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制作木雕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 B、氢气 C、氯化镁 D、铁3.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氯化钠的取用 B、
氯化钠的称量 C、
水的取用 D、
氯化钠的溶解
4.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米粥 D、汽水5. 粮食产量增长离不开化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 B、KNO3 C、NH4Cl D、Ca(H2PO4)26.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7. 下列化学用语可以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O2- B、2O2 C、CO2 D、2O8.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09. 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路过桃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两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光亮铜片放入稀盐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蓝色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1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 B、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本质上水分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12.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作保护气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2、SO2、NO2、CO及臭氧等13. 某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请你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降低 B、温度低于纸杯的着火点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纸杯不是可燃物14. 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莲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的描述错误的是A、甘草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甘草酮是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C、甘草酮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16. 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丁属于单质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共有两种氧化物 D、反应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7. 某工业生产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杂质,为完全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先加入过量的沉淀试剂,充分搅拌,完全沉淀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7.则加入的沉淀试剂及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B、氢氧化钡、碳酸钠 C、氢氧化钾、氯化钡、碳酸钠 D、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1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常温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
给水通直流电 D、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19. 某未知溶液中含有K+、、Cu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以下实验探究:①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有蓝色沉淀产生并伴有刺激性气味。
②另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分析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B、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Cl- D、该溶液中Cl-和至少含一种二、科普阅读题
-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钆元素是一种比较活泼的稀土元素。钆有多种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钆156、钆157、钆158等。钆15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中子数为93。
①钆是一种银白色金属;②钆具有延展性;③钆的熔点为1313℃,沸点为3266℃;④钆在干燥的空气中比较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形成松散易脱落的片状白色氧化物:⑤轧能与水缓慢反应;⑥钆能与酸形成无色的盐。
在很多领域可以看到钆元素的应用。比如利用金属钆或其合金可以生产一种小型高效磁制冷器,减少氟利昂等冰箱制冷剂的使用;钆的水溶性顺磁络合物在医疗上可提高人体的核磁共振(NMR)成像信号;钆用作控制核电站的连锁反应级别的抑制剂,以保证核反应的安全等。
(1)、一个钆15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64 B、93 C、157 D、221(2)、上述第二段材料中描述钆的化学性质的是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⑥(3)、结合材料分析,下列关于钆的说法错误的是A、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 B、钆156、钆157、钆158都属于钆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C、自然界中的钆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钆在医疗、工业、核能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三、填空题
-
21.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回顾踏青之旅,同学们对化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踏青所用到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不锈钢骨架 B、尼龙面料 C、塑料饭盒(2)、部分同学自备了一些食物,有牛肉、面包、牛奶、橙子,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3)、还有部分同学喜欢烧烤食物。他们用锡纸包好提前腌好的鸡翅进行烤制,很快鸡翅就烤熟了,锡可以制成很薄的锡纸是利用了锡的性,鸡翅很快被烤熟体现了锡具有良好的性。用木炭做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烤完食物后,某同学向燃着的火堆上覆盖一层沙土使火熄灭,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5)、野餐结束后,某同学衣服上沾上了少量油污,用水无法洗掉油污,用洗衣液可以洗掉油污,这是利用洗衣液的作用。(6)、返程前,同学们收集到一些垃圾,其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A、矿泉水瓶 B、金属饮料罐 C、果皮22. 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图是几种家庭中常用的清洁剂。请分析它们的有效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84消毒液
洁厕灵
管道通
彩漂液
产品示例
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NaClO)
氯化氢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2)、“洁厕灵”与“管道通”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本质是。(3)、取少量“彩漂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后,会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气体的制备①写出仪器X的名称。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甲烷,已知甲烷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可以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序号)。
(2)、气体的净化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a→b→c→d B、b→a→d→c C、c→d→a→b D、d→c→b→a(3)、物质组成的探究某同学用收集的干燥的氧气,探究蜡烛的组成中是否含有碳、氢元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用集气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填“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②将蜡烛点燃,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取出蜡烛,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得到的结论是:蜡烛中含有元素。为继续探究蜡烛的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你补充的实验操作为。
四、综合题
-
24. 铜质水龙头在空气中久置使用表面会出现一层绿色的锈渍。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铜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铜表面绿色锈渍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②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上图装置(铜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序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加入2mL氢氧化钠浓溶液
铜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二氧化碳
铜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二氧化碳
铜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二氧化碳
铜条小部分出现绿色锈渍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氢氧化钠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2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氮气、二氧化碳、(填化学式)。(3)、实验3的目的是。(4)、要得出“铜生锈一定与水蒸气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序号)。(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6)、【反思与评价】在进行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铜生锈与二氧化碳有关,其依据是。
25. 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杰出贡献。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以下探究。查阅资料: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20℃)。
阴离子阳离子
Cl-
Na+
溶
溶
溶
Ag+
不
不
溶
(1)、探究一:验证纯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有。
样品中有氯化钠
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方案不正确,请你继续完善上述实验方案(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2)、探究二:除去纯碱样品中的氯化钠。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7
35.8
36
36.3
36.6
碳酸钠/g
7
12.2
21.8
39.7
49.0
可以采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碳酸钠。
26.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捕获二氧化碳。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G是一种常用的固态干燥剂,F俗称“干冰”。(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物质G的化学式为。(3)、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4)、物质D的一种用途是。27. 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图模拟的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1)、①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为。
(2)、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①"搅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填“强"或“弱")。
②“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③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2.8%。请你计算置换这些铜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④“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所得产品中只含有三种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③中产品是在500℃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铁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