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根据语境写词语。
乡下万物,共同miáo huì 了一幅hé xié 的风景画:房前屋后的蔬菜,院墙旁攀爬的藤萝,霞光里无忧无虑的孩童,夜空中闪烁的fán xīng , méng lóng 的晨雾中耕作的农人,时而传来的鸟鸣为这幅风景画zēng tiān 了许多生机。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倘若(shàng) 附和(hè) 应和(hè) B、磨蹭(cèng) 看家(kān)看见(kàn) C、疙瘩(gǎ) 交叉(chā) 折本(shé) D、鸡冠(guān) 胆怯(qiè) 屏息(píng)3. 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霸气十足 无能为立 B、大模大样 无忧无虑 C、厉声叫嚣 绿草如因 D、丛容不迫 别有风趣4. 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时田园杂兴(杂兴:复杂的内心感情) B、白发谁家翁媪(翁媪:老翁和老妇) C、欣喜若狂(若:如,像) D、枝折花落(折:断)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李校长最后一番话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今天讲话的点睛之笔。 B、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C、自从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科技便伴随我们一路向前。 D、隆隆的炮声中,一队队骑兵拔出利剑,前俯后仰地冲杀过来。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 , 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 B、在服装行业,巴黎仍然保持着领头羊的地位。 C、你这个变色龙 , 一毛不拔。 D、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是纸老虎。8.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B、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C、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D、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来到操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快的笑声。 B、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C、母鸡不再受老舍的讨厌,是因为它成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 D、学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深受启发。10.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诗歌时,不但要表情自然,而且要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B、《天窗》告诉读者:天窗虽然能带来快乐,但乡下孩子快乐的根源还在于他们活泼会想。 C、《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梦”指的是中华民族飞离地球、遨游天空的梦想。 D、“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表达了作者对鹅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吃相的嘲笑。11. 对下面语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福建土楼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形态不一,富有神秘感,坚实牢固。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
A、说明福建土楼的历史悠久。 B、介绍福建土楼的建筑外形。 C、突出福建土楼的结构特点。 D、解释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12.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鸡 相闻
局 不
姗姗
耳欲聋
车 马
右盼
⑴媛媛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总是一副的样子。
⑵夜晚,城市的街道上 , 灯火辉煌。
⑶随着,一声 的巨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13. 据课文内容、日积月累填空、(1)、“母爱”是冰心的作品主题之一。她在诗中写道:“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2)、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以“ , ”结尾,写出了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3)、大自然春色无限,姹紫嫣红,小蜜蜂四处飞舞,无论广阔大地,还是山峰,都有它们忙碍的身影,正如罗隐描述的“ , 。”(4)、在诗人笔下,大自然是多彩的。在杜甫眼里,春天是深浅不一的粉红色,“桃花一簇开无主,。”;在杨万里眼里,春天是一片充满童趣的黄色,“ , 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艾青眼里,大自然“好像 , 到处是绿的……”。(5)、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哏晴看世界,也寄托着人类的思想感情。正像艾青说的:“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6)、当白天渐长,稀疏的篱笆只剩下三三两两的蜻蜓、蝴蝶飞来飞去,这不正是范成大笔下的“ , 。”14. 口语交际。你的好友林林对你说:“我临时约了小伙伴在小区北侧的体育场打篮球,请你告诉我妈妈,我下午四点左右才能回家。”你见到林林妈妈该怎么说?
二、阅读理解。
-
15. 阅读与理解
猫(节选)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描写猫叫声特点的词语有:、、。(2)、选段写了猫性格古怪的一个方面:(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体会不同的表达,完成填空。①用身子蹭你的腿
②用身子摩擦你的腿
“蹭”有“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猫 的特点,也更能体现出作者对猫的 之情。
(4)、画横线句子中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16. 阅读劈柴得找纹路
院子里有一个少年心里非常苦恼,进入高中已经快半个学期了,他仍然像初中时一样,希望凭努力加汗水就能把高中的课程学好。可事情远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他每天熬夜到十二点,成绩依旧提不上去,看看班上的有些同学,学得轻松,成绩也不错。
怎样才能像别人一样学得轻松,又能提高成绩呢?
星期天,他回到家里,只见爷爷正在院子里劈柴,那是几块从江上捞上来的栗柴,坚硬无比,爷爷照着纹路劈下去,不一会儿,一块栗柴就被劈成几小块了。看爷爷一副____的样子,他也想上去试试。
于是这个少年也像爷爷一样卷起袖子,紧捆斧把,把斧子高高举起,重重地落了下去,只听见“当”的一声,震得他两手发麻,斧子也丢向了一边,栗柴上只是留下了一道细小的痕迹。爷爷见了,上前去对少年说:“劈柴得找纹路,栗柴木是种硬木。如果不找纹路,随便劈下去,特别是劈在疙瘩上,根本就劈不动,还会把手震得疼呢!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呀!”说完,爷爷就弯下腰,指着柴的纹路对少年说:“按这个纹路劈下去,三四下就可以把柴劈成小块的了。”果然,少年按爷爷说的纹路,再次举起斧子劈下去,栗柴就裂开了一道口子,三斧子下去,一块栗柴就劈好了,看来,方法很重要。少年似乎悟到了什么。
后来的日子里,少年边学边思考,对每一门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慢慢地摸到了学习的门道,感叹说:“劈柴得找纹路,读书学习也要找到好的方法,才会事半功倍。方法恰当,就会一通百通,方法不当,再努力也是一窍不通呢!”
(1)、文中的画线句是对少年劈柴时的( )描写。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2)、在第三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松自如 B、不堪重负 C、气喘吁吁 D、汗流浃背(3)、对少年心里苦恼的原因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A、自己与班上同学合不来。 B、班上有些同学学得轻松。 C、班上有些同学成绩不错。 D、自己熬夜到十二点,成绩依旧提不上去。(4)、栗柴坚硬无比,爷爷一下子就劈好了,原因是( )。A、爷爷力气大。 B、爷爷经常劈柴。 C、爷爷劈柴时找准纹路。 D、爷爷劈柴时聚精会神。(5)、少年两次劈柴有什么不同?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使用力气不同 B、劈的木柴不同 C、劈柴的方法不同 D、劈柴的态度不同(6)、短文第三自然段中提到“那栗柴坚硬无比,但爷爷不一会儿就把它劈成几小块,少年也想上去试试。”他心里会想些什么?试荐写一写。(7)、有读者认为,尾段内容显得多余,可以删掉,你同意吗?为什么?(8)、“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学习或生活中经常遇到,选一个来写一写。三、写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