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一节自然界中的电现象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4-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A、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B、电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2. 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C、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3. 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一定带电4.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始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C、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 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5. 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6. 为了消除人体上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在加油站里加油时,一般都要先用手触摸静电释放按钮,将静电释放掉后再加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可能产生静电 B、静电释放按钮上面手触摸的部位一定是导体 C、带正电的物体甲能吸引物体乙,则物体乙一定不带电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产生了电荷的转移7. 四个悬挂着的泡沫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B球与C球一定带的异种电荷 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8. 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以绝缘细线悬挂的不带电金属球,但玻璃棒与金属球不互相接触。关于金属球两侧所带电性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下列何者最合理( )A、 B、 C、 D、9. 夏季乌云滚滚且常伴有雷电发生,这是因为( )A、乌云滚动摩擦生热 B、乌云释放出积蓄的太阳能 C、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团发生放电现象 D、带有相同电荷的云团发生放电现象10.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丙( )A、一定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11.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这是因为( )A、丝绸上电子转移到了玻璃棒 B、丝绸上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 C、玻璃棒上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 D、玻璃棒上正电荷转移到了丝绸上12.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13. 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张开,对这一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 带正电 B、两个金属箔都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C、金属箔、金属球都是导体,金属球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D、玻璃棒带正电,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14. 下列实验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是( )A、验电器金属铂片张开 B、从甲到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15.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16.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
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17.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18.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二、填空题
-
19.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的时候,梳子由于得到(填 "电子”或“原子”)带负电荷。这种起电方式称为。20.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请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填空。(1)、图甲中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是铁棒。(2)、图乙中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21. 如图是小科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的流程
①;②.
22.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若把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原因是 .23. 如图所示是国产某品牌的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带电.三、实验探究题
-
24. 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则:(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显示出来.(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
A 小钢球 B 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A 带负电 B 不带电 C 二者都有可能.
25. 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观察到如图箭头所示的现象.(1)、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2)、不用金属棒做实验是因为金属是 , 摩擦带的电会通过人体传入大地;(3)、通过观察,你对摩擦起电电荷种类的看法是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有种,理由是;(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
-
26. 处处留心皆学问,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下面生活中的现象:运输时,看到在油罐车的尾部总有一根铁链在地上拖着走,这根铁链起什么作用?27.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旁的“電”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2)、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五、综合说理题