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作业反馈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认为中英战争借口具有偶然性 B、肯定中国反抗侵略正义性 C、科学表述了鸦片战争性质 D、指出中国战败具有必然性2. 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是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 )A、兴办洋务,鼓励师夷长技 B、鼓励办企业,开办新式学堂 C、提倡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3. 历史事件能够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小说《檀香刑》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山东高密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书中农民孙丙因妻儿惨遭德国人杀害,被逼造反,后被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德国人残酷镇压。该作品依据的历史背景最有可能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洋军阀混战4. 中国近代某文件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内自行防卫。”这一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5. 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 )A、成立同盟会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发动护法运动 D、发起新文化运动6.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两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7.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清末晚期地主阶级抵抗派 B、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C、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条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中符合此观点的思想相继出现的顺序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维新变法思想 ③民主共和思想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③④9.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0. 山西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晚舞台,该佛首应为20世纪20年代被盗,并运至日本,离开祖国近一个世纪后得以回归。根据所学判断其遭盗失的历史背景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次攻占北京 C、北洋政府统治黑暗,军阀割据混战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大片国土沦陷11. “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12.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13. 中国国民党曾报告某一事件为“暴动”。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这件事是指(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14.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抬高了国民党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应以农村为重心15.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如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国民革命北伐胜利进军16. 金一南将军曾说:这次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哪里还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非组织观念?可以说完全转变了。工农红军是一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理念,成为这支队伍坚定的信念,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17. “意味着共产党人能生存下来,并建立新基地。……(毛泽东)他成为了共产党新的稳固的领导人,此后他的理念也在党内受到遵从。……从此许多中国人视共产党人为英雄,而开始支持该党。”这是西方对中国近代某一事件的认识,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国民革命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18. 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19. 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 )A、 B、 C、 D、20. 关于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国民政府统计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0639人。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统计更接近真相 C、无法辨别史料的真伪 D、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21. 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事件( )A、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D、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22.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23. 如图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国货”“中国出口”“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舶来货”汪洋大海上前行。该漫画反映的是( )A、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罪恶行径 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C、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24.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二、填空题
-
25. 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纪念的是牺牲于黄海大战中的爱国将领(人名);电影《八佰》讴歌的是,淞沪会战中(人名)率部孤军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血战,激发了中国人民斗志的英勇事迹。26. 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太平天国颁布了《》主张废除私有制;解放战争时期,根据《》规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7. 1924年,中国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经过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三、综合题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两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年到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
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2)、天津开埠与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相关?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3)、近代广州贸易中心地位的下降和天津的兴起,体现了中国城市在近代化转变中的特点是什么?29. 近代化探索。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材料三:1915年创刊后,《新青年》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并展开了文学革命活动,大力倡导白话文。1917年至1922年间,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到237篇,其中五四运动以后发表的为223篇。
——摘编自何毅、徐海艳《从目录看<新青年>的转变》
材料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每一次也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艰难顿挫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摘自孙建昌、赵荣耀《近代中国人对救国真理的艰辛探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把下列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填入图示中。(填序号)①政治制度 ②思想文化 ③科学技术
A. B. C.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青年》宣传内容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4)、依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所持的观点。30. “船”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定远号”铁甲舰
清政府于1885年从德国订购铁甲舰“定远号”,
1894年“定远号”铁甲舰在山东威海卫附近炸毁沉没。
材料二:
嘉兴南湖红船
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
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摘编自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材料三:
美国“密苏里”号战舰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
投降书。在经过十四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
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定远号”铁甲舰的定购与中国近代哪一次救国探索有关?“定远号”铁甲舰的沉没给近代中国探索发展敲响了怎样的警钟?(2)、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会议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以及产生的历史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事件。简述“中国终于胜利了”的原因。(4)、以上三则材料中的“船”见证了中华民族屈辱、探索、抗争的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