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圆锥曲线-【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大题突破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9 类型:高考模拟

一、解答题

  • 1. P是双曲线x24y212=1右支上一点,A,B是双曲线的左右顶点,过A,B分别作直线PA,PB的垂线AQ,BQ,AQ与BQ的交点为Q,PA与BQ的交点为C.
    (1)、记P,Q的纵坐标分别为yPyQ , 求yPyQ的值;
    (2)、记PBCQAC的面积分别为S1S2 , 当12tanAQB155时,求S1S2的取值范围.
  • 2. 已知双曲线Ex2a2y2a2=1 , 点D(02)与双曲线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
    (1)、求双曲线E的方程;
    (2)、直线ly=kx+m与圆Cx2+(y+2)2=1相切,且交双曲线E的左、右支于A,B两点,交渐近线于点M,N.记DABOMN的面积分别为S1S2 , 当S14S2=87时,求直线l的方程.
  • 3. 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右焦点为F(20)P(37)是双曲线C上一点.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点F作斜率大于0的直线l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AB两点,若PF平分APB , 求直线l的方程.
  • 4. 已知双曲线E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1F2|=23且双曲线E经过点A(32)
    (1)、求双曲线E的方程;
    (2)、过点P(21)作动直线l , 与双曲线的左、右支分别交于点MN , 在线段MN上取异于点MN的点H , 满足|PM||PN|=|MH||HN| , 求证:点H恒在一条定直线上.
  • 5. 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E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Р为渐近线上一点,且3|PF1|=7|PF2|cosF1PF2=217.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若双曲线E实轴长为2,过点F2且斜率为k的直线l交双曲线C的右支不同的A,B两点,Qx轴上一点且满足|QA|=|QB| , 试探究2|QF2||AF1|+|BF1|4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 6. 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左焦点F1与右焦点F2都在x轴上,离心率为3 , 过点F2的动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点AB . 设|AF2||BF2||AB|2=λ

    (1)、求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
    (2)、若点AB都在双曲线C的右支上,求λ的最大值以及λ取最大值时AF1B的正切值;(关于求λ的最值.某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的思路可供参考:①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②设|AF2||AB|μ , 建立相应数量关系并利用它求最值;③设直线l的斜率为k,建立相应数量关系并利用它求最值).
    (3)、若点A在双曲线C的左支上(点A不是该双曲线的顶点,且λ=1 , 求证:AF1B是等腰三角形.且AB边的长等于双曲线C的实轴长的2倍.
  • 7. 三个互不相同的函数y=f(x)y=g(x)y=h(x)在区间D上恒有f(x)h(x)g(x)或恒有f(x)h(x)g(x) , 则称y=h(x)y=f(x)y=g(x)在区间D上的“分割函数”.
    (1)、设h1(x)=4xh2(x)=x+1 , 试分别判断y=h1(x)y=h2(x)是否是y=2x2+2y=x2+4x在区间上的“分割函数”,请说明理由;
    (2)、求所有的二次函数,使得该函数是y=2x2+2y=4x在区间(+)上的“分割函数”;
    (3)、若[mn][22] , 且存在实数k,b,使得y=kx+by=x44x2y=4x216在区间[mn]上的“分割函数”,求nm的最大值.
  • 8. 已知椭圆Γx24+y2b2=1(0<b<2).
    (1)、已知椭圆Γ的离心率为32 , 求椭圆Γ的标准方程;
    (2)、已知直线l过椭圆Γ的右焦点且垂直于x轴,记lΓ的交点分别为A、B,A、 B两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A'B' , 若四边形ABB'A'是正方形,求正方形ABB'A'的内切圆的方程;
    (3)、设О为坐标原点,P、Q两点都在椭圆Γ上,若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OPQ是直角,点Р在第一象限,且O、P、Q三点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求b的最大值.
  • 9. 已知双曲线Γ:x2a2y2b2=1(其中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其中c>0).
    (1)、若双曲线Γ过点(2,1)且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2x;直线l的倾斜角为π4 , 在y轴上的截距为2.直线l与该双曲线Γ交于两点A、B,M为线段AB的中点,求△MF1F2的面积;
    (2)、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c为半径作圆,该圆与双曲线Γ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过P作圆的切线,若切线的斜率为3 , 求双曲线Γ的离心率.
  • 10. 已知动点M(xy)到点F(10)的距离和它到直线x=2的距离之比等于22 , 动点M的轨迹记为曲线C , 过点F的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PQ两点.
    (1)、求曲线C的方程;
    (2)、若FP=2FQ , 求直线l的方程;
    (3)、已知A(20) , 直线APAQ分别与直线x=2相交于MN两点,求证:以MN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
  • 11. 椭圆C的方程为x2+3y2=4AB为椭圆的左右顶点,F1F2为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PF1F2为直角三角形,求PF1F2的面积;
    (3)、若QR为椭圆上异于P的点,直线PQPR均与圆x2+y2=r2(0<r<1)相切,记直线PQPR的斜率分别为k1k2 , 是否存在位于第一象限的点P , 使得k1k2=1?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2. 已知双曲线C上的所有点构成集合P={(xy)|ax2by2=1(a>0b>0)}和集合Q={(xy)|0<ax2by2<1(a>0b>0)} , 坐标平面内任意点N(x0y0) , 直线lax0xby0y=1称为点N关于双曲线C的“相关直线”.
    (1)、若NP , 判断直线l与双曲线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直线l与双曲线C的一支有2个交点,求证:NQ
    (3)、若点NQ , 点M在直线l上,直线MN交双曲线CAB , 求证:|MA||AN|=|MB||BN|
  • 13. 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经过A(01)T(8535)两点,MN是椭圆E上异于T的两动点,且MAT=NAT , 若直线AMAN的斜率均存在,并分别记为k1k2.
    (1)、求证:k1k2为常数;
    (2)、求AMN面积的最大值.
  • 14.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32 , 左、右顶点分别为AB , 点PQ为椭圆上异于AB的两点,PAB面积的最大值为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APBQ的斜率分别为k1k2 , 且3k1=5k2

