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举一反三”变式练习——13.3比热容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比热容: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强,温度变化小

  • 1. 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如图所示,鸭子感知春江水暖是通过 的方式。初春的傍晚,江水比岸上砂石暖是由于水的 较大,温度变化较小。鸭子离开水面时身上沾有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的作用。

  • 2. 小丽在海边游泳时发现:在同样的烈日下沙滩很热,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但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选填“大”或“小”)。
  • 3.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热量带到房屋取暖,用水取暖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 水的比热容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产、生活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有关的是(   )
    A、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润 B、冬天暖气设备用水供暖 C、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 5. 沿海地区昼夜温度变化不大,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大,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砂土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二、热量的计算:Q=cm△t

  • 6. 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J[c=4.2×103J/(kg·℃)]。运动员参加自行车比赛,运动员和自行车总质量80kg在水平路面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1m2 , 此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Pa(g=10N/kg)。
  • 7. 有两个温度为100℃质量相等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温水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了10℃;取出甲球,将乙球放入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了10℃(末温未达100℃),则甲球比热容c和乙球比热容c , 大小的关系是( )
    A、c<c B、c=c C、c>c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8. 沼气是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生成的,用它烧水做饭既清洁又卫生。若1m3沼气完全燃烧能释放2.1×107J的热量,不计能量损失,这些热量可以使kg的水温度升高50℃。
  • 9. 今年初,国内某汽车企业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企业,引发了对汽车发动机的全民大讨论。传统燃油汽车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 大;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箱中水温升高,这是利用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若水箱中有5kg的水,温度升高了10℃,吸收的热量为 J。[c=4.2×103 J/(kg·℃)]
  • 10. “过桥米线”是一种云南特色小吃,食材很多,包括一碗热汤、上面浮着层油,一碟鲜肉薄片,一碗熟米线,等肉熟后再加入米线。已知汤的质量为2kg,初温为90℃,比热容为4.2×103J/(kg·℃);肉的初温为20℃,比热容为3.5×103J/(kg·℃)。为了饮食健康,肉必须加热至80℃,则汤内最多可以放入kg肉(不计热量损失)。

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探究: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热量相同

  • 11.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液体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食用油

    50

    20

    50

    2

    50

    20

    35

    2

    (1)、对食用油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则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的温度升高的多,的吸热能力更强;
    (2)、如果让水的末温也达到50℃,还需要再继续给水加热min;
    (3)、食用油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
    (4)、通过实验小明理解了生物体内就是因为(填“食用油”或“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其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
  • 12. 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如图1中除了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天平和。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定的;
    (2)、实验过程中,第1、2小组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如图2为第1小组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升高温度-时间”图像,你认为能真实反映实验情况的是____;

    A、 B、 C、 D、
    (3)、两个小组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分别放在烧杯中,通过加热烧杯中的水再给试管中的水和煤油加热,如右图所示,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 13.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进行加热,探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1)、在烧杯中需要分别装入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用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更高,由此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
    (4)、水在第10min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 14. 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将装有50g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用酒精灯加热。[c=4.2×103J/(kg·℃)]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原则。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3)、由图丙可知:在2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状态,4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min时的内能。
    (4)、若试管内的物质从外界均匀吸热,忽略试管内物质的热量损耗,由图丙可知,试管内的物质在AB段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D段,在BC段吸收的热量为J。
  • 15. 如图所示,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之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测量仪器有:和 
    (2)、实验中为了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应该控制甲、乙两烧杯中液体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甲液体的温度/℃

    25

    32

    39

    46

    53

    乙液体的温度/℃

    25

    40

    55

    70

    85

    (3)、分析表格的数据可知,0~4min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此实验是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4)、由实验可知,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 
    (5)、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以用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而且只考虑物质的吸热能力,那么 (选填“甲液体”或“乙液体”)更适合用做发动机的冷却剂。

四、热量的比值问题:吸热相同,温度变化与比热容成反比

  • 16.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的热量比A吸收的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的热量较多
  • 17.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通电后电加热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同时加热6 min,a液体吸收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液体a和b,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
    (3)、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 18. 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5,质量之比为3:2,若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10:3 B、3:10 C、2:15 D、15:2
  • 19.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装在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2 C、1min内,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D、1min后乙温度不变,由此判断,乙物质不再吸热,内能不变
  • 20.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加热器给甲、乙两杯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装置与环境等因素完全一样),得到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是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则甲、乙两杯中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 B、若甲、乙是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则将甲、乙两杯液体从20℃加热至60℃(均未沸腾)所需时间之比为1∶2 C、若甲、乙是质量不同的同种液体,则甲、乙两杯中液体的质量之比为3∶2 D、若甲、乙是质量不同的同种液体,则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3

五、综合训练

  • 21. 水在0℃时(填“有”或“没有”)内能;当5kg的水从0℃升高到40℃,需要吸收J的热量。[已知c=4.2×103J/(kg·℃)]
  • 22. 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液体的种类”)来判断的。下列实验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2)、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200

    25

    40

    12.0

    煤油

    200

    25

    40

    7.5

    某同学根据表格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如下,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B、 C、 D、
  • 23.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乙的比热容大些,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立即把它们相互接触,不计热量损失和状态变化,则(   )
    A、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甲向乙传递热量 C、乙向甲传递热量 D、以上情况均可能
  • 24. 在“母亲节”这天,小唐同学为妈妈炖了一碗排骨汤,然后用盆装了5kg的水,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通过的方式使汤内能减小,从而冷却。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升高到30℃,水吸收的热量为J[c= 4.2×103 J/(kg·℃)]。
  • 25. 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煤油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 26.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状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B、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相同的热量,铝上升的温度高(c>c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D、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 27.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铭铭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食用油。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76

    (1)、选用相同规格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2)、此实验可以控制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
    (4)、此实验中,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5)、本实验中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J/(kg•℃)。[c=4.2×103J/(kg•℃)]
  • 28. 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小夏的实验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在烧杯中装入液体A、B时,要控制他们的初温和相同;
    (2)、加热4min,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吸收的热量;
    (3)、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A、B的温度如甲图所示,这表明液体(选填“A”或“B”)的比热容较大;
    (4)、小夏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果A的比热容是1.8×103J/(kg) ,则B的比热容是J/(kg)
  • 29.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燃料的质量都是10g。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的吸热能力更强,沙子的比热容为J/(kg⋅℃);
    (5)、小华在实验前用天平分别测出了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以及燃料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液体吸收的热量,小华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燃料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是(可靠/不可靠),理由是
  • 30.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取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所示。

    (1)、图丙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
    (2)、分析图丁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液体 升温更高;液体 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若甲、乙液体从图丁所示的初始温度都升高到40℃,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