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6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学主题是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题和时代主题曾经是近代的“反帝反封”和“富国强兵”、五四时期的“启蒙”和“救亡”、革命年代的“革命”和“翻身”、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等。这些主题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文学主题。我们现在已经走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史的一个阶段,拥有新的时代主题和文学主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新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新主题,新时代文学应该探索从各个角度反映这一主题。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和时代主题已经不重要了,而是说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坐标和视野中对以前那些主题做出新的思考与调整,重构新时代的文学主题与思想地图。比如,“反帝反封”、“启蒙”和“现代化”是过去的时代主题与文学主题,现在历史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对这些主题的思考方向已经发生改变。五四时期以来我们主要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现代人”,有学者因此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概括为“改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在我们已经融入世界体系和现代格局的今天,随着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城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载体渐次消失,我们更多地考虑的是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还是“中国人”。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还开启了新的思想与话语空间,比如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这些新命题既是时代主题也是文学主题,拓展了我们的思想视野,开辟了新的艺术探索方向。以“脱贫攻坚”为例。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有历史性和世界性意义。2020年我们已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任务,现在,我们正在朝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迈进。但对如何理解脱贫攻坚的意义与特点,如何面对和书写这一重大社会变革,如何将新时代的中国经验转化为中华民族新史诗这些命题,我们尚处于探索阶段。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脱贫攻坚的关注点在于“贫”与“脱贫”,这一关注点明确了我们要摆脱的状态和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脱贫攻坚”这看似简单、人人都懂的语言的背后隐藏着宏观的理论思维和对时势的精准判断。“脱贫攻坚”这一命题的着重点不是穷人,富人等不同的社会阶层,也不是合作化、包田到户等不同的生产方式,而是“贫穷”本身。“脱贫攻坚”以简洁的语言直抵根本,让我们在一个新的坐标中重新认识现实。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与空间。与此相似的命题还有很多,这些命题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主题。但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主题的新颖性、独特性、丰富性及其实践的认识还有待深化。
(摘编自李云雷《再论新时代文学“新”在哪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我国的各个历史主题、时代主题都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这些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转变。 B、一些学者调整“现代人”这一文学主题,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概括为“改造中华民族的灵魂”。 C、当下中国城镇建设存在一些弊端,如相关建设使一些传统文化的载体消失,影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D、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都是新时代的新主题,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的组成部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主题”这个角度,阐述了新时代文学的“新”;文章先总后分,分述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论说新时代的新主题。 B、第一段先指出文学主题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的关系,然后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这三类主题在五个历史阶段的关系。 