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 “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副对联赞扬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 2. 近年来,中央政府给西藏的财政定额补贴每年都在12亿元以上,总投资46亿元的62项援藏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B、我国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C、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3. “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两岸关系的发展 D、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4. 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法定假日,规定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政府的这些做法( )

     ①说明了壮族超过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均衡协调 

     ④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5.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区别是(   )

    A、实施群体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 6.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   ) 

     

    A、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 7. 20世纪末以来,党中央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不包括( )
    A、西部大开发 B、青藏铁路通车 C、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 D、兴边富民行动
  • 8. 如图两位领导人反复谈判磋商的主题是(   ) 

       

    A、台湾问题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西藏解放
  • 9. 下面对两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

      :

    A、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
  • 10.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书序中写道:“我们今天的十二亿中华儿女,也同样怀有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可惜我们中华民族躯体上还保留有西方殖民主义留下的毒瘤,面积虽小,痛苦却大。前年,香港回归了……从此以后,我们真正是金瓯无缺,神州大地焉能不载歌载舞、普天同庆呢?”据此推断,该书序应作于( )
    A、“一国两制”提出之初 B、澳门回归祖国之前 C、“九二共识”达成之时 D、两岸实现停火之际
  • 11.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这三个地区(    )
    A、都设立了经济特区 B、都成立了特别行政区 C、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都由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 12.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割占台湾岛 B、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 13. 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
    A、 “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海峡两岸已实现统一
  • 14. 20世纪50年代“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到20世纪80年代“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材料说明( )
    A、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 B、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C、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D、港澳回归推动祖国统一
  • 15.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 16.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祖国失散已久的又一个“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原因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 17. 习近平谈到台湾问题时曾说:“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指的是( )
    A、两岸间实现真正停火 B、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 18.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 19.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也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一个典范。下列选项中属于成功运用此方针的“典范”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澳门回归
  • 20.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法国
  • 21.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 
    A、摆脱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 22.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这一“共识”主要是指(    )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C、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23.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 24.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 25. 1951年,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6. 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27. 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 (共20分)

  • 28.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历届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三个方面)。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阐述收回香港已经具备的“成熟时机”。香港回归两年后,我国又成功收回了哪里?这些地区回归祖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针分别是什么。
  • 2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图二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结合所学概括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我国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的共同之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回归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3)、上述材料可用于探究哪些历史课题? 
  • 30. 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 

     材料二:(1984年6月22日邓小平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数据来源: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历年两岸贸易统计” 

     材料四: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致辞)(2015年11月7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构想的“新办法”  
    (3)、据材料三,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据材料四,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