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某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至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房址14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800多件,还发现了多种形态的炭化米粒。据此可以推断( )A、当时的打制石器不断发展 B、这一地区出现原始农业 C、该地区最早出现贫富分化 D、当时已经建立早期国家2. 图一、图二所示文物共同印证了商周时期( )A、社会经济繁荣 B、青铜工艺高超 C、社会等级森严 D、出现最早文字3.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人富强,天子致胙(祭祀)于孝公,诸侯毕贺。”这段材料可用于研究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内容 C、弊端 D、意义4.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蕴含着“好事与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与这一观点最为接近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 桑弘羊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下表信息反映桑弘羊辅佐汉武帝的历史功绩是( )
时间
官职
工作履历
前120年
侍中
参与盐铁官营规划等
前115年
大农丞,大农令副手
参与铸五铢钱、西北屯田等事务等
前110年
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
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和均输法等
A、构建大一统所需精神支柱 B、创新制度消除地方分裂势力 C、奠定文治武功的物质基础 D、开疆拓土充实边疆军事力量6.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C、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D、密切了汉族与匈奴的友好关系7. 德克·卜德在《中国物品西传考》中有过这样的评价:“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蔡侯”的“恩惠”主要体现在( )A、发明了最早的书写用纸 B、完成了造纸术的西传 C、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D、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8. 下列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权分立 C、民族交融 D、文化承上启下9. 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两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义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89年10.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有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人物能说明这一特色的是( )A、王羲之 B、文成公主 C、玄奘 D、马可·波罗11. 《新唐书》记载:“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材料反映的局面是( )A、藩镇割据 B、重文轻武 C、宦官专权 D、农民起义12.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上述记载主要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白然经济走向解体 D、江南地区的开发13.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取消行中书省,设立( )A、转运使 B、中书省 C、丞相 D、三司14.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的侵略者来( )A、沙俄 B、英国 C、荷兰 D、日本15. 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之一。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A、北庭都元帅府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16. 1757年,乾隆帝下令“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并申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清政府设立的“在广东收泊交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锦衣卫 C、军机处 D、广州十三行17.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战火。使圆明园惨遭“火劫”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 “19世纪60~90年代……成就还是可以用‘斐然’两个字概括的,因为它成就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为中国工业、军事、教育等部门留下了一笔宝责的历史遗产。”材料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9. 报刊是时代的产物,宣传时代思想,是时代最强音。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 )A、维新变法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20. 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下列各项中,关于第一个“天安门”事件叙说正确的是( )A、导火线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B、运动的中心从上海转移到北京 C、政府迫于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资产阶级找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21. 下图是某班同学进行“道路抉择”专题研究时绘制的示意图,其主题最有可能是( )A、发动民主革命,建立国民政府 B、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国家统一 C、城市包围农村,军队武装暴动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2. 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我国先后经历了从“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到“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种领导力量的变化( )A、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呈现从单一到联合的特点 C、反映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 D、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23. 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一书,下列史实中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是( )A、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 C、人民解放战争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 D、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24. 中国近代出现了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先后顺序是( )①国民大革命时期 ②解放战争时期
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25. 下列场景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不断求新求变的是( )A、流行称呼“先生” B、参加科举考试 C、乘坐高铁出行 D、互联网的普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代佩玉“尊者玉色纯,公侯以下,玉色渐杂,而世子及士唯论玉质,不明玉色,则玉色不定也。”
——摘编自李岩《周代服饰制度研究》
材料二: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秦始皇身着服饰上黑下红,代表上天下地,此意也是神化皇权和经天纬地之独尊权力的表达。
——摘编自崔琦《秦至南北朝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
材料三: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袍,女子是冠帽央领、小袖短袄。民族杂居相处后,胡人穿上了宽大飘逸的汉服。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佩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身着“上黑下红”服饰的根本意图。为了强化该意图,秦始皇开创了哪一制度?周秦两代服饰上的规定有何共同作用?(3)、北朝时哪一民族统一了北方?据材料三,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出现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可能与哪一事件有关?(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因素。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今则器用各有宜,不必同轨也;文字各有制,不必同文也;国土各有俗,不必同伦也。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行不同伦,而一统之大,未有如今日。
——《送萧九成北上序》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双方自哪一事件后开始“休养生息,不乐战斗”?(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二敌”指哪两个政权?请从政治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据材料概括这些政权有怎样的发展趋势?(3)、材料三应该描述的是哪一朝代?据材料三,概括此朝代疆域的特点并总结此时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所遵循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其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积贫积弱的国家命运,纷纷提出诸如进化论、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救国方案,但没有一个理论能够使中国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王又”,先进分子探寻革命的科学理论才出现了重大转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长征途中,红军通过大量的、灵活多样的宣传,以及广大指战员办体力行的模范行为,结合当地具体实际,在封闭的四川民族地区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茂县,羌族群众唱着自编的歌谣:“民国二十四年太阳高升在东边,毛泽东、徐向前,引导羌人下雪山……”
——《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在四川民族地区的传播》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改良主义”的事例。材料中最早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是哪一类人?(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材料中的“组织”在产生地点上有何相似?这些组织随后发生了哪一变化?(3)、“民国二十四年”是公历哪一年?材料三中,红军宣传的对象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意在说明“长征”的哪一作用?(4)、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