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赤岗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4月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从2022年12月1日至7日在全国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设置了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主题日。这有利于全体公民( )A、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B、明确宪法职责,保障宪法实施 C、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D、遵守宪法规定,履行宪法职权2.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表明公民的(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住宅不受侵犯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下列行为属于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刘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 B、小周在成年后积极应召入伍 C、小王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D、小邱将自己的图书赠予学校4.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属于诉讼的是( )A、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B、市民王某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 C、某企业因拖欠员工工资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 D、人民法院就郑某某侵害他人名誉权一案进行审理5. 下列选项中的行为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李叔叔潜心创作小说,并在刊物上公开发表 B、小刘应征入伍,穿上军装到边疆,保卫祖国 C、王叔叔每月都能从单位按时足额领到月工资 D、小赵针对交通拥堵问题,给政府热线打电话提建议6.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的是(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犯罪和刑罚问题 D、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7.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据此,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在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一切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这体现了我国人权的( )A、内容真实性 B、内容广泛性 C、主体公平性 D、主体广泛性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深刻认识宪法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切实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努力把监督宪法实施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有权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主要包括( )①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党带头守法
②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科学释法
③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
④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党保证执法
⑤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党支持司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11. 学生李明外出旅游时,发现一位外国游人对插有“军事禁区”标志的山林录像,李明随后拨打“110”报警,这位外国游人受到有关部门的依法查处。李明履行了维护( )A、国家统一的义务 B、国家安全的义务 C、民族团结的义务 D、国家荣誉的义务12. 选民王某从打工的县城专程赶回村里参加投票。王某( )①积极参与了政治生活
②行使了自己的监督权
③行使了自己的选举权
④直接行使了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13. 近年来,“霸座”现象时有发生。2021年5月8日,山东某次列车又现“霸座女”,一人独占三个座,还叫嚣让列车员“滚蛋”。面对“霸座”行为,我们可以说( )①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②“霸座”行为必须受到刑罚处罚
③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的
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网民“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多条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警方接到举报后,于当日依法将此人刑事拘留。对此事件的分析,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公民有言论自由,但只限于网络之外的现实世界 B、“南望山下”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C、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自由必须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D、侵犯英雄烈士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5. 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承担( )A、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C、违纪责任;民事责任 D、民事责任;刑事责任16.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总是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①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③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身自由包括(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8.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 )①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③切实维护人民的所有利益
④依法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9.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尊重和保障人权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D、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进行宪法宣誓旨在( )A、限制公民行为,确保服务人民 B、捍卫宪法尊严,追究违法责任 C、维护宪法权威,增强宪法意识 D、解释宪法内容,杜绝违宪现象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觉纪律处分条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关键一环就是充分发挥监督执纪的威力。巡视监督持续深入,中央巡视组巡视了100个地区和单位,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全覆盖,纪检监察持续发力。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事实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一系列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就必须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1)、从以上材料看出,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思考,如何才能让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材料一:近年来,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备受外界关注。为破解这一难题,响应群众诉求,个人信息保护法耗时三年,历经三次审议最终出台,并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此次立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治体系,彰显了现代法治建设的追求。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节选)
第一条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性?(2)、该法第一条的规定,说明了哪些道理?(3)、当个人信息遭到侵害时该怎么办?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九年级学生小海所在的学校也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课堂作了规定。一天,小海在上课时发现同桌小辉趁老师不注意拿出手机玩游戏。课后小海提醒小辉,应该认真上课,好好学习,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可小辉却很不以为然地说:“学不学习、带不带手机到学校都是我的事,你管不着。”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对小辉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2)、在国家宪法日当天,学校举行宪法诵读活动,同学们从中学习了宪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宪法条文(节选)进行解读。条文 条文解读 第一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① 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 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
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二之
以上的多数通过。③ 以上三条共同说明:④ (3)、材料二:以下是对某校对八年级学生进行的宪法相关知识调查:调查内容 是 否 是否了解宪法与自己息息相关,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23%| 77% 是否对宪法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 11% 89% 是否会用宪法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4%|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