C、第二段以“反帝反封”、“启蒙”和“现代化”这些时代主题、文学主题为例,论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第三段以脱贫攻坚为例,论证“新命题既是时代主题也是文学主题,拓展了我们的思想视野,开辟了新的艺术探索方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和时代主题在当下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些主题的一些思想被融入新时代主题中。 B、一些文学创作者无法将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转化为伟大的作品,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准确认识脱贫攻坚的关注点。 C、我国政府站在宏观的层面,精准判断时势,发起脱贫攻坚战;2020年,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D、文学创作者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的新颖性、独特性、丰富性等,有助于创作佳作。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
自然万物不仅为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心灵慰藉。有形有色的自然很容易引起人类的关注,同时,也使得我们开始进一步欣赏自然,将其描摹图绘,或是为了形象记录,或是为了美学欣赏。世界各地一直都保留着图绘自然的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绘画统称为“博物绘画”。既然称其为“博物”,那么这类绘画一定要反映画者对自然的观察,呈现出自然物的显著特征,换言之,博物绘画不一定描绘得最为逼真,但一定要将其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出来。这种以真实观察为基础的绘画,传统上主要用于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是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随着科学的兴起,博物绘画分化出新的功能,用以辅助自然科学研究,最常见的便是生物科学绘图。
博物绘画在中国古已有之,我们的祖先很早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动植物。例如,五代宫廷画家黄签所绘《写生珍禽图》颇具艺术表现力,画家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清代蒋延锡所给《塞外花卉图》中,记录下他在塞外观塞到的66种野生花卉。在传世的大量绘画作品中仍不乏博物绘画,它们还有待于人们深入发掘。
中国博物绘画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走向独立发展,伴随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科学性的博物绘画逐渐为国人所熟知。这类服务于科学研究的绘画被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其中创始性的代表画家是冯澄如。他在二十世纪前期绘制了中国最早一批生物科学绘图,并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这类博物绘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生物资源普查以及动植物志书的编纂推动了生物科学绘图的发展,这类博物绘画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历经半个多世纪陆续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动物志》,两套丛书汇集了众多画家的数万幅作品,由此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物科学绘画风格。进入21世纪,随着大型动植物志书编纂工作的完成,服务于科学的博物绘画创作进入低潮阶段,但全社会对自然生态的持续关注,赋予了博物绘画新的使命:逐渐从单一服务于科学研究转变为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和艺术熏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之前从事专业科学绘图的画家逐渐使自己的创作风格更贴近大众审美需求,以达到科学与艺术宣传并举的效果。
现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图绘自然的活动之中。与之前经过培训的专业科学绘图画家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艺术背景,并巧妙地将自身具备的艺术技能融入创作当中,使得现阶段博物绘画展现的主题和艺术风格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两个博物绘画的主要创作群体不断融合交流,是当前博物绘画发展的好兆头。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也为博物绘画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这门描绘自然的艺术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补充,人们将在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视觉图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重断审视自然,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摘编自王钊《图绘自然博物绘画在中国》)
