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1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材料 C、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D、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闻气体气味
3. 中秋节常吃到真空包装的月饼,采用真空包装主要是为了隔绝(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镁带5.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牛奶 C、稀盐酸 D、果粒橙饮料6. 树立安全意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7.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B、
C、
D、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9.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燃烧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 D、进入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10. 多数水果中官含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促进人体发育,增强人体抵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含有20个原子 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4个氢分子 D、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11. 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 , 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A、CO2 B、NO2 C、SO2 D、ClO212. 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到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归纳法
根据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D
类比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A、A B、B C、C D、D13.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分子构成相同 C、微粒观: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守恒观:电解水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二、填空题
-
14. 科学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实验室用水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依据的是。
(2)、学校配备的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上图1中活性炭颗粒的作用是。
②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超滤膜”相当于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
(3)、(二)物质间的转化如图2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转化及相互反应的关系(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D是氧化物,B、C为单质,A是生活中常见液体,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B的化学式。
(4)、物质C的一种用途是。(5)、写出D→A的化学方程式。15.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舱带回的月球样品一“月壤”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回答下列问题:(1)、经检测、月壤中主要含有橄榄石、辉石、钛铁矿、斜长石以及玻璃态物质,该月球样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在月壤中还含有丰富的稀有气体氦-3。一个氦-3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为避免月球样品被污染,采集回地球的月球样品必须存放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从氮气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4)、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分析该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是:a. ;b. 。
三、综合题
-
16.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可以采用的装置组合为。(3)、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CO2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检验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 , 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采用装置C代替装置A,采用C装置的优点是:;实验时锌粒放在。能用F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17.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1)、(一)探究燃烧条件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实验中,加热片刻后,观察到A中乙酒精的棉球燃烧,B中水的棉球不燃烧,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图2中C、D、E处均为白磷,C、E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①实验时D处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②能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
(3)、根据上面实验探究,你认为实验室里“白磷保存在水中”的原因是:。(4)、(二)探究物质的变化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两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按图3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 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图4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写1条);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8. 金属材料的使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铜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性。(2)、下图中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后,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是。(3)、《天工开物》记载“烧铁器淬于胆研水中,即成铜色”,胆研水为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4)、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较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用涂油的方法防止某些铁制零件生锈,其防锈原理是。(5)、请你大胆推测,铜比铁、铝更早被人类制得并利用的主要原因是。(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下表实验。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15%盐酸产生气体快
①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a;b;c。
②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一)配制溶液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配制方案如下。
方案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所配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方案2: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
(3)、需要再加入NaCl的质量是g。(计算结果精确到0.1)(4)、(二)认识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装有50g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0g,30g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A,B,C三个烧杯中所盛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选填序号)。
(5)、图2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甲”或“乙”)。(6)、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7)、20℃时,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8)、(三)物质的分离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人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9)、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常含有难溶性杂质。欲从粗盐中得到精盐,进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