侵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可充笾实,可以酿酒,用地少而利多”。该典籍是(    )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 9.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在《清朝全史》中记载“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1645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宜先师’的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推崇儒家学说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    )
    A、文化认同 B、重文轻武 C、罢黜百家 D、谦恭心态
  • 10. 1843年,两江总督向道光帝汇报说:“吏治日坏,民生日困"。1848年,广东学政进京觐见道光帝,说他沿路所见,“盗贼蜂起,民不聊生”。这说明当时(    )
    A、皇帝权力削弱 B、儒学受到冲击 C、社会矛盾加剧 D、自然经济解体
  • 11.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19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业企业,至1894年,洋务企业总资本达26344万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奠基 B、是一次成功的自救运动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D、保护了中国海疆的安全
  • 12. 《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 13.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是为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挽联,其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 )
    A、结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民族民主革命
  • 14. 图二是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与这一分布情况相关的因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 C、长征的胜利完成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 15.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灌制了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名为《起来》的唱片。该唱片收录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中国革命歌曲,并在法国、印度、捷克等国家成地区发行。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B、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C、抗日战争受到国际关注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 16. 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三),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17. 如图四(一辈子第一回),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8. 观察《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五)。下列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    )

    A、A-B点的增长主要是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 B、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导致C点高峰的出现 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D-E点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19. 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我国(    )
    A、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20. 2021年5月22日有位老人与世长辞,人们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涌,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其中有网友留言:“当稻花抽芽,稻米成熟时,我们仍然会想起您!”这位老人是(   )
    A、袁隆平 B、沈从文 C、翦伯赞 D、丁玲
  • 21. 观察图六(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这反映了(    )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 22.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据此规定,公元前399年,由抽签产生的陪审团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表明(    )
    A、雅典法庭不合法审判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 B、雅典法庭是当时最高权力机关 C、雅典民主政治不能保障公民言论自由 D、雅典陪审团成员具备专业法律知识
  • 23. 拜占庭帝国矗立立在欧、亚非三洲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多年。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
    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 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 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 24. 某次学习中出现“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等短语,此学习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
    A、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B、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25. 《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出版,第一个英译本于1850年在伦敦《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不同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此外还有法文、波兰文、俄文、丹麦文译本相继出版。这反映出(    )
    A、共产主义已深入各国人民心中 B、《共产党宣言》 成为最畅销书籍 C、世界各国都出现革命高潮 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 26. 苏联(俄)一位领导人说:“我们在这方面犯了很多错误,走得太远了;我们在商业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这是不是一种错误呢?当然是一种错误。”基于此,苏联(俄)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斯大林模式
  • 27.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达到退休年纪的劳动人员,依据他们自身的不同工资情况,每月能够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据此可知,该法案的实施(    )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C、增加了就业机会 D、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
  • 28. 图七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 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 D、甲是苏联、乙是美国、丙是中国
  • 29. WTO:为世界市场竞争和合作提供一个“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划,为不同体制、不同国家的企业竞争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这反映出WTO(    )
    A、符合两极格局下美国发展的需要 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践行了维持国际和平安全的宗目 D、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30. 当今“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我们的生活,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这些现象说明了(    )
    A、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交往方式 B、电气时代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C、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 D、科技发展推动企业经营的创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2分,32题16分,33题12分。)

  • 31.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通货的一种,俗称金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货币

    机;朝代

    货币

    秦-五代

    铜钱

    宋朝

    北宋诞生“交子”,纸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

    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

    明朝

    自明中期起,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地位,与铜钱兼用

    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据《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主要货币的演变趋势。
    (2)、阅读材料二,指出其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可从材料本身的价值、材料内容的价值来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相关的史实或历史现象,并分析“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汤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背景。
  • 32.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嗄尔尼给乾隆帝的“礼单”:天体运动仅和望远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奇巧椅子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钢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土特产若干。清朝回赠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锻、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第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材料二: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制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木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1)、材料一提到的两份礼单中,礼品有何差别?出现这种差别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材料反映出清政府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分析影响当时清政府外交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两件大事”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声音”的认识。
  • 33. 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发表“第一个人权宣言”的事件。
    (2)、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