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18分)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bàn)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zhēn)子、栗子等)与蜜(jiàn)(chān)和成的。 B、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lǒng)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tuó mo)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shí)大匙朝嘴里(sāi)灌呢! C、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jiǎo hu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chóu)了。 D、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骠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xián)熟技能。
  • 2.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B、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蹉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的就像时光的脚步。 C、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D、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 3. 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 ,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C、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D、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面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有求必应 , 只要有观众就行。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谷爱凌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B、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 C、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D、浩坤湖旅游休闲度假景区,距百色至凌云二级公路约五公里的距离,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 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C、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D、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 6.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七言律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C、《十五夜望月》作者是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 D、寒食,即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106天,清明节前1~2天,古代习俗要禁火,只吃冷食。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 7. 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文,完成问题。

    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③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成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是最有名的。河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④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⑤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晓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腐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⑦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下列对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出门在外的人过年都想着赶回家吃团圆饭,大人们都要守岁。 B、出门在外的人过年要赶回家吃团圆饭,过年要守岁,这都是普遍的习俗。 C、用“除非”“除了”加强语气,强调了人们对回家过年和守岁的热情。 D、用“除非”“除了”加强语气,强调了不能回家过年和守岁的特殊情况。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守岁。 B、正月初一全城人都在家休息。 C、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D、各形各色的元宵灯有广告的作用。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场景描述画面感强,有点有面,井然有序。 B、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C、过渡自然,如“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 D、内容安排详略得当,如详写初一、元宵节,略写除夕和正月十九。
    (4)、下列诗句描写的节日与选文一致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 8. 阅读《匆匆》,完成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对这句话表达的感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惋惜时光流逝,不愿年华虚度,警醒人们珍惜时间。 B、对已经和将要过去的时光的感伤。 C、对年华已逝的怅惘。 D、警醒人们珍惜时间。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中不用二十四年而用八千多日子,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
    A、有助于突出时间多。 B、突出时间多,表示内心空虚。 C、夸张,显示强烈效果。 D、叹息虚度光阴,美好年华易逝。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作者怅然若失的情绪。 B、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的飞逝。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逝。 C、本文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也有人认为其是散文诗)。 D、作者既有感伤也有颓废,既苦闷又消沉。用细腻隽永的文笔,写出了这样一篇诚挚感人、别开生面的散文作品。
    (4)、下列对选文写法上的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 B、文字清秀隽永,淳朴简练。 C、记叙、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 D、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四、诗歌阅读(9分)

  • 9. 阅读《寒食》一诗,完成小题。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后两句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D、后两句诗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人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中,“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 C、本诗中“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则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的近臣。 D、本诗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对当时受宠的权贵进行委婉的讽刺。

五、文言文阅读(9分)

  • 10. 阅读《学弈》,完成下面小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通国(全国)之善弈者也。 B、使弈秋(教导)二人弈。 C、(引、拉)弓缴而射之。 D、(为何)是其智弗若与?
    (2)、对“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参与他的学习,但是比不上他。 B、虽然两人在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却不如前者学得好。 C、即使能在一块学习,但不比他差多少。 D、虽然两人在一块学棋,但是不如他学得好。
    (3)、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了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第二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进行叙述,写出了两个人学下棋的不同态度。 C、文章最后两个句子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意在引起人们的思考,强调了个人主观努力的重要性。 D、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

六、

  •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终日不成章,。(《迢迢牵牛星》)
    (2)、 , 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 如薄雾,。(《匆匆》)
    (4)、 , 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5)、 ,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6)、 , 今朝方始觉成人。(《人日立春》)
    (7)、青山有幸埋忠骨,。(杭州西湖岳飞墓联)
  • 12. 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联:

  • 13. 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

    【注释】①樵薪:砍柴。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 年八岁,为人牧猪    孤:

    乡里徐子盛《春秋》经    明:

    授诸生百人              数:

    猪主其不还              怪: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②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4)、结合文中语句,分析承宫的性格特点。

七、作文(50分)

  • 15.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抒发你的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