    ①求证:直线PQ经过定点.

    ②设PQBPQA的面积分别为S1S2 , 求|S1S2|的最大值.

  • 15. 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焦距为2,FA分别是E的左焦点和右顶点,点QE上,且QFQA=|QF||QA|=4
    (1)、求E的方程;
    (2)、若P(132) , 直线ly=kx+mE交于不同两点MNPMN的内切圆的圆心在直线x=1上,求直线MN的斜率.
  • 16. 已知椭圆Γ:x2m2+y22=1(m>0m2) , 点AB分别是椭圆Γ与y轴的交点(点A在点B的上方),过点D(01)且斜率为k的直线l交椭圆ΓEG两点.
    (1)、若椭圆Γ焦点在x轴上,且其离心率是22 , 求实数m的值;
    (2)、若m=k=1 , 求BEG的面积;
    (3)、设直线AE与直线y=2交于点H , 证明:BGH三点共线.
  • 17. 已知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C1x2y2=2的左右焦点,过F2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PA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

    (1)、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线段PF1交圆C2(x+2)2+y2=8于点B , 记PF2BAF2F1PAF1的面积分别为S1S2S , 求SS1+SS2的最小值.
  • 18. 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22 , 右焦点为F(10)
    (1)、求椭圆E的方程;
    (2)、已知椭圆E的上顶点A在以点F为圆心的圆外,过A作圆F的两条切线l1l2分别与x轴交于点B , 点Cl1l2分别与椭圆交于点P , 点Q(都不同于点A),记ABC面积为S1APQ的面积为S2 , 若S1S2=3316 , 求圆F的方程.
  • 19.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sin(θ+π4)
    (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直线l过点P(10)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Q为弦AB的中点,且|PQ||PA|+|PB|=13 , 求l的斜率.
  • 20. 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10)F2(10) , 过F1且斜率为24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在x轴上的射影恰好为F2.

    (1)、求椭圆E的方程;
    (2)、如图,下顶点为A,过点B(02)作一条与y轴不重合的直线.该直线交椭圆E于C,D两点.直线AD,AC分别交x轴于点H,G.求证:ABGAOH的面积之积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 21. 已知点F(01) , 动点M在直线ly=1上,过点M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线段MF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记点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已知圆x2+(y+2)2=4的一条直径为AB , 延长AOBO分别交曲线C于ST两点,求四边形ABST面积的最小值.
  • 22. 已知斜率存在的直线l过点P(10)且与抛物线Cy2=2px(p>0)交于AB两点.
    (1)、若直线l的斜率为1,M为线段AB的中点,M的纵坐标为2,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点Q也在x轴上,且不同于点P , 直线AQBQ的斜率满足kAQ+kBQ=0 , 求点Q的坐标.
  • 23. 已知椭圆x22+y2=1 , 斜率为2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过点B作AB的垂线交椭圆于另一点C,再过点C作斜率为-2的直线交椭圆于另一点D.
    (1)、若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5 , 求△AOB的面积.
    (2)、试问直线AD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此定值;若不是定值,说明理由.
  • 24. 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焦点为F1(30) , 点P(312)E上.
    (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2)、已知椭圆E的上顶点为A , 圆M(x1)2+y2=r2(r>0) , 椭圆E上是否存在两点BC使得圆M内切于ABC?若存在,求出直线BC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5. 已知点A , 点B和点C为椭圆Cx2a2+y2b2=1(a>b>0)上不同的三个点.当点A , 点B和点C为椭圆的顶点时,△ABC恰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1)、求椭圆C标准方程;
    (2)、若O为原点,且满足OA+OB+OC=0 , 求ABC的面积.
  • 26. 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焦距与短轴长均为4.
    (1)、求E的方程;
    (2)、设任意过F2的直线为l交E于M,N,分别作E在点M,N上的两条切线,并记它们的交点为P,过F1作平行于l的直线分别交PMPN于A,B,求|OA+OB||OP|的取值范围.
  • 27. 已知直线l与抛物线Cx2=2py(p>0)交于A,B两点,且OAOBODAB , D为垂足,点D的坐标为(11)
    (1)、求C的方程;
    (2)、若点E是直线y=x4上的动点,过点E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EPEQ , 其中P,Q为切点,试证明直线PQ恒过一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 28. 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为F(20) , 且椭圆经过点M(31)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A、B是x轴上的两个动点,且|AM|=|BM| , 直线AM、BM分别交椭圆于点P、Q(均不同于M),证明: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
  • 29.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坐标为(10) , A,B分别是椭圆的左、右顶点,点D(xy)在椭圆C上,且直线ADBD的斜率之积为34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2x+ty3=0与椭圆分别相交于M,N两点,直线MO(O为坐标原点)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E,求MNE的面积S的最大值.
  • 30. 已知椭圆x2a2+y2=1(a>1)过直线lx=2上一点P作椭圆的切线,切点为A , 当P点在x 轴上时,切线PA 的斜率为±22.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O为坐标原点,求 POA面积的最小值.
  • 31. 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0<a10b0)的右顶点为A , 左焦点F(c0)到其渐近线bx+ay=0的距离为2,斜率为13的直线l1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且|AB|=8103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点T(60)的直线l2与双曲线C交于P,Q两点,直线APAQ分别与直线x=6相交于MN两点,试问: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 32. 已知椭圆x29+y25=1的右顶点为A,左焦点为F,过点F作斜率不为零的直线l交椭圆于MN两点,连接AMAN分别交直线x=92PQ两点,过点F且垂直于MN的直线交直线x=92于点R.

