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态,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旧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话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可见,“述”与“孝”密切关联,这也暗中切合了孔子“述而不作”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上帝为每个人的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久远,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洁的精神

    张承志

    那是神话般的、唯洁为首的年代。洁,几乎是处在极致,超越界限,不近人情。后来,经过如同司马迁、庄子、淮南子等大师的文学记录以后,不知为什么人们又只赏玩文学的字句而不信任文学的真实——断定它是过分的传说不予置信,而渐渐忘记了它是一个重要的、古中国关于人怎样活着的观点。

    今天没有人再这样谈论问题,这样写好像就是落后和保守的记号。但是,四千年的文明史都从那个洁字开篇,我不觉得有任何偏激。一切都开始在这座低平的、素色的箕山上。一个青年,一个樵夫,一头牛和一道溪水,引来了哺育了我们的这个文明。如今重读《逍遥篇》或者《史记》,古文和逝事都远不可及,都不可思议,都简直无法置信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野。山势非常平缓,从山脚拾路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抵达箕顶。山的顶部宽敞坦平,烟树素淡,悄寂无声。在那荒凉的箕顶上人觉得凄凉。在冬天的晴空尽头,在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远影。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我在那个遗址上挖过很久,但是田野发掘并不能找到清洁的古代。

    《史记》注引皇甫谧《高士传》,记载了尧舜禅让时期的一个叫许由的古人。许由因帝尧要以王位相让,便潜入箕山隐姓埋名。然而尧执意让位,追许由不舍。于是,当尧再次寻见许由,求他当九州长时,许由不仅坚辞不从,而且以此为奇耻大辱。他奔至河畔,清洗听脏了的双耳。

    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所谓强中有强,那时是人相竞洁。牵牛的老人听了许由的诉说,不仅没有夸奖反而忿忿不满:你若不是介入那种世界,哪里至于弄脏了耳朵,想在你洗耳不过是另一种钓名沽誉。下游饮牛,上游洗耳,既然你已知道自己双耳已污,为什么又来弄脏我的牛口?

    今天恐怕少有人相信这样的故事,但是司马迁亲自去过箕山。

    《史记·伯夷传》中记道: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这座山从那时就同称许由山。但是在我登上箕顶那次,没有找到许由的墓。山顶是一个巨大平缓的凹地,低低伸展开去,宛如一个长满荒草的簸箕。这山顶虽宽阔,但没有什么峰尖崖陷,登上山顶一览无余。我和河南博物馆的几个小伙子细细找遍了每一丛蒿草,没有任何遗迹残痕。

    当双脚踢缠着高高的茅草时,不觉间我们对古史的这一笔记录认起真来。司马迁的下笔可靠,已经在考古者的铁铲下证实了多次。他真的看见许由墓了吗?我不住地想。

    箕顶已经开始涌上暮色,视野里一阵阵袭来凄凉。天色转暗后我们突然感慨,禁不住地猜测许由的形象,好像在蒿草一下下绊着脚、太阳一分分消隐下沉的时候,那些简赅的史料又被特别细致地咀嚼了一遍。山的四面都无声。暮色中的箕山,以及山麓连结的朦胧四野中,浮动着一种浑浊的哀切。

    我抱着考古队员式的希望,有一瞬甚至盼望出现奇迹,由我发现许由墓。但箕顶上不见牛,不见农夫,不见布衣之士刚愎的清高;不仅登封洛阳,不仅豫北晋南的原野,都沉陷在晚暮的沉默中,一动不动,缄口不言。那时我不知道,就在那一天里我不仅相信了这个古史传说而且企图找寻它,虽然我并没有找到许由墓。

    许由墓也许永远湮没无闻,但箕山许由的本质,后来分衍成很多传统。洁的意识被义、信、耻、廉等林立的文化所簇拥,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森林,使中国人长久地自尊而有力。

    应当坚信:在大陆上孕育了中国的同时,最高尚的洁意识便同时生根。那是四十个世纪以前播下的高贵种子,它百十年一发,只要显形问世,就一定以骇俗的美久久引起震撼。它并非我们常见的风情事物。我们应该等待这种高洁美的勃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如今人们重读《逍遥篇》或《史记》,对其文学记录不予置信,表现了人们对过去“唯洁为首”年代的不理解。 B、文章以厚重的笔触描摹了许由这个心灵“清洁”之士,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独到的理解和深沉的缅怀。 C、文章提到《高士传》中的牵牛老人对许由洗耳的忿忿不满,批评他沽名钓誉,以此可知作者对许由也有些许讥讽。 D、作者浓墨重彩勾勒了中国文化源头处先秦时期的典型人格——洁的意识,歌颂了这种可贵的“士”的精神。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摹山顶之行状,将其比喻成“一个长满荒草的簸箕”,形象地写出了许由山的清冷、荒凉。 B、文章重在抒情,辅以议论、描写、记叙等,充满对古仁人的崇敬和礼赞,表达对清洁精神的赞美。 C、“许由墓也许永远湮没无闻,但箕山许由的本质,后来分行成很多传统”承上启下,引出洁意识的表现和影响。 D、文章提到今人不信任文学的真实,与作者深信洁意识形成对比,突出了对这种精神的歌颂和呼唤。
    (3)、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
    (4)、从《史记》众多人物中,挑选一位符合本文所表述的“洁”精神本质的人物,为他写一则颁奖词。要求:注意人称,运用至少一种修辞,且有对人物“洁”的精神的评论,不超过150字。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

