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具有先天优势,理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积极作为。

    礼仪文化是以礼仪为内核的文化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器物等的总称,内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追求。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礼仪文化相比,中华礼仪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修齐治平”就与礼仪息息相关:“修身”就是要造就彬彬有礼的君子;“齐家”就是要长幼有序,家庭和睦;“治国”就是重视礼仪熏陶,实现以礼治国;“平天下”更要以礼服人,实现天下太平。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代相传,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心灵里,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中华礼仪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各民族文化禀赋、宗教风俗、价值体认等差异存在的前提下,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彼此接触、相互融会、协同内聚,在礼仪文化上逐渐呈现出共同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打下了深厚根基。

    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抓手。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高度重视礼仪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传承弘扬优秀礼仪文化,进一步优化礼仪教育课程、丰富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家庭、社会、社会教育主体合力。通过礼仪文化教育,用共同的民族文化凝聚民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蒋璟萍《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礼仪以周为最,中国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就是要让人的精神世界坦露出来,并将它们规范于用礼和乐编制成的网络中,通过这张有形的网络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道德、伦理和修养以及情感、思想和欲念。

    在《论语》中,孔子几次强调“不知礼,无以立”,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这也是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懂不懂礼仪。《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可见,中国古代很早就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文明人,懂礼仪是先决条件。时至今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作为国学的精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与道德融合在一起,其“齐民化俗”的功能影响着普罗大众,深入作用于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从遥远的历史走来,早已渗透到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它曾被作为一种制度被记录和推广,不仅仅作用于庙堂之上、殿陛之间,也同样影响着江湖民间、市井陋巷。但是传统礼仪文化也不是完美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月更迭,总有一些传统礼节已经无法适应当今这个年代。因此在传承礼仪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有所讲究的。今天在学习中国传统礼仪的时候,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礼仪里面寻找真正适合现代社会、注入了我们民族灵魂的东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尊老敬贤、仪尚适宜、与人为善、礼尚往来、容仪有整等,都是可以传承下来的,将这些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跟当今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才能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最终是要落在每个人的身上。个人要做到有礼行天下,就需要先懂礼仪,讲礼貌。

    首先要心中有礼,心存肃敬。心中有礼的人,讲究独善其身,如果没有从心里面真正做到讲礼仪,就是没有做到自律,没有自律之心,在他人面前表现的所谓礼仪也就不过是逢场作秀而已。心存肃敬,就是心里要尊重人,对待任何人或者任何事都不怠慢;不怠慢就不会为所欲为,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心存肃敬的人,会凡事都以尊重对方为出发点,既振作了个人的精神面貌,又尊重了对方的感受,就做到了人我相协相悦。

    其次要学礼仪,学为人处事。孔子说只有懂得用“礼”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来传统礼仪,诸如《论语》《礼记》等古典书籍,阅读中国古代关于礼仪的经典著作可以让人明礼向善;同时,可以发掘生活中的优秀榜样,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多向谦和有礼的人学习,以其为师,自然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最后要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生活中要待人以诚,尊重别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先学会尊重别人。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关系。在礼貌方面要做到平等待人、语气平和、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在礼节方面要做到热情主动、称呼得体、主次有序等,在仪表方面要讲究卫生、衣着得体、仪表端庄,在仪式方面,要懂得基本的仪式常识,就不会那么容易闹笑话。

    (摘编自王培国《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及其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礼仪文化内涵丰富而独特,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修齐治平”息息相关,故而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B、中华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但在礼仪文化上逐渐呈现出共同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这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 C、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庙堂、殿陛,还是江湖、市井,都深受其影响。 D、真正心中有礼、心存肃敬的人,讲究独善其身和自律,会凡事以尊重对方为出发点,做到人我相协相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及其传承,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B、西周时期的礼乐有效地约束和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欲念等,所以在传承时必须完整保留。 C、儒家认为是否懂礼仪关涉到一个人能否立身处世,懂礼仪是成为一个文明人的前提条件。 D、将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有助于引导家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礼仪重要性”的一项是(   )
    A、《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颜元:“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 D、《礼记·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跑龙套

    (沈从文)

        ①近年来,社会上各处都把“专家”名称特别提出,表示尊重。我为避免滥竽充数的误会,常自称是个“跑龙套”角色。我欢喜这个名分,除略带自嘲,还感到它庄严的一面。因为循名求实,新的国家有许多部门许多事情,属于特殊技术性的,固然要靠专家才能解决。可是此外还有更多近于杂务的事情,还待跑龙套的人去热心参与才可望把工作推进或改善。一个跑龙套角色,他的待遇远不如专家,他的工作却可能比专家还麻烦些、沉重些。