材料二:
摄影,能够把植物植株的形状、色彩等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但也恰恰是这种真实的还原,画面中的信息就非常多,导致我们对这种植物特征的把握受到影响。但是手绘就不同了。手绘可以清晰地画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等,手绘可以画得非常清晰,而我们都知道,叶片的形状和纹路,往往是辨认植物的重要依据。这里面其实涉及手绘与摄影不同的技术特点。摄影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而手绘的基本手段是线条,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
手绘可以把人眼看植物的视野画到纸面上,而摄影只能拍摄出取景框里的景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手绘图会感觉很自然、很“开阔”,而照片却容易有一种局促感。另一方面,摄影一个画面只能拍一个视角,并且遵循客观透视的规律,任何角度都会有某些位置的变形。而人在手绘时,可以把多个视角的信息画在一起,并且可以以人的“主观透视”,让任何位置都不变形。手绘植物既可以把一株植物的各个方面如叶、花、茎等不同部位任选画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把植物不同季节的状态画在一个画面上,如把春天的叶与秋天的果画在一起。而摄影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做到,只能拍多张不同的照片。尤其在时间上,手绘可以画此时的植物,也可以画彼时的植物,画出人对植物的记忆。而摄影在这方面就办法不多了。
(摘编自张连友《发现手绘的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绘画用以辅助科学研究是随着科学的兴起才具有的功能,传统的博物绘画不过是为了图像化的记录自然物或艺术化的捕捉自然美。 B、我国最早的博物绘画可以追溯至五代时期,当时的宫廷画家黄签在绢素上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C、冯澄如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科学绘图形式相融合,绘制了生物科学绘图,是将博物绘画应用于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创始性画家。 D、摄影,能够逼真地表现植物的形状、色彩,只要通过光线明暗的勾勒,就可以突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2)、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绘画的一项是( )A、宋徽宗赵佶御笔彩绘的《芙蓉锦鸡图》《五色鹦鹉图》。 B、清代宫廷洋画家郎世宁将西洋画与中国画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绘制的《花鸟图册》。 C、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元凤对《诗经》中动植物进行图释,用笔精细、描摹真切的《毛诗品物图考》。 D、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建筑的《清明上河图》。(3)、如何推动中国博物绘画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 文学类文本阅读-单文本坐宫
闻琴
河水流进山洼,回旋而上。春季到来,水畔就铺满青绿不一的荇草。行人若再往里,得过一道山岭。岭子靠左,那最平坦的一处,叫做白家岙。白家岙的人都姓白,唯一一个会唱戏的男人却姓蓝,人称蓝三爷。清晨,渡船停泊,一瓣一瓣的落花漂浮水上,他总喜欢来这里吊嗓子,而后,踱着方步,念几句白,唱一段慢板。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①
蓝三爷也干农活儿,从一开始的笨拙,磨炼成一个庄稼好把式。看着热火朝天的农田收割场面,他也会丢下农具,来几段西皮流水助兴。村人就寻个木枝,敲击瓷碗给他伴奏——这也似作响锣鼓,好像真过了一回千军万马的瘾。
村里学校老师缺失,蓝三爷说自己戏校毕业,认字识数,因而常常主动代课。空闲,他还在操场上给孩子们演上几段打戏。孩子们围聚在他身边,瞪着眼,张着口,好像窥到另一个世界,也模仿着戏里的角儿,性格变得稳重。
蓝三爷是个热心人。每逢村里捐款,他是头一个。要是赶上修路造桥,那更是义不容辞。他还好打抱不平,谁家男人欺负女人,那可是不给半点面儿,该训就训。在村人的记忆里,蓝三爷又是孤僻的。黄昏时天气阴沉,水面歇满乌黑的蚊蝇,天边黄云翻滚,远处传来尖利的鸟雀鸣叫,夜里必是滂沱大雨。他常立在洼头,凄惶行走,背影孤单。
一个邮差走进僻静的小村,蓝三爷接到一封信,信封戳着一个外国地址。灰雾蒙蒙的早晨,他换上中山装,渡船去镇上,又去县里、市里、省城,乘飞机,漂洋过海,到达一个地中海小国。蓝三爷哪儿去了?孩子们不适应,不停地提醒大人。那名邮差又来送信时,孩子们便围住打听。哦,他大概出国了,他的两个哥哥联系上了他。
白家岙的人再也听不见那熟悉的音调。聆听过他唱腔的河水、黄莺、小狗、花朵,就更为寂寞。岙里的孩子,挎着书包,绕过河水,也学着蓝三爷吼上几声,咿咿呀呀,振作精神。“头上摘下胡地冠,身上脱下紫罗衫。沿毡帽,齐眉掩,三尺龙泉挎腰间,将身来在宫门站,等等等等候了公主盗令还,爷好出关。”
月白风清的晚上,蓝三爷突然又回来了,他依旧穿着出国时那身中山装。他在岙里走来走去,摸摸孩子们的脑袋,这个看看,那个瞧瞧,分发一些零食水果,满眼看不尽的喜欢。
“蓝三爷,你干啥要回来?”
“我是中国人,这儿才是我的家。娃娃们,想我不?”
“想,就像杨四郎盼归那样想着哩!”
“那是想得紧……”
岙里通网那天,岙口突然驶来几辆县剧团的大车,车上下来几个领导模样的人。村人这才明白,当初三爷迁籍岙里,并非像他说的“在家行三,而今却是孤家寡人”,还添了一段仇恨。
蓝三爷的爷爷是名角儿,性格刚正。蓝三爷一身技艺由爷爷传授,性格也随爷爷。团里有个歹人心存嫉妒,处处打压,让他从A角唱B角,从B唱C,最后逼他跑起大龙套。蓝三爷性子拧,处境也越来越糟。歹人潜进他的宿舍,放了一把火,他烧成重伤,母亲和妻子重伤不治……动荡年代结束,那歹人官运一直亨通,等到快退休,才被人告发贪污。审讯时,交代自己就是当年的纵火犯。