    【注】①石碏: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翠的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B、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C、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D、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与屈原《离骚》中“又重之以修能”的“修”意思不同。 B、公,指鲁隐公。因《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鲁及诸侯国的事件,故常用“公”代鲁君。 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常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等。文中是对石碏的尊称。 D、逆,与“顺”相对,文中指迎接,与《孔雀东南飞》中“逆以煎我怀”的“逆”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就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卫国人因此创作了《硕人》这首诗赞颂她的美德。 B、石碏劝卫庄公应以道义去教育州吁,而不要过分宠爱他,并禁止儿子与他交往,都没效果,就告老回家。 C、州吁即位后期望与宋、陈、蔡一道攻打郑国,以此报先君之仇,同时求得诸侯的尊崇,在百姓中树立威信。 D、石碏设计让州吁去朝见陈桓公,借此机会让陈国除掉州吁。陈国抓住州吁和石厚后让卫国派人处置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②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5)、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从这段史传中得到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身份角度作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归①

    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②,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诗人辗转返回成都草堂之时。  ②甲子,古人以天干地支计年计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春归”可理解为春天即将离去,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欲尽的时节诗人归家,诗歌以景、事、情等与之相呼应。 B、“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中,“静”字写出远鸥“浮水”的神韵,而“斜”字则表现了轻燕迎风低飞的情态。 C、诗人“醒复醉”,与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 D、全诗层次清晰,先写草堂及周边的景物和触发的情感,再写赏春的具体行为和所见之景,最后抒写对人生的感悟。
    (2)、古人评点本诗“自伤自解”,诗人是如何“自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舞女人数之多,歌舞之盛的是“”。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王维《画》中的诗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3)、诸葛亮作为能干忠诚的名臣,广受文人士大夫爱戴,古诗文中赞颂他的诗句有“”。

六、选择题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汉服剧本杀、古风宴饮、国风走秀等以汉服为核心元素的沉浸式体验        。从年初的《唐宫夜宴》到端午节推出的《洛神水赋》,河南电视台“出圈”的系列节目采用大量的汉服元素营造出         的盛景,让国人领略了中华传统服饰之美,也为“活”用传统元素提供了好范式。

    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在平日里身着汉服出行。汉服兴起也带动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热爱,发扬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汉服爱好者通过举办雅集、非遗体验、国风展演等活动推动汉服文化新发展。

    汉服“出圈”,实为传统文化回归。汉服从一个         的模糊概念,变成如今有严谨定义、有典籍研究、有理论支撑、有实践队伍、有媒体关注、有较为广泛的人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当下国人重建文化自尊的初衷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只有坚守文化初心,汉服文化才能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兴未艾    完美无缺    鲜为人知    挫而弥坚 B、东山再起    美轮美奂    屡见不鲜    挫而弥坚 C、方兴未艾    美轮美奂    鲜为人知    历久弥新 D、东山再起    完美无缺    屡见不鲜    历久弥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汉服兴起也带动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 B、汉服的兴起也推动了年轻人热爱的传统文化,激励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 C、汉服兴起也激发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热爱,激励了“古为今用”精神的发扬。 D、年轻人带动了对传统文化中汉服兴起的热爱,激发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

七、选择 简答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到药物,就避不开靶点。任何药物都必须和体内特定目标(靶点)结合,对靶点介导的生物过程加以调节,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想了解药物疗效,就必须 

    药物没有直中靶点的功夫,想改变靶点的生物功能,就必须和靶点“亲密无间”地结合。靶点是分子,因此绝大多数药物也是分子级别的,分为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两类。

    药物一般通过两个方法改变靶点功能:改变靶点的催化功能,或者改变靶点和其他分子的相互结合。对于具有催化功能的酶来说,  , 反应在此进行。这个“活性中心”常常具有小而深的特点,很适合“塞”一个小分子进去。因此,在改变酶的活性这方面,小分子药物得天独厚。但是和酶的“活性中心”相反,靶点和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往往又大又浅,“浅”让小分子无处着手,“大”让小分子力不从心。因此,在干涉分子间相互作用这方面,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D、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八、材料作文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有人认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作品不存在唯一解释,文学研究也不是为了得出唯一正确的答案;也有人认为,作品解读应遵循作家的创作意图,知人论世,形成正解,不该歪曲作品背后的历史或现实,形成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歪解或误读。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