        ②跑龙套在戏台上像是个无固定任务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报,虽然每一出戏文中大将或寨主出场,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几个转,而且要严肃认真,不言不笑,凡事照规矩行动,随后才笔直恭敬地分站两旁,等待主角出场。看戏的常不把这种角色放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自己一举一动可不儿戏。到作战时,他虽然也可持刀弄棒,在台上砍杀一阵,腰腿劲实本领好的,还可在前台连翻几个旋风跟斗,或来个鲤鱼打挺,鹞子翻身,赢得台下观众连串掌声。不过戏剧照规矩安排,到头来终究得让元帅寨主一个一个当场放翻!

        ③跑龙套另外还得有一份本事,即永远是配角的配角,却各样都得懂,一切看前台需要,可以备数补缺,才不至于使得本戏提调临时手脚忙乱。一般要求一个戏剧主角,固然必需声容并茂,才能吸引观众,而对于配角唱做失格走板,也不轻易放过。一个好的跑龙套角色,从全局看,作用值得重估。

        ④京戏必用耳听,有个故事可以作例:清末民初有那么一个真懂艺术的戏迷,听谭老板的戏时,不问寒暑,每戏必到,但座位远近却因戏而不同。到老谭戏一落腔,就把预先藏在袖子里两个小小棉花球,谨谨慎慎取出来,塞住耳朵,屏声静气,躬身退席。用意是把老谭那点味儿好好保留在大脑中,免得被下场锣鼓人声冲淡!这才真正是老谭难得的知音,演员听众各有千秋!

        ⑤故事虽极生动,我还是觉得这对当前今后京戏的提高和改进,并无什么好影响。因为老谭不世出,这种观众也不易培养。至于一般观众,到戏园子来,大致还是准备眼耳并用,不能如老内行有修养。对于个人在台边一唱半天的某种剧目,即或唱工再好,也不免令人起疲乏感。何况有时还腔调平凡陈腐。最不上劲的,是某种名角的新腔。通常是一个人摇着头满得意的唱下去,曼声长引,转腔换调时,逼得喉咙紧紧的,上气不接下气,好像孩子比赛似的,看谁气长谁就算本事高明。他本人除了唱也似乎无戏可做,手足身段都是静止的,台上一大群跑龙套,更是无戏可做,多站在那里睡意蒙眬的打盹,只让主角一人拼命。这种单调唱辞的延长,和沉闷的空气的感染,使得观众中不可免也逐渐有梦周公势。这种感染催眠情形,是观众对艺术的无知,还是台上的表演过于沉闷单调,似乎值得商讨。

        ⑥京戏中有很多好戏,其中一部分过于重视主角唱做,忽略助手作用。近年来地方戏到京演出,几乎得到了普遍的成功。地方戏不同于京戏,主要就是凡上台的生旦净丑,身分虽不相同,都有戏可做。这是中国戏剧真正老规矩,从元明杂剧本子上也可看得出来。虽属纯粹配角,也要让他适当发挥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有删改)

    (1)、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②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2)、①自然段中,作者常称自己是个“跑龙套”角色的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①和③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跑龙套”的重要性。
    (4)、根据②自然段,概括“跑龙套”者的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固定任务,姓名通常不上海报。 B、不喜言笑,持刀弄棒。 C、凡事按照规矩行动。 D、基本功较为扎实。
    (5)、为什么④自然段中的故事对当前今后京戏的提高和改进,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6)、作者表面上是谈京戏中“跑龙套”的问题,实际上是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在重视发挥专家作用的同时,重视的作用。
    (7)、⑥自然段中,作者所说的“地方戏不同于京戏”具体指什么?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文化典故,不仅给文章增添了许多文化气息,而且也显示了作者丰富的京戏知识。 B、本文作者在文章中的议论,幽默中略带点自嘲,比如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称自己是“跑龙套”的,就具有调侃的味道。 C、本文对于京戏的描述非常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文章还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京戏。 D、本文围绕京戏展开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跑龙套”者的基本观点以及看法。
    (9)、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散文 B、记叙文 C、小说 D、说明文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张仪曰:“秦疆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之贱於王乎?”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不若为言而出之。”於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