剧团领导请蓝三爷清唱几句《坐宫》。他颇为不屑,凄凄惨惨的,又哪如一曲《借东风》听得人神清气爽,妖魔鬼怪就此一扫而光。站在遒劲的苍松下,蓝三爷被毁伤的头皮格外醒目,脸上的坑洼似月亮表层,那手臂上的累累疤痕,在阳光下闪着坚韧的光。“我哪儿也不去,就在村里给娃儿们唱,快活又自在。”
蓝三爷说毕,飘然离去。这舞台上的角儿收了蟒袍皂靴,敛了光芒,洗净粉墨油彩,一旦肚饿,任是神仙也得回到炊烟灶台,吃五谷菜蔬,变成接地气的农夫凡人。
河水静静流淌,日落星布 , 白家岙拆了迁,一幢幢安置房拔地而起。村子寂静了一些,时不时,也听说村里哪家哪户的小娃儿,被省城的戏校招收。他们在月下追觅已逝尊者的魂魄,唱念做打,英姿勃发。
(摘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2期,有删改)
【注】①文中的唱段均出自京剧《坐宫》,讲述了北宋名将杨延辉金沙滩一战被俘,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为夫妻,被迫留在他乡的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提及蓝三爷清晨吊嗓子时喜欢唱《坐宫》选段,以此暗示他内心的愤懑之情。 B、文中采用补叙的手法写“蓝三爷的爷爷是解放前的名角儿……”,对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避免了文章结构的平铺直叙。 C、小说中多次出现《坐宫》唱词,这样写既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又可以突出人物心境,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D、小说口语和书面语交替使用,灵动变化,亦善用修辞,形象生动,语言富有感染力。(2)、蓝三爷来到白家岙,中途又离开,最终又回到这里。请结合文本分析蓝三爷期间的内心变化过程。(3)、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画波浪线部分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陈文帝天嘉三年。齐主之为长广王也,清都和士开以善握槊、弹琵琶有宠,辟为开府行参军,及即位,累迁给事黄门侍郎。四年,齐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和士开有宠于齐主,齐主外朝视事,或在内宴赏,须臾之间,不得不与士开相见,或累日不归,一日数入,或放还之后,俄顷即追,未至之间,连骑督趣。奸谄百端,宠爱日隆,前后赏赐,不可胜纪。每侍左右,言辞容止,极诸鄙亵,以夜继昼,无复君臣之礼。常谓帝曰:“自古帝王,尽为灰土,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极意为乐,纵横行之,一日取快,可敌千年。国事尽付大臣,何虑不办,无为自勤约也。”帝大悦,三四日一视朝,书数字而已,略无所言,须臾罢入。帝使士开与胡后握槊,河南康献王高孝瑜谏曰:“皇后天下之母,岂可与臣下接手。”孝瑜又言:“赵郡王叡,其父死于非命,不可亲近。”由是叡及士开共谮之。士开言“孝瑜奢僭”,叡言“山东唯闻河南王,不闻有陛下”。帝由是忌之。孝瑜窃与尔朱御女言,帝闻之,大怒。夏六月庚申,顿饮孝瑜酒三十七杯。孝瑜体肥大,腰带十围,帝使左右娄子彦载以出,鸩之于车,至西华门,烦躁投水而绝。赠太尉、录尚书事。诸侯在宫中者,莫敢举声,唯河间王孝琬大哭而出。六年。齐著作郎祖珽有文学,多技艺,而疏率无行。又坐诈盗官粟三千石,鞭二百,配甲坊。显祖时珽为秘书丞盗华林遍略世祖为长广王,珽为胡桃油献之,因言“殿下有非常骨法,孝徵梦殿下乘龙上天”。王曰:“若然,当使兄大富贵。”及即位,擢拜中书侍郎,迁散骑常侍。与和士开共为奸谄。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五·周灭齐》)
【注】①华林遍略,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类书之一,一共六百二十卷,成书后广为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祖/时珽为秘书丞/盗华林遍略/及有他赃/当绞除/名为民/显祖虽憎其数犯法/而爱其才伎/令直中书省/ B、显祖时/珽为秘书丞/盗华林遍略/及有他赃/当绞除/名为民/显祖虽憎其数犯法/而爱其才伎令/直中书省/ C、显祖时/珽为秘书丞/盗华林遍略/及有他赃/当绞/除名为民/显祖虽憎其数犯法/而爱其才伎/令直中书省/ D、显祖/时珽为秘书丞/盗华林遍略/及有他赃/当绞/除名为民/显祖虽憎其数犯法/而爱其才伎令/直中书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不与士开相见”与“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相”含义不同。 B、“竟复何异”与“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两句中的“竟”含义相同。 C、“孝瑜窃与尔朱御女言”与“窃计欲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窃”含义相同。 D、“莫敢举声”与“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两句中的“莫”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都人和士开由于擅长握槊游戏和弹琵琶而被北齐国主武成帝宠信,多次升迁官职;他阿谀逢迎,受到的赏赐不可胜数。 B、北齐国主武成帝对和士开宠信有加,上朝听政,抑或是在宫内饮宴赏玩,片刻工夫也不离开他,有时一连几天不让他回家。 C、和士开侍奉武成帝,言谈举止卑鄙下流,不顾君臣礼节,还劝说武成帝趁着年轻,纵情取乐,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大臣处理。 D、河南康献王高孝瑜因劝谏武成帝处死和士开、远离赵郡王高叡,受到武成帝的猜疑,最终落得被下毒、投水而死的下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帝大悦,三四日一视朝,书数字而已,略无所言,须臾罢入。