    (1)、求证:点R为线段PQ的中点;
    (2)、记MPRMRNNRQ的面积分别为S1S2S3 , 试探究: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λS2=S1+S3?若存在,请求出实数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3.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F(10) , 点M(6212)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过点P(21)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PA=λPBAQ=λQB(λ>0) , 求|OQ|的最小值(O是坐标原点).
  • 34. 已知双曲线Cx2a2y23a2=1(a>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且F2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3.
    (1)、求C的方程;
    (2)、过C的左顶点且不与x轴重合的直线交C的右支于点B , 交直线x=12于点P , 过F1PF2的平行线,交直线BF2于点Q , 证明:Q在定圆上.
  • 35. 已知过点P(20)的直线l1与双曲线Cx22y2=1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
    (1)、求直线l1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2)、设点Q(x0y0)(x022y02) , 过点Q且与直线l1垂直的直线l2 , 与双曲线C交于MN两点.当直线l1变化时,1|PA||PB|1|QM||QN|恒为一定值,求点Q的轨迹方程.
  • 36. 如果曲线y=f(x)存在相互垂直的两条切线,称函数y=f(x)是“正交函数”.已知f(x)=x2+ax+2lnx , 设曲线y=f(x)在点M(x0f(x0))处的切线为l1
    (1)、当f'(1)=0时,求实数a的值;
    (2)、当a=8x0=8时,是否存在直线l2满足l1l2 , 且l2与曲线y=f(x)相切?请说明理由;
    (3)、当a5时,如果函数y=f(x)是“正交函数”,求满足要求的实数a的集合D;若对任意aD , 曲线y=f(x)都不存在与l1垂直的切线l2 , 求x0的取值范围.
  • 37. 已知O为坐标原点,曲线C1x2a2y2=1(a>0)和曲线C2x24+y22=1有公共点,直线l1y=k1x+b1与曲线C1的左支相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

    (1)、若曲线C1C2有且仅有两个公共点,求曲线C1的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2)、若直线OM经过曲线C2上的点T(21) , 且a2为正整数,求a的值;
    (3)、若直线l2y=k2x+b2与曲线C2相交于C、D两点,且直线OM经过线段CD中点N,求证:k12+k22>1
  • 3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分别为椭圆Ex2a2+y2b2=1(a>b>0)的三个顶点,F(c0)为其右焦点,直线AB与直线CF相交于点T.

    (1)、若点T在直线lx=a2c上,求椭圆E的离心率;
    (2)、设直线CF与椭圆E的另一个交点为DM是线段CD的中点,椭圆E的离心率为12 , 试探究|TM||CD|的值是否为定值(与ab无关).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 39. 已知AB是双曲线Ex24y2=1的左、右顶点,M为双曲线上与AB不重合的点.
    (1)、设直线MAMB的斜率分别为k1k2 , 求证:k1k2是定值;
    (2)、设直线lx=1与直线MA交于点Plx轴交于点S , 点Q满足QS=2SP , 直线BQ与双曲线E交于点N(与ABM不重合).判断直线MN是否过定点,若直线MN过定点,求出该定点坐标;若直线MN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 40.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长轴长为4,且离心率为12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y=kx+m与椭圆C交于MN两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OMON的斜率之积等于1 , 求OMN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 41. 已知抛物线Cy2=2px(p>0)F为其焦点,点M(2y0)C上,且SOFM=4O为坐标原点).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ABC上异于点O的两个动点,当AOB=90时,过点OONAB于,问平面内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 , 使得|NQ|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定点Q及该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