    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曰:“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 , 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弱国之救,忘疆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於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於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今赦不诛,又欲听其邪说,率先事秦。夫匹夫犹不忘仇雠 , 况君乎?未得秦欢,而先触天下之公愤,臣窃以为非计也。”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后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 B、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 C、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 D、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媵指先秦时期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人,与《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的“媵”含义相同。 B、鱼肉指像鱼肉一样任人宰割,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鱼肉”意义用法相同。 C、苏秦是战国时纵横家,提出“合纵”抗秦策略,与《过秦论》中“有苏秦之属为之谋”的苏秦是同一人。 D、仇雠意思是仇人,仇、雠两个词语同义,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及仇雠已灭”的“仇雠”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为了得到黔中土地,尽管不忍开口,但想把献出张仪作为交换条件之念,符合“暴秦之欲无厌”的认识。 B、郑袖认为楚王对秦国没有尽礼,不仅没有献地,还要杀张仪,必然会导致秦国报复,成功混淆了楚王的视听。 C、张仪死里逃生,也不忘记自己策士身份和游说目的,用秦国优越地理位置、强大军事实力等游说、威逼楚王。 D、楚王目光短浅,不辨忠奸,释放张仪,不顾屈原劝阻,献出黔中之地,冒犯天下结好秦国,犯了不知人之错。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疆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

    ②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

    (5)、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资治通鉴《周纪三》)请结合选文与《屈原列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张仪不符合孟子口中“大丈夫”的原因。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①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词的字数都不足58字,属于词中的小令:由上、下两片构成,又属于双调。 B、欧阳词首句中的“尊前”,意为尊重友人,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而对方已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苏词写到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词作寄寓了作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D、在苏词中,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于是作者决定暂且抓紧时机,借吟诗饮酒以自娱吧!
    (2)、请指出两词在情感变化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舟,在古诗中是常用的意象。《登岳阳楼》(杜甫)、《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中都有“舟”的诗句,分别是“”“”。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吊古伤今,指出面对六朝灭亡史实,不以此为鉴,凭高对此,枉自感叹“”。
    (3)、古典散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包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指出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后人为他们悲哀,但是如果“”。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如果帝王“”,那么德行就不能保持深厚,性情就不能控制欲望,如同砍断树根来求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

六、选择 简答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右北平是一个伟大的地名,与北平有着     的联系,但它比北平大得多,也古老得多。右北平像一个      的父亲,在漫长历史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和坎坷,却仍心胸宽广,把自己朴素坚忍和乐善好施的性格全部遗传给了北平,包围并庇护着北平。

    沿着华北平原北部的边缘地区,北平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它守在长城内侧,把一切都托付给了右北平。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可以被官方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虽然现代地理学告诉我们,北纬40°以上大致都是北方了,但是在河西走廊以北,在巴丹吉林沙漠以北,在阴山山脉以北,广袤的沙海、戈壁与深厚的黄土限制了绿色,也限制了人们的脚步与目光。对于中原来说,这些地方是      的美丽“绝域”,苍凉、沉寂。然而同样是塞上,右北平却是有温度的,它向华北平原敞开了自己。先民们“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来到这里。他们扎根在被称为“坝上”的那些地方 , 世世代代筚路蓝缕,自荒芜贫瘠中创造出厚重的历史与文明。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它守在长城内侧,把一切都托付给了右北平。 B、我之看雪,是任思维的雪橇悄然深入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C、过桥人骑在一匹河的背上,任它驰骋过时间与空间。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发明了细胞大小的‘无人工厂’,光一照就‘开工’,能让肿瘤切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大大降低。”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说。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再精准的手术也不可能把肿瘤细胞清理得“一个不留”。切除后,______,不断潜逃诱发新癌变。

    切除肿瘤的同时,______,用于增强身体自然免疫系统,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案。“在人体内实现免疫增强目前来说还是存在风险的,因为难以解决控制的问题,就有过度激活的可能,从而危及生命。”叶海峰表示,信号因子的释放、递送等过程都要解决“可控”的问题。

    通过程序的设计实现生物学因子精准释放,是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优势。但是, ______?在设计“无人工厂”之初,叶海峰曾考虑物理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等作为“指令”的传递载体,光遗传学手段发展起来后,光作为“指令”载体的绝对优势让叶海峰果断放弃了其他手段,光信号的非侵入性方式在临床安全性方面非常可贵,且能够对细胞活动进行明确的调节。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无人工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还有人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D、由“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中国建筑的这种形式,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喜欢。

七、材料作文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过去十年,安徽滁州成为了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究其原因,突出了一个“快”字,这其中既有代表“中国速度”的高铁、制造业快速崛起等硬件的加持,也离不开政府审批流程的精简、分秒必争的“竞速”精神的作用。

    材料二:

    最近几年,曾经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深圳,却故意放慢了城市发展的脚步。深圳不再一味地追求城市发展的速度,反而致力于打造更加舒适、宜居、幸福感更强的城市综合体。

    你如何看待上述情况,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根据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