②又坐诈盗官粟三千石,鞭二百,配甲坊。
5. 古代诗歌阅读菩萨蛮舟次青神①
【元】李齐贤
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隔竹一灯明,随风百丈轻。
夜深蓬底宿,暗浪鸣琴筑。梦与白鸥盟② , 朝来莫漫惊。
【注】①这是李齐贤奉使川蜀途中所写的一首词。②白鸥盟:出自《州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跨岛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后人以与鸥鸟置餐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按照时间顺序,从“日落”写到“灯明”,然后写到“夜深”,再至“朝来”,依次叙写。 B、“轻”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船行,也表现了船上人心情的轻松愉快。 C、下片写晚上人睡的情景,夜深人静,词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给人一种悲凉凄冷之感。 D、结尾写词人梦中与白鸥结盟,早上醒来时请白鸥不要惊惧,借典抒发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这里写的“日落”景象,与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6. 情景默写(1)、陶渊明《桃花源记》以生于溪岸、别无杂树、“ , ”的桃花林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意境开阔博大,其中“”是写景的总括之句,“”则由景物过渡到人事。(3)、黄河文化博大精深,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深受诗人喜爱和重视,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流浪地球2》在中国和海外热映,证明中国科幻大片也能拍出国际一流水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想象力中融入中国情怀。这部电影恢弘又细腻的视觉呈现,让广大观众_____每个看过电影的科幻迷都有一种感觉——这部科幻电影并不那么“幻” , 因为“大国重器”正好都“踩”在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审美点上。而这一点让“科幻”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没那么___
中国科幻电影崛起的基础,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跃升。一些我国引领和正在攻关的前沿科技,或许 地给予了电影创作者灵感。比如“行星发动机”让人很容易想到中核实验装置;再如运送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大量生产的打败众多国际竞争者的巨型矿车;又如片中战斗机、无人机缠斗拼杀的场面,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很自然地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在无人机、AI和太空新设备研究上的_____。如果没有量子计算机,我们看到片中刘德华研究数字生命的场景,可能会觉得不真实。如果没有探索过月球,没有建过空间站、没有惊人的大规模基建,让很多电影中的元素就都不好理解。我们能一秒入戏的原因,恰是因为这些真实存在的“大国重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句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D、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露并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它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但它______。在0℃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作“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在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并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______,这叫作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______。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下面句子中“雨露”的含义与文中加点处“雨露”相同的一项是( )A、学生汲取老师播撒的爱和知识而茁壮成长,不可忘记这雨露之恩。 B、夜晚的露水消失了,今天要是再下点雨就好了,庄稼盼着雨露的滋润。 C、我们打开心门,去享受爱的阳光雨露,沉浸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里。 D、收集一瓶吉祥雨露,求一阵如意春风,摘一颗好运之星,送给你。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语盘点2022”揭晓,“稳”字当选,稳,经济要稳中求进,社会要长期稳定;改革要蹄疾步稳,发展要行稳致远……总之,国家的发展既要坚守稳的态势,又要保持进的势头。
其实,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来说,“稳的态势”和“进的势头”也十分重要。请你结